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20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位于闸体内的开关本体,开关本体包括控制模块、触头机构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架体、控位机构,安装架体设置在闸体中,控位机构包括控位驱动部、直动推进件、复位驱动件、自锁限位部,控位驱动部设置在安装架体上,复位驱动件与控位驱动部连接,控位驱动部用于推动直动推进件沿导向槽移动;控制模块安装在安装架体中,闸体内设置有安装触头机构的安装空间,闸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分合闸导电的触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具有在响应分合闸操作时,能够快速进行响应,达到提高分合闸操作的安全可靠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安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配电网中的漏电重合闸开关,也就是塑壳开关,塑壳开关内由多连杆机构实现分合闸,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并且使用中的故障率较高,产品的维修和更换的耗费大,使得在实际配电应用中存在很多的弊端。现有公告号为CN2111504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气开关的重合闸机构,它电机、主齿轮、连杆组合件、叶轮、手动分合闸螺钉和从齿轮,所述电机固定于断路器盖上,所述主齿轮通过单向轴承安装在电机的轴上,所述从齿轮转动设置在断路器盖上;所述连杆组合件的一端与断路器机构的断路器手柄联动,所述连杆组合件的另一端偏心设置在从齿轮上,且与从齿轮联动;所述主齿轮上还偏心设有第一螺杆,所述手动分合闸螺钉贯穿断路器盖后与叶轮固定,且手动分合闸螺钉带动叶轮转动,叶轮与第一螺杆相抵带动主齿轮转动。上述重合闸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能够进行分、合闸,但是在合闸和分闸时,通过齿轮组合带动连杆组合件实现分合闸操作,导致响应速度缓慢,分合闸效率低下,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具有在响应分合闸操作时,能够快速进行响应,达到提高分合闸操作的安全可靠性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包括位于闸体内的开关本体,所述开关本体包括控制模块、触头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架体、控位机构,所述安装架体设置在闸体中,所述控位机构包括控位驱动部、直动推进件、复位驱动件、自锁限位部,所述控位驱动部设置在安装架体上,所述复位驱动件与控位驱动部连接,所述安装架体中还设置用于对直动推进件进行导向限位的导向件,所述控位驱动部用于推动直动推进件沿导向槽移动;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安装架体中,所述控位驱动部和复位驱动件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自锁限位部用于对直动推进件进行限位,所述复位驱动件用于控制自锁限位部解除对直动推进件的限位;所述控位机构还包括复位弹性件和控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连接直动推进件与安装架体,所述控位弹性件连接自锁限位部和控位驱动部;所述闸体内设置有安装触头机构的安装空间,所述闸体内还设置有触点,所述触头机构与直动推进件连接,所述直动推进件带动触头机构转动;当所述直动推进件带动触头机构转动至与触点接触时实现合闸,所述复位弹性件处于蓄力状态,所述控位弹性件处于原状;当所述触头机构与触点分离时实现分闸,所述复位弹性件恢复原状,所述控位弹性件处于蓄力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位驱动部包括支撑件、控位电磁体和活动件,所述支撑件与安装架体连接,所述控位电磁体安装在支撑件上,所述控位电磁体中开设有供活动件移动的直动腔,所述直动推进件穿设进直动腔内,所述直动推进件穿设进直动腔内的端部与活动件同轴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动推进件上还同轴连接有定位件,所述触头机构与触点接触时,所述定位件与支撑件抵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锁限位部包括连接件、触动件和吸合件,所述触动件和吸合件分设在连接件两端,所述直动推进件穿设在连接件中,所述连接件与安装架体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锁扣,所述直动推进件上开设有供锁扣扣合的锁槽,所述控位弹性一端与触动件连接,另一端与控位驱动部连接;当所述触头机构与触点接触时,所述锁扣扣合进锁槽内;当所述触头机构与触点分离时,所述锁扣脱离与扣槽的扣合,所述触动件与控制模块抵触,所述吸合件与复位驱动件吸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与安装架体之间通过定位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头机构包括多点中间件、联动件和多个压触件,所述直动推进件上设置有让位件,所述让位件与联动件之间通过安装件连接,所述让位件上开设有供安装件移动的移动槽,所述复位弹性件一端与安装件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架体连接,所述联动件远离安装件的一端与多点中间件连接,多个所述压触件与多点中间件连接,多个所述压触件沿垂直与直动推进件移动方向阵列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件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件位于让位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闸体内还设置有短路保护件,所述短路保护件上设置有导磁件,所述自锁限位部对直动推进件限位时,所述导磁件与吸合件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合件由绝缘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安置控制模块的安置架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模块发出信号指令,在控位驱动部的作用下推动直动推进件的快速直动推进,自锁限位部对直动推进件位置进行限位,并且在导向件的作用下实现对