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式永磁涡轮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337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8
一种液冷式永磁涡轮联轴器,包括固定连接有铜转子的动力输入轴和固定连接有永磁转子的负载轴,所述铜转子、永磁转子的外部套设有联轴器壳体,所述联轴器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容腔;通过在铜转子和永磁转子的外部依次套设内衬壳和联轴器壳体,内衬壳和联轴器壳体内填充能够相互流动的液体冷却介质,流体产生压力差,使内衬壳和联轴器壳体内的流体循环流动,产生热交换,对铜转子和永磁转子进行降温,由于内衬壳的空间较小,在铜转子转动的同时,会带动介质流动,因此铜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的阻尼会增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铜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动力的传递,因此能够提高动力的传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式永磁涡轮联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式永磁涡轮联轴器。
技术介绍
磁力耦合器也称磁力联轴器、永磁传动装置,主要由铜转子、永磁转子和控制器三个部分组成,一般,铜转子与电机轴连接,永磁转子与工作机的轴连接,铜转子和永磁转子之间有空气间隙,没有传递扭矩的机械连接,这样,电机和工作机之间形成了软(磁)连接,通过调节气隙来实现工作机轴扭矩、转速的变化。在永磁耦合器运行的过程中,铜转子和永磁转子均会发生快速的转动,使得铜转子和永磁转子产生热量,热量会导致永磁转子消磁,导致耦合器的动力传递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对永磁转子进行降温,现目前通常使用的冷却方式是风冷,但风冷式不能保证耦合器在密封条件下工作,因此煤炭、水泥等行业不能适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技术背景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式永磁涡轮联轴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液冷式永磁涡轮联轴器,包括固定连接有铜转子的动力输入轴和固定连接有永磁转子的负载轴,所述铜转子、永磁转子的外部套设有联轴器壳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式永磁涡轮联轴器,包括固定连接有铜转子(21)的动力输入轴(2)和固定连接有永磁转子(31)的负载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转子(21)、永磁转子(31)的外部套设有联轴器壳体(1),所述联轴器壳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容腔(101),所述第一容腔(101)内设有罩设于铜转子(21)、永磁转子(31)外部的内衬壳(4),所述动力输入轴(2)、负载轴(3)分别贯通所述联轴器壳体(1)和内衬壳(4),且均与所述联轴器壳体(1)、内衬壳(4)转动连接,所述内衬壳(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腔(402),所述内衬壳(4)的两端具有用于容纳铜转子(21)和永磁转子(31)的凸出部(41),两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式永磁涡轮联轴器,包括固定连接有铜转子(21)的动力输入轴(2)和固定连接有永磁转子(31)的负载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转子(21)、永磁转子(31)的外部套设有联轴器壳体(1),所述联轴器壳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容腔(101),所述第一容腔(101)内设有罩设于铜转子(21)、永磁转子(31)外部的内衬壳(4),所述动力输入轴(2)、负载轴(3)分别贯通所述联轴器壳体(1)和内衬壳(4),且均与所述联轴器壳体(1)、内衬壳(4)转动连接,所述内衬壳(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腔(402),所述内衬壳(4)的两端具有用于容纳铜转子(21)和永磁转子(31)的凸出部(41),两个所述凸出部(41)之间具有凹陷部(42),所述凸出部(41)、凹陷部(42)的外侧壁上沿铜转子(21)的转动方向均匀的开设有通孔(401),所述通孔(401)贯通所述第一容腔(101)和第二容腔(402),所述第一容腔(101)和第二容腔(402)的内部均填充有液体冷却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式永磁涡轮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壳体(1)的外侧壁沿所述铜转子(21)的转动方向设有散热鳍片(12),所述散热鳍片(12)与联轴器壳体(1)一体成型,所述散热鳍片(12)包括右旋鳍片组(121)和左旋鳍片组(122),所述右旋鳍片组(12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