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外壁上连接有风机,且风机的出风口与送风管道相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层电池底座,且电池底座的顶部放置有动力电池,并且电池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入水管和回水管;所述电池底座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电池锁止机构;所述动力电池的中部嵌入连接有固定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风机将冷风从外部抽入到送风管道中,并经过分离板将冷风分隔成三部分输送到三处送风分支管道中,有利于分别对每一处的动力电池进行降温,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并且配合水泵对动力电池的底部进行降温,使动力电池从上下两个层面进行降温,保证动力电池工作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散热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排放标准的提高,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要能维持正常工作,必须严格控制电芯的温度和电池单元之间的温度梯度。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可以参考CN107394310A号专利,其主要包括铝板和密封结构件,沿铝板边缘形成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由铝板边缘折弯并与铝板平面密封形成,铝板折弯时的接缝处用密封结构件密封。适用于液冷或通过相变材料控制电芯的使用温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两个以上基于液冷技术的两个以上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和两个模组并联结构件。现有类似的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在使用时,由于动力电池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且随着电池输出能量的提升,电池工作时的发热量随之增加,一旦热量不能及时的导出,易造成电池的热失控,并且传统的散热方式只能单方面单形式对电池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不高,不能对电池进行很好的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以解决现有类似的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在使用时,由于动力电池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且随着电池输出能量的提升,电池工作时的发热量随之增加,一旦热量不能及时的导出,易造成电池的热失控,并且传统的散热方式只能单方面单形式对电池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不高,不能对电池进行很好的降温。本专利技术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铰链连接有格栅门,且格栅门内转动连接有摆动扇叶;所述外壳的左侧外壁上连接有风机,且风机的出风口与送风管道相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层电池底座,且电池底座的顶部放置有动力电池,并且电池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入水管和回水管;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格栅,且散热格栅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冷却风扇;所述电池底座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电池锁止机构;所述动力电池的中部嵌入连接有固定环;所述格栅门的顶部内侧转动连接有摆动风扇。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池的左侧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卡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两侧设置有锁止卡块,锁止卡块卡接于电池锁止机构的导向引导滑块和锁止钩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电池锁止机构包括导向引导滑块、引导滑槽、锁止钩、复位弹簧和锁止拉杆,导向引导滑块滑动连接于电池底座顶部的导向滑槽内,导向引导滑块的顶部开设有引导滑槽,引导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锁止拉杆,锁止拉杆的右端转动连接于电池底座右侧顶部,导向引导滑块的顶部左侧与复位弹簧的右端相连接,复位弹簧的左端连接于导向滑槽左侧顶部的立柱上,导向引导滑块的底部轴接有锁止钩,锁止钩滑动连接于导向弧滑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入水管设置于两回水管的中间处,入水管的顶部与水泵底部的出水口相连,入水管从电池底座的中间进入,入水管于电池底座的右端分离成两环路管道,环路管道的最左侧分别与回水管相连接,回水管于散热格栅的右侧相汇合并接入散热格栅。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管道安装于外壳的右侧,送风管道内部设置有两处弧形的分离板,送风管道的一侧设置有三处送风分支管道,送风分支管道的右端分别与送风管道有分离板分割开的腔体相连通,送风分支管道分别设置有五处纵向管道,送风分支管道设置于动力电池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格栅的顶部呈水平排列设置有两处冷却风扇,散热格栅的右侧与回水管合并的连接处相连,散热格栅的左侧连通有水泵,水泵的底部出水口与入水管的顶部相连通,回水管与入水管的环路管道的出水口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格栅门的框架内转动连接有十二处摆动扇叶,且摆动扇叶每两处间隔为cm。