直动推进件的导向,在直动推进件朝远离控位驱动部方向移动时,带动触头机构快速转动实现与触点的接触,从而实现合闸操作,并且自锁限位部对直动推进件位置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保持稳定的合闸状态;在复位驱动件的作用下带动自锁限位部解除对直动推进件的限位,复位弹性件带动直动推进件朝向控位驱动部移动,带动触头机构实现与触点的分离,进而实现分闸操作;达到快速响应分合闸操作,并且提高分合闸操作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体现整体重合闸开关的爆炸图;图2为体现开关本体与闸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体现开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体现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体现分闸时的控制装置剖视示意图;图6为体现合闸时的控制装置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8为体现自锁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闸体;11、闸座;12、盖壳;13、安装空间;14、触点;2、开关本体;3、控制模块;31、处理器;32、微控开关;4、触头机构;41、多点中间件;42、联动件;421、让位槽;43、压触件;5、控制装置;51、安装架体;6、控位机构;61、控位驱动部;611、支撑件;612、控位电磁体;613、活动件;614、直动腔;62、直动推进件;621、定位件;622、锁槽;623、让位件;6231、移动槽;624、安装件;63、复位驱动件;64、自锁限位部;641、连接件;642、触动件;643、吸合件;644、锁扣;645、限位件;65、复位弹性件;66、控位弹性件;7、导向件;71、导向槽;8、短路保护件;81、导磁件;9、安置架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位于闸体1内的开关本体2,闸体1包括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闸体(1)内的开关本体(2),所述开关本体(2)包括控制模块(3)、触头机构(4)和控制装置(5);/n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安装架体(51)、控位机构(6),所述安装架体(51)设置在闸体(1)中,所述控位机构(6)包括控位驱动部(61)、直动推进件(62)、复位驱动件(63)、自锁限位部(64),所述控位驱动部(61)设置在安装架体(51)上,所述复位驱动件(63)与控位驱动部(61)连接,所述安装架体(51)中还设置用于对直动推进件(62)进行导向限位的导向件(7),所述控位驱动部(61)用于推动直动推进件(62)沿导向槽(71)移动;/n所述控制模块(3)安装在安装架体(51)中,所述控位驱动部(61)和复位驱动件(63)均与控制模块(3)电连接,所述自锁限位部(64)用于对直动推进件(62)进行限位,所述复位驱动件(63)用于控制自锁限位部(64)解除对直动推进件(62)的限位;/n所述控位机构(6)还包括复位弹性件(65)和控位弹性件(66),所述复位弹性件(65)连接直动推进件(62)与安装架体(51),所述控位弹性件(66)连接自锁限位部(64)和控位驱动部(61);/n所述闸体(1)内设置有安装触头机构(4)的安装空间(13),所述闸体(1)内还设置有触点(14),所述触头机构(4)与直动推进件(62)连接,所述直动推进件(62)带动触头机构(4)转动;当所述直动推进件(62)带动触头机构(4)转动至与触点(14)接触时实现合闸,所述复位弹性件(65)处于蓄力状态,所述控位弹性件(66)处于原状;当所述触头机构(4)与触点(14)分离时实现分闸,所述复位弹性件(65)恢复原状,所述控位弹性件(66)处于蓄力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闸体(1)内的开关本体(2),所述开关本体(2)包括控制模块(3)、触头机构(4)和控制装置(5);
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安装架体(51)、控位机构(6),所述安装架体(51)设置在闸体(1)中,所述控位机构(6)包括控位驱动部(61)、直动推进件(62)、复位驱动件(63)、自锁限位部(64),所述控位驱动部(61)设置在安装架体(51)上,所述复位驱动件(63)与控位驱动部(61)连接,所述安装架体(51)中还设置用于对直动推进件(62)进行导向限位的导向件(7),所述控位驱动部(61)用于推动直动推进件(62)沿导向槽(71)移动;
所述控制模块(3)安装在安装架体(51)中,所述控位驱动部(61)和复位驱动件(63)均与控制模块(3)电连接,所述自锁限位部(64)用于对直动推进件(62)进行限位,所述复位驱动件(63)用于控制自锁限位部(64)解除对直动推进件(62)的限位;
所述控位机构(6)还包括复位弹性件(65)和控位弹性件(66),所述复位弹性件(65)连接直动推进件(62)与安装架体(51),所述控位弹性件(66)连接自锁限位部(64)和控位驱动部(61);
所述闸体(1)内设置有安装触头机构(4)的安装空间(13),所述闸体(1)内还设置有触点(14),所述触头机构(4)与直动推进件(62)连接,所述直动推进件(62)带动触头机构(4)转动;当所述直动推进件(62)带动触头机构(4)转动至与触点(14)接触时实现合闸,所述复位弹性件(65)处于蓄力状态,所述控位弹性件(66)处于原状;当所述触头机构(4)与触点(14)分离时实现分闸,所述复位弹性件(65)恢复原状,所述控位弹性件(66)处于蓄力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位驱动部(61)包括支撑件(611)、控位电磁体(612)和活动件(613),所述支撑件(611)与安装架体(51)连接,所述控位电磁体(612)安装在支撑件(611)上,所述控位电磁体(612)中开设有供活动件(613)移动的直动腔(614),所述直动推进件(62)穿设进直动腔(614)内,所述直动推进件(62)穿设进直动腔(614)内的端部与活动件(613)同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重合闸开关内的直动式分、合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动推进件(62)上还同轴连接有定位件(621),所述触头机构(4)与触点(14)接触时,所述定位件(621)与支撑件(611)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祥凤杨晓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蓝色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