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之焕专利>正文

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521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由一对两组排列的永磁体隔开一定气隙组成的磁力传动组,即一组采用传统的工作面永磁体磁极N‑S‑N‑S的排列方式,另一组采用工作面永磁体磁极方向相同、但每个永磁体与相邻永磁体中间间隔非导磁体的排列方式,实现在实际磁力传动装置中少用永磁体和实现磁力高速传动的目的。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基本磁力传动结构,可以制成直线磁力滑块的传动结构,磁力平面连轴器结构,磁力同轴联轴器结构,磁力盘式变速磁齿轮的结构,磁力轮式变速磁齿轮的结构等各种磁力传动装置中,可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中的磁力不接触传动方面,特别是一种可用在各种磁力传动装置中的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高强度的永磁体的产生,相应的采用这种永磁体制作的各种磁力传动装置,如磁力联轴器,磁力传动齿轮等也开始获得大量的应用,这些采用传统磁力传动的结构,其永磁体基本上是都是采用两组相同的排列方式,即永磁体以磁极N-S-N-S的方式排列,通过一定的气隙进行传动。经过大量使用证明,这种传统的磁力传动结构,存在两点不足之处,一是耗用的永磁体数量较多。二是在高速传动时容易打滑,很难实现高速传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磁力传动结构耗用过多的永磁体材料和不能高速传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由一对两组排列的永磁体隔开一定气隙组成的磁力传动组,即一组采用传统的工作面永磁体磁极N-S-N-S的排列方式,另一组采用工作面永磁体磁极方向相同、但每个永磁体与相邻永磁体中间间隔非导磁体的排列方式,实现少用永磁体和能高速传动的目的。进一步地,在进行直线平面磁传动时,一组永磁体在工作面方向以N-S-N-S的磁极并列排列,另一组永磁体在工作面方向以N-N或者S-S的磁极方向排列,每个永磁体与相邻的永磁体中间间隔非导磁体。工作时,两组永磁体的工作面间隔一定气隙,当任何一组永磁体做直线移动时,通过两组永磁体磁力线的耦合,带动另一组永磁体向同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在进行旋转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时,可以转化为多种可供实际应用不同类型的旋转磁力传动结构,如磁力圆轮传动,磁力轮平面传动,磁力轮同轴传动等方式。当传动结构为同直径时,整套装置可以减少总量1/4的永磁体。进一步地,在进行旋转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时,可以转化为多种可供实际应用不同类型的旋转磁力传动结构,如磁力圆轮传动,磁力轮平面传动,磁力轮同轴传动等方式。其中当这些传动结构涉及到不同直径时,可以在小直径传动轮工作面上固定有一组按N-S-N-S排列的永磁体,在大直径的传动轮工作面上固定一组以N-N或者S-S的磁极方向的永磁体,每个永磁体与相邻的永磁体中间间隔非导磁体。进一步地,在永磁体组成的磁力传动结构中,当一组的永磁体在工作面方向以N-S-N-S的磁极并列排列时,另一组的永磁体在工作面以同极间隔排列,即N非导磁体N或者S非导磁体S并列排列方式,其中用于间隔非导磁体的尺寸与永磁体的尺寸相同。进一步地,在各种安装固定永磁体的壳体材料,可采用非导磁体材料制作,特别是用在高速传动的装置,壳体材料应同时具有非导磁性和电绝缘性,以排除高速旋转磁场产生的蜗流损失。有益效果是:将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磁力传动结构相比较,其优点是显而易见,1、在进行旋转磁传动时,当传动比为1∶1时,与传统磁传动结构相比,至少可节约总量四分之一的永磁体。当传动比大于1∶1时,在小直径传动轮上永磁体按常规N-S-N-S方式排列,在大直径传动轮上用非导磁体间隔排列磁场同极向的永磁体,可明显的节省永磁体的使用数量。2、在进行旋转磁传动时,由于两组永磁体中其中一组的永磁体用非导磁体间隔排列磁场同极同向的永磁体,其磁场形成更大的波峰和波谷,在传动时可达到上万转的转速而不会出现打滑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基本结构的各种具体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图1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用于一对直线磁力滑块的结构设计的示意图。图2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用于一组磁力平面连轴器结构设计的示意图。图3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用于一组磁力同轴联轴器结构设计的示意图。图4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用于一对磁力盘式变速磁齿轮的结构设计示意图。