一种红外式室外防霜雾监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40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式室外防霜雾监控器,包括水平固定于建筑物上的基座、设置在基座下端且可水平旋转的镜头以及设置在基座下端且包围在镜头外部的双层玻璃,所述双层玻璃包括均为半球形的内层玻璃板和外层玻璃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层液晶玻璃、毛细孔、温差发电芯片、红外灯、和凹槽,可以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将外层玻璃板上的冷凝水吸入外层玻璃板和内层玻璃板之间的空腔内,同时利用外层玻璃板外部和内层玻璃板内部的温度差进行发电,用于供给红外灯和液晶玻璃,可以将迅速将空腔内的冷凝水蒸发消除,同时对外层玻璃板形成加热效果,避免其外表面结成霜雾,保证摄像头拍摄的清晰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式室外防霜雾监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防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式室外防霜雾监控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户外监控器通常都包括有一个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下方的摄像头,摄像头外还设有一个半球形的透明玻璃保护罩,用以保护摄像头不会受到外物碰撞。由于摄像头设置在户外,外界空气正常流通,气温较低,而保护罩内摄像头保持工作状态,不断散发热量,温度较高,因此监控器内外存在一定的温度差,而在秋冬季节湿气较重,当深夜时分户外气温很低时,监控器内外的温度差十分明显,因此摄像头外的透明保护罩外表面极容易凝结一层雾珠,雾珠会导致摄像头拍摄的清晰度受到严重影响,雾珠还会在透明罩表面形成难以刮除的霜,导致夜间摄像头的清晰度长期保持很低的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红外式室外防霜雾监控器,其通过设置双层液晶玻璃、毛细孔、温差发电芯片、红外灯、和凹槽,可以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将外层玻璃板上的冷凝水吸入外层玻璃板和内层玻璃板之间的空腔内,同时利用外层玻璃板外部和内层玻璃板内部的温度差进行发电,用于供给红外灯和液晶玻璃,可以将迅速将空腔内的冷凝水蒸发消除,同时对外层玻璃板形成加热效果,避免其外表面结成霜雾,保证摄像头拍摄的清晰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式室外防霜雾监控器,包括水平固定于建筑物上的基座、设置在基座下端且可水平旋转的镜头以及设置在基座下端且包围在镜头外部的双层玻璃,所述双层玻璃包括均为半球形的内层玻璃板和外层玻璃板,所述内层玻璃板与外层玻璃板之间存有空腔,所述基座下端位于空腔内的部分均设有密封盒,所述密封盒内固定连接有温差发电芯片,所述温差发电芯片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内导温片和外导温片,所述内导温片贯穿至内层玻璃板内部,所述外导温片贯穿至外层玻璃板的外部,所述密封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与温差发电芯片耦合的红外灯,所述外层玻璃板上均设有多个毛细孔。优选地,所述内层玻璃板和外层玻璃板均采用液晶玻璃制成,且所述液晶玻璃与温差发电芯片耦合,所述温差发电芯片工作时,所述液晶玻璃通电而呈黑色,所述温差发电芯片停止工作时,所述液晶玻璃掉电而呈透明状。优选地,所述外层玻璃板的外表面对应每个毛细孔处均开设有与其配合的凹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双层玻璃、温差发电芯片、红外灯、内导温片、外导温片和毛细孔,当秋冬时节湿气较重并在外层玻璃板表面形成冷凝水时,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将外层玻璃板上的冷凝水吸入外层玻璃板和内层玻璃板之间的空腔内,同时由于内导温片和外导温片传递监控器内外不同的温度,温差发电芯片利用温度差产生电流,用以给红外灯供电,红外灯发出红外光,红外光被空腔内的冷凝水大量吸收,使其快速蒸发,从而提高监控器的拍摄清晰度;2、通过设置液晶玻璃,当温差发电芯片利用监控器内外的温度差产生电流时,可以为内层玻璃板以及外层玻璃板供电,双层液晶玻璃均通电呈黑色,因此当红外光照射在内层玻璃板和外层玻璃板上时,未被冷凝水吸收掉的红外光就会被通电的液晶玻璃吸收掉,从而使得双层液晶玻璃迅速被加热,监控器内外温度差消失,避免了外层玻璃板外表面结出霜雾,保证摄像头拍摄的清晰度,同时也使得内、外层玻璃板温度差消失,液晶玻璃断电恢复透明状,不会影响摄像头拍摄;3、通过设置凹槽,可以使得外层玻璃板外表面凝结的冷凝水可以更迅速且准确的汇聚在毛细孔的周边位置,从而可以使得外层玻璃板上的冷凝水可以更彻底地被毛细孔利用毛细力吸收,保证外层玻璃板上不会残留冷凝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红外式室外防霜雾监