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地线操作杆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接地线绝缘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地线操作杆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装、拆接地线是保证电力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之一,一个停电现场可能需要装设多组接地线,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设备停电和人身伤亡事故。接地线操作杆作为装拆接地线的专用工具,其设计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倒闸操作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目前,变电站内使用最多的是分节接扣式接地线操作杆,主要由工作部分、绝缘部分和握手部分组成,分节处采用螺旋接口,最长可做到10米,可分节装袋携带方便。当接地线装设部位较高或接地线分叉部分较短时,在悬挂好一相或两相接地线后,未装设相的接地线线夹将悬在空中,此时需操作人员戴绝缘手套用手将线夹固定在操作杆工作头上,操作人员在抓取固定线夹的过程中,胳膊或身体可能会碰触接地线,如接地线护套或绝缘手套破损,线路或设备上存在的剩余电荷或感应电可能导致人员触电,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急需一种接地线操作杆,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地线操作杆及其使用方法,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头(1)、绝缘杆(2)和握手(3),所述绝缘杆(2)的一端与工作头(1)连接,所述绝缘杆(2)的另一端与握手(3)连接;/n所述工作头(1)包括壳体(11)、双向棘轮(12)、换向组件(13)和套筒线夹(14);/n所述双向棘轮(12)安装在壳体(11)内,所述换向组件(13)包括旋钮(131)和止挡杆(132),所述止挡杆(132)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1)内,所述止挡杆(132)的端部与双向棘轮(12)结构配合,所述旋钮(131)安装在壳体(11)外,所述旋钮(131)调控止挡杆(132)的转向;/n所述套筒线夹(14)包括连接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头(1)、绝缘杆(2)和握手(3),所述绝缘杆(2)的一端与工作头(1)连接,所述绝缘杆(2)的另一端与握手(3)连接;
所述工作头(1)包括壳体(11)、双向棘轮(12)、换向组件(13)和套筒线夹(14);
所述双向棘轮(12)安装在壳体(11)内,所述换向组件(13)包括旋钮(131)和止挡杆(132),所述止挡杆(132)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1)内,所述止挡杆(132)的端部与双向棘轮(12)结构配合,所述旋钮(131)安装在壳体(11)外,所述旋钮(131)调控止挡杆(132)的转向;
所述套筒线夹(14)包括连接架(141),所述连接架(14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轴(143),所述连接架(141)的另一端设置有线夹连接结构(142),所述连接架(141)通过安装轴(143)与双向棘轮(12)同轴连接,所述线夹连接结构(142)位于套筒线夹(14)外部;
所述壳体(11)外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连接架(141)结构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13)包括挡块(134)和拉簧(133),所述止挡杆(1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止挡杆(132)之间通过拉簧(133)连接,所述挡块(134)安装在两个止挡杆(132)之间,所述旋钮(131)与挡块(134)连接,所述挡块(134)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1)内,所述挡块(134)与两个止挡杆(132)结构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线操作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13)包括两个弹性按帽,所述弹性按帽可伸缩安装在壳体(11)上,所述旋钮(131)为指针式旋钮(131),所述指针式旋钮(131)的初始位置位于两个弹性按帽之间,所述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奉顺,雷志敏,张国奎,毕经国,周庆,燕颖,杨永通,张珊珊,王振羽,吕萍,王凤霞,潘飞,付玉超,刘玉芹,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