图5为利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用于一对磁力轮式变速磁齿轮的结构设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属于对磁力传动中永磁体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在磁力不同传动形式的装置中使用。参照图1,这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用于一对直线磁力滑块的结构设计的示意图。图中包括上滑块座1,按S-N-S-N序列的永磁体2,非导磁体3,永磁体4,下滑块座5等组成。其中永磁体2按序固定在上滑块1上,非导磁体3与永磁体4间隔排列并固定在下滑块座5上,并且永磁体5的磁极统一指向同一方向。工作时,上下两组磁力滑块间隔一定气隙,当其中一组向一侧移动时,通过两组永磁体磁力线的耦合,推动另一组磁力滑块做同方向的移动。参照图2,这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用于一组磁力平面连轴器结构设计的示意图。图中一边联轴器的工作面由非磁性外壳6,内置按S-N-S-N磁极排列的永磁体7,传动轴8组成。另一边联轴器的工作面由非磁性外壳10,内置按同方向磁极间隔排列永磁体9和非导磁体11,传动轴11组成。工作时,两边的联轴器工作面同轴线合拢,中间间隔一定气隙,此时一边联轴器内的永磁体的S极正对另一边联轴器内永磁体的N极,当驱动任一联轴器转动时,通过两个联轴器内永磁体磁力线的耦合,推动另一联轴器做同方向的转动。参照图3,这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磁力的传动基本结构用于一组磁力同轴联轴器结构设计的示意图,图中的磁力同轴联轴器由外联轴器和内联轴器组成,其中外联轴器由外联轴器壳体13,壳体13内固定的永磁体14和非导磁体15等组成。内联轴器由内内联轴器壳体16,永磁体17和内传动轴18等组成。外联轴器内固定的永磁体14与非导磁体15均匀间隔分布,数个永磁体14的磁极均为径向并同极指向圆心。内联轴器内的永磁体17的磁极均为径向指向圆心,但每个永磁体磁极方向按S-N-S-N排布。工作时。外联轴器与内联轴器交界处为气隙,当其中外联轴器或者内联轴器转动时,通过内外联轴器内永磁体的磁力线的耦合,带动另个联轴器的同步旋转。参照图4,这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用于一对磁力盘式变速磁齿轮的结构设计示意图。图中的磁力盘式变速齿轮由直径不同的一对大小磁齿轮组成,其中大齿轮由大齿轮壳体19。非导磁体20,永磁体21,大齿轮转轴22等组成。小齿轮由小齿轮壳体23,永磁体24,小齿轮转轴25等组成。其中大齿轮壳体19内周边固定有间隔排列所述的非导磁体20和永磁体21,这些永磁体21的磁力线方向为轴向,但磁场方向统一指向一面。其中小齿轮壳体23内周边固定一圈永磁体24,所述永磁体24的磁力方向为轴向,但其磁场方向按S-N-S-N方向排列。工作时,大齿轮与小齿轮的工作面隔开一定的气隙,当小齿轮旋转时,通过小齿轮上永磁体24与大齿轮上永磁体19的磁力线的耦合,带动大齿轮旋转。参照图5,这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用于一对磁力轮式变速磁齿轮的结构设计示意图。图中的磁力轮式变速齿轮由直径不同的一对大小磁齿轮组成,其中大齿轮由大齿轮壳体26,非导磁性体27,永磁体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由一对两组排列的永磁体隔开一定气隙组成的磁力传动组,其特征在于:即一组采用工作面永磁体磁极N-S-N-S的排列方式,另一组采用工作面永磁体磁极同向但每个永磁体与向邻永磁体中间间隔非导磁体的排列方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由一对两组排列的永磁体隔开一定气隙组成的磁力传动组,其特征在于:即一组采用工作面永磁体磁极N-S-N-S的排列方式,另一组采用工作面永磁体磁极同向但每个永磁体与向邻永磁体中间间隔非导磁体的排列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直线平面磁传动时,一组永磁体在工作面方向以N-S-N-S的磁极并列排列,另一组永磁体在工作面方向以N-N或者S-S的磁极方向与非导磁体体间隔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旋转磁力传动中,当传动结构为同直径时,整套装置可以减少总量1/4的永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传动的基本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旋转磁力传动中,当传动结构涉及到不同直径时,可以在小直径传动轮工作面上固定有一组按N-S-N-S排列的永磁体,在大直径的传动轮工作面上固定有一组间隔排列磁场同极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之焕王仲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之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