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基座、2镜头、3内层玻璃板、4外层玻璃板、5毛细孔、6密封盒、7温差发电芯片、8内导温片、9外导温片、10红外灯、1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红外式室外防霜雾监控器,包括水平固定于建筑物上的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下端且可水平旋转的镜头2以及设置在基座1下端且包围在镜头2外部的双层玻璃,双层玻璃包括均为半球形的内层玻璃板3和外层玻璃板4,内层玻璃板3与外层玻璃板4之间存有空腔,基座1下端位于空腔内的部分均设有密封盒6,密封盒6内固定连接有温差发电芯片7,温差发电芯片7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内导温片8和外导温片9,内导温片8贯穿至内层玻璃板3内部,外导温片9贯穿至外层玻璃板4的外部。需要说明的是,内导温片8延伸至内层玻璃板3内部的部分贴合在内层玻璃板3的内壁上,因此可以直接将内层玻璃板3自身的温度传递至温差发电芯片7上,而外导温片9延伸至外层玻璃板4外部的部分贴合在外层玻璃板4外壁上,因此可以直接将外层玻璃板4自身的温度传递至温差发电芯片7上。密封盒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与温差发电芯片7耦合的红外灯10,外层玻璃板上均设有多个毛细孔5。内层玻璃板3和外层玻璃板4均采用液晶玻璃制成,且液晶玻璃与温差发电芯片7耦合,温差发电芯片7工作时,液晶玻璃通电而呈黑色,温差发电芯片7停止工作时,液晶玻璃掉电而呈透明状。本实施例中,当秋冬时节湿气较重并在外层玻璃板4表面形成冷凝水时,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外层玻璃板4上的冷凝水通过毛细孔5被吸入外层玻璃板4和内层玻璃板3之间的空腔内,同时由于内导温片8和外导温片9传递监控器内外不同的温度,温差发电芯片7利用温度差产生电流,用以给红外灯10供电,红外灯10发出红外光,红外光被空腔内的冷凝水大量吸收,使其快速蒸发,从而提高监控器的拍摄清晰度。与此同时,当温差发电芯片7利用监控器内外的温度差产生电流时,可以为内层玻璃板3以及外层玻璃板4供电,双层液晶玻璃均通电呈黑色,因此当红外光照射在内层玻璃板3和外层玻璃板4上时,未被冷凝水吸收掉的红外光就会被通电而呈黑色的液晶玻璃吸收掉,从而使得双层液晶玻璃迅速被加热,监控器内外温度差消失,避免了外层玻璃板4外表面结出霜雾,保证摄像头拍摄的清晰度,同时也使得内层玻璃板3和外层玻璃板4之间的温度差消失,液晶玻璃断电恢复透明状,不会影响摄像头拍摄。实施例2参照图3-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外层玻璃板4的外表面对应每个毛细孔5处均开设有与其配合的凹槽11。本实施例中,凹槽11可以使得外层玻璃板4外表面凝结的冷凝水可以更迅速且准确的汇聚在毛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式室外防霜雾监控器,包括水平固定于建筑物上的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下端且可水平旋转的镜头(2)以及设置在基座(1)下端且包围在镜头(2)外部的双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玻璃包括均为半球形的内层玻璃板(3)和外层玻璃板(4),所述内层玻璃板(3)与外层玻璃板(4)之间存有空腔,所述基座(1)下端位于空腔内的部分均设有密封盒(6),所述密封盒(6)内固定连接有温差发电芯片(7),所述温差发电芯片(7)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内导温片(8)和外导温片(9),所述内导温片(8)贯穿至内层玻璃板(3)内部,所述外导温片(9)贯穿至外层玻璃板(4)的外部,所述密封盒(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与温差发电芯片(7)耦合的红外灯(10),所述外层玻璃板上均设有多个毛细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式室外防霜雾监控器,包括水平固定于建筑物上的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下端且可水平旋转的镜头(2)以及设置在基座(1)下端且包围在镜头(2)外部的双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玻璃包括均为半球形的内层玻璃板(3)和外层玻璃板(4),所述内层玻璃板(3)与外层玻璃板(4)之间存有空腔,所述基座(1)下端位于空腔内的部分均设有密封盒(6),所述密封盒(6)内固定连接有温差发电芯片(7),所述温差发电芯片(7)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内导温片(8)和外导温片(9),所述内导温片(8)贯穿至内层玻璃板(3)内部,所述外导温片(9)贯穿至外层玻璃板(4)的外部,所述密封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海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