进一步的,所述摆动风扇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凸轮,凸轮转动连接于连接杆顶部的矩形框中,连接杆的一侧设有十二处连接头与摆动扇叶的一侧中间处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送风管道的设置,通过风机将冷风从外部抽入到送风管道中,并经过分离板将冷风分隔成三部分输送到三处送风分支管道中,有利于分别对每一处的动力电池进行降温,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并且配合水泵对动力电池的底部进行降温,水泵将冷却液从散热格栅内抽出,然后泵往入水管,入水管从电池底座左侧的中部穿入,入水管到达电池底座内部右端时分裂为两根环路管道,然后环路管道从电池底座的中间向两边呈S形铺满整个电池底座,通过冷却液在入水管和环路管道的循环,然后经回水管回流到散热格栅,经两处冷却风扇对散热格栅内冷却液进行降温,使动力电池从上下两个层面进行降温,保证动力电池工作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底座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格栅、冷却风扇、水泵、入水管和回水管的散热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风机和送风管道纵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底座、电池和固定环拆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底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格栅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摆动风扇、连接杆和摆动扇叶的联动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外壳;2、格栅门;3、风机;4、散热格栅;5、冷却风扇;6、水泵;7、入水管;701、环路管道;8、回水管;9、电池底座;901、导向滑槽;902、导向弧滑槽;10、动力电池;1001、固定槽;11、电池锁止机构;1101、导向引导滑块;110101、引导滑槽;1102、锁止钩;1103、复位弹簧;1104、锁止拉杆;12、固定环;1201、锁止卡块;13、送风管道;1301、送风分支管道;1302、分离板;14、摆动扇叶;15、摆动风扇;1501、凸轮;16、连接杆;1601、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前侧铰链连接有格栅门2,且格栅门2内转动连接有摆动扇叶14;所述外壳1的左侧外壁上连接有风机3,且风机3的出风口与送风管道13相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层电池底座9,且电池底座9的顶部放置有动力电池10,并且电池底座9的内部设置有入水管7和回水管8;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格栅4,且散热格栅4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冷却风扇5;所述电池底座9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电池锁止机构11,电池锁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前侧铰链连接有格栅门(2),且格栅门(2)内转动连接有摆动扇叶(14);所述外壳(1)的左侧外壁上连接有风机(3),且风机(3)的出风口与送风管道(13)相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层电池底座(9),且电池底座(9)的顶部放置有动力电池(10),并且电池底座(9)的内部设置有入水管(7)和回水管(8);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格栅(4),且散热格栅(4)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冷却风扇(5);所述电池底座(9)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电池锁止机构(11);所述动力电池(10)的中部嵌入连接有固定环(12);所述格栅门(2)的顶部内侧转动连接有摆动风扇(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前侧铰链连接有格栅门(2),且格栅门(2)内转动连接有摆动扇叶(14);所述外壳(1)的左侧外壁上连接有风机(3),且风机(3)的出风口与送风管道(13)相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层电池底座(9),且电池底座(9)的顶部放置有动力电池(10),并且电池底座(9)的内部设置有入水管(7)和回水管(8);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格栅(4),且散热格栅(4)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冷却风扇(5);所述电池底座(9)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电池锁止机构(11);所述动力电池(10)的中部嵌入连接有固定环(12);所述格栅门(2)的顶部内侧转动连接有摆动风扇(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10)的左侧开设有固定槽(1001),固定槽(1001)内卡接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的两侧设置有锁止卡块(1201),锁止卡块(1201)卡接于电池锁止机构(11)的导向引导滑块(1101)和锁止钩(1102)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锁止机构(11)包括导向引导滑块(1101)、引导滑槽(110101)、锁止钩(1102)、复位弹簧(1103)和锁止拉杆(1104),导向引导滑块(1101)滑动连接于电池底座(9)顶部的导向滑槽(901)内,导向引导滑块(1101)的顶部开设有引导滑槽(110101),引导滑槽(110101)内滑动连接有锁止拉杆(1104),锁止拉杆(1104)的右端转动连接于电池底座(9)右侧顶部,导向引导滑块(1101)的顶部左侧与复位弹簧(1103)的右端相连接,复位弹簧(1103)的左端连接于导向滑槽(901)左侧顶部的立柱上,导向引导滑块(1101)的底部轴接有锁止钩(1102),锁止钩(1102)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会婷,
申请(专利权)人:边会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