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它包括:底布(2)、绒线(1)和胶层(3),绒线(1)的顶部穿过底布(2)栽植在底布(2)上,绒线(1)的末端部涂有胶层(3),所述胶层(3)的另一侧粘有带网格(6)的背布(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户外手工地毯与铺设在户外的机织地毯相比,它具有颜色和样式多样、富于变换、美观大方和档次高等优点;与铺设在室内的普通手工地毯相比,它具有透水、不易腐烂、防滑和不褪色等优点,在户外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其使用寿命与铺设在室内的普通手工地毯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接近铺设在户外的机织地毯的使用寿命,是一种适合于铺设在户外的高档次的手工地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地毯,特别是一种用于户外的手工地毯。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来说,手工地毯怕湿、怕潮,因此通常都铺在室内,是一种比较高档的室内装饰品。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社交的要求,需要在户外铺设地毯,但是在户外铺设的地毯将不可避免的要经受风吹、日晒和雨淋,这样就会使地毯褪色、存水和腐烂,其档次和寿命都将下降。虽然,目前使用的增大经线和纬线间距的化纤机织地毯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它可以铺设在户外,但是由于用机器编织地毯本身的局限性,即:每种机织地毯需要批量生产,地毯的尺寸受到限制,绒线的颜色较为单调,使机织地毯的颜色和花色过于单调,产品过于单一,不适合用于较高档的社交场所和家庭室外装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手工地毯,以克服上述缺陷,该地毯不怕风吹、日晒和雨淋,适用于较高档的社交场所和较高档的室外装饰品。为了完成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它包括:底布、绒线和胶层,绒线的顶部穿过底布栽植在底布上,绒线的末端部涂有胶层,其中:所述胶层的另一侧粘有带网格的背布;本技术的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其中:所述胶层为透水胶;本技术的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其中:所述胶层为防水胶,胶层上有排水孔,排水孔的一端与背布的网格相通,另一端与底布未栽入绒线的区域相通;本技术的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其中:所述胶层为透水胶,胶层上有排水孔,排水孔的一端与背布的网格相通,另一端与底布未栽入绒线的区域相通;本技术的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其中:所述网格为正方形、圆形、菱形、梯形或多边形;本技术的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其中:所述网格的截面面积为1-2500mm2;-->本技术的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其中:所述相邻网格之间的间距为0.1-50mm;本技术的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其中:所述绒线为开绒、圈绒或开绒与圈绒的组合绒;本技术的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其中:所述排水孔的截面面积为网格截面面积的1/10-1/2。本技术的户外手工地毯与铺设在户外的机织地毯相比,它具有颜色和样式多样、富于变换、美观大方和档次高等优点;与铺设在室内的普通手工地毯相比,它具有透水、不易腐烂、防滑和不褪色等优点,在户外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其使用寿命与铺设在室内的普通手工地毯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接近铺设在户外的机织地毯的使用寿命,是一种适合于铺设在户外的高档次的手工地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户外手工地毯的局部剖面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户外手工地毯的局部剖面的示意图;图3为图1和图2中背布的仰视剖面的示意图。为了说明地毯的结构,图1至图3采用了夸张的画法。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了户外手工地毯,它包括:底布2、绒线1和胶层3,绒线1的顶部穿过底布2栽植在底布2上,绒线1的末端部涂有胶层3,胶层3的另一侧粘有背布4,胶层3为透水胶,背布4为带有网格6的背布,网格6可以任何形状,例如:正方形、圆形、菱形、梯形或多边形,网格6的面积通常由地毯的尺寸大小和用途来决定,设计者既要考虑到透水性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到网格6强度的需要,一般在1-2500mm2的范围内,最好在50-500mm2的范围内,同样相邻网格6之间的间距通常也由地毯的尺寸大小和用途来决定,一般在0.1-50mm的范围内,最好为2-10mm的范围内。根据地毯设计的需要,绒线1可以为开绒、圈绒或开绒与圈绒的组合绒线,该绒线由丙纶、涤纶、晴纶或它们的混纺绒线制成,背布4由化纤材料制成,例如由涤纶材料制成。制造方法:首先,在底布2上印上需要制造手工地毯的纹样轮廓,根据纹样,选择不同颜色的绒线1,将绒线1栽入底布2中制作成所需的手工地毯,然后,在底布2上涂有胶层3,-->再在胶层3的另一侧粘上背布4,用光滑的辊子在背布4上加压滚过,则待胶层3干燥后,就制成了本技术的户外手工地毯,胶层3的厚度可以根据胶的粘接强度和绒线1的材质等条件来进行选择。实施例2参见图2,该实施例2中的户外手工地毯与实施例1中的地毯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胶层3为防水胶,胶层3上开有排水孔5,排水孔5的一端与背布4的网格6相通,另一端与底布2的未栽入绒线1的区域相通,排水孔5的截面面积通常由地毯的尺寸大小和用途来决定,一般在网格6截面面积的1/10-1/2的范围内,最好在1/4-1/3的范围内。制造方法:该实施例2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胶层3完全干燥后,用带有针的滚筒在背布4上滚压,针的直径为排水孔5的直径,胶层3的厚度可以根据胶的粘接强度、绒线1的材质和打孔的直径等条件来进行选择。实施例3:该实施例3中的户外手工地毯与实施例2中的地毯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胶层3为透水胶,为了更好地排水,胶层3上开有排水孔5,但是排水孔5的截面面积要小于实施例2中排水孔5的截面面积,一般在网格6截面面积的1/8-1/5的范围内。制造方法:该实施例3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2的制造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可以选择比实施例2更小的滚筒针的直径。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它包括:底布(2)、绒线(1)和胶层(3),其中:绒线(1)的顶部穿过底布(2)栽植在底布(2)上,绒线(1)的末端部涂有胶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3)的另一侧粘有带网格(6)的背布(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手工地毯,它包括:底布(2)、绒线(1)和胶层(3),其中:绒线(1)的顶部穿过底布(2)栽植在底布(2)上,绒线(1)的末端部涂有胶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3)的另一侧粘有带网格(6)的背布(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手工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3)为透水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手工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3)为防水胶,胶层(3)上有排水孔(5),排水孔(5)的一端与背布(4)的网格(6)相通,另一端与底布(2)未栽入绒线(1)的区域相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手工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3)为透水胶,胶层(3)上有排水孔(5),排水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四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加鼎地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