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33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该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包括:定子,在定子内设置有中心孔;转子,其能够相对于定子转动,转子包括导磁体、旋转轴及多个磁钢,导磁体穿设于中心孔,旋转轴穿设于导磁体,在导磁体内沿其周向设置有多组磁钢槽,每组磁钢槽包括两个呈V形结构排布的磁钢槽,V形结构的小端朝向旋转轴设置,每个磁钢槽用于容纳一个磁钢,且每个磁钢槽内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通过V形结构的小端朝向旋转轴设置,使得弱磁调速范围广,可充分利用磁阻转矩。每个磁钢槽内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在起到对磁钢的限位作用的同时,还能减少漏磁并削弱甚至抵消谐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车大量进入市场,人们一直研发大功率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以替代燃油车。以电动车与传统的燃油汽车进行比较,相当于以电池代替燃油,以电动机代替发动机。由于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低于燃油,如果使用大容量的电池成本太高,配备大容量的锂电池整车成本会增加并远高于燃油摩托车、燃油汽车的价格。由于目前大功率永磁旋转电机存在空载电流大,效率低,扭矩小,温升高及可靠性差的问题,电动车的动力性能和续行能力远低于燃油车,使传统结构电动机的性能不能直接适用于电动车。因此,电池和电动机既是电动车的核心,同时又是制约电动车发展的关键。电动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且耗能巨大的产品,如何提高电动机的效率,降低电动机的能耗成了电动机发展的方向。现在电动车上经常使用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由于电机高速内转,容易出现晃动,而且存在弱磁调速范围窄的问题,使得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的使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弱磁调速范围广,充分利用磁阻转矩、提高使用性能。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包括:定子,在定子内设置有中心孔;转子,其能够相对于定子转动,所述转子包括导磁体、旋转轴及多个磁钢,所述导磁体穿设于所述中心孔,所述旋转轴穿设于所述导磁体,在所述导磁体内沿其周向设置有多组磁钢槽,每组磁钢槽包括两个呈V形结构排布的磁钢槽,所述V形结构的小端朝向所述旋转轴设置,每个磁钢槽用于容纳一个所述磁钢,且每个所述磁钢槽内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作为优选,所述磁钢槽一端的内壁凸设有多个第一凸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整体均呈锯齿形,或整体均呈波浪形。作为优选,相邻两组V形磁钢槽之间的区域为磁肋,呈V型结构布置的两个磁钢之中,相互靠近的两端之间形成隔磁桥。作为优选,所述导磁体的外壁凸设有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二凸起整体均呈锯齿形,或整体均呈波浪形。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第二凸起与一组磁钢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凸起的最高点位于两个呈V形结构排布的磁钢之间,所述第二凸起的最低点位于两个呈V形结构排布的磁钢的外侧。作为优选,在所述定子内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嵌线槽,所述嵌线槽用于容纳线圈绕组。作为优选,在所述定子的内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嵌线槽一一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作为优选,在所述导磁体内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减重通孔。作为优选,所述转子包括多个沿所述定子轴线方向叠加设置的子体,相邻两个子体之间通过卡接结构相连接。作为优选,在所述定子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磁钢采用V形结构的方式进行排布,便于磁感线的切割。通过V形结构的小端朝向旋转轴设置,使得弱磁调速范围广,可充分发挥磁阻转矩。每个磁钢槽内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在磁钢槽中采用凸起的设置,在起到对磁钢的限位作用的同时,还能减少漏磁并削弱甚至抵消谐波,以抵制磁钢在旋转时的离心力,从而提高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子;2、转子;3、卡接结构;11、嵌线槽;12、定位槽;21、导磁体;22、旋转轴;211、磁钢槽;212、第一凸起;213、第二凸起;214、减重通孔;215、隔磁桥;216、磁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如图1所示,该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包括定子1和转子2,定子1的外形为圆柱体结构,定子1为中空结构,在定子1内设置有中心孔,转子2设置于中心孔内,使得定子1和转子2同轴设置,转子2能够相对于定子1转动,通电后切割磁感应线并产生感应电动势,充当旋转磁场后产生电磁转矩进行能量转换。转子2包括多个沿定子1轴线方向叠加设置的子体,相邻两个子体之间通过卡接结构3相连接,便于子体的定位与安装,当子体沿转子2的轴向方向进行叠加时,可将一个子体的扣点卡合于与其相邻的子体的凹坑内,扣点和凹坑两者之间能够形成自扣,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铆钉定位的方式,通过扣点和凹坑的配合,操作简单便捷,且定位精度更高。转子2的每个子体均包括导磁体21、旋转轴22及多个磁钢,导磁体21穿设于中心孔,旋转轴22穿设于导磁体21,在导磁体21内沿其周向设置有多组磁钢槽211,每组磁钢槽211包括两个呈V形结构排布的磁钢槽211,每个磁钢槽211用于容纳一个磁钢,使得每组磁钢槽211实现两个磁钢的安装,这两个磁钢产生一个磁极,本实施例优选磁钢槽211的组数为八组,以形成八个磁极。磁钢采用V形结构的方式进行排布,V形磁钢槽的磁极夹角为110°-150°。V型转子内置的永磁同步电机能够兼顾电磁性能和结构强度,更适合高速运行。对于电机性能,漏磁系数的大小决定了电机弱磁扩速能力的高低。相邻两组V形磁钢槽211之间的区域称为磁肋216,呈V型结构布置的两个磁钢之中,相互靠近的两端之间形成隔磁桥215。由于隔磁桥215的结构及尺寸限制,穿过隔磁桥215的磁通量受限,隔磁桥215处能达到磁饱和状态而出现磁堵塞现象,使得其余的磁力线将无法通过隔磁桥215,只能经过磁肋216部分传递路径到达气隙并传递到定子1,实现电磁感应。因此,通过设置上述隔磁桥215,能够确保大部分磁力线均通过该传递路径,减少漏磁。优选地,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子(1),在定子(1)内设置有中心孔;/n转子(2),其能够相对于定子(1)转动,所述转子(2)包括导磁体(21)、旋转轴(22)及多个磁钢,所述导磁体(21)穿设于所述中心孔,所述旋转轴(22)穿设于所述导磁体(21),在所述导磁体(21)内沿其周向设置有多组磁钢槽(211),每组磁钢槽(211)包括两个呈V形结构排布的磁钢槽(211),所述V形结构的小端朝向所述旋转轴(22)设置,每个磁钢槽(211)用于容纳一个所述磁钢,且每个所述磁钢槽(211)内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2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1),在定子(1)内设置有中心孔;
转子(2),其能够相对于定子(1)转动,所述转子(2)包括导磁体(21)、旋转轴(22)及多个磁钢,所述导磁体(21)穿设于所述中心孔,所述旋转轴(22)穿设于所述导磁体(21),在所述导磁体(21)内沿其周向设置有多组磁钢槽(211),每组磁钢槽(211)包括两个呈V形结构排布的磁钢槽(211),所述V形结构的小端朝向所述旋转轴(22)设置,每个磁钢槽(211)用于容纳一个所述磁钢,且每个所述磁钢槽(211)内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槽(211)一端的内壁凸设有多个第一凸起(212),多个所述第一凸起(212)整体均呈锯齿形,或整体均呈波浪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V形磁钢槽(211)之间的区域为磁肋(216),呈V型结构布置的两个磁钢之中,相互靠近的两端之间形成隔磁桥(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21)的外壁凸设有多个第二凸起(213),多个所述第二凸起(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陈正平刘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