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20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包括断路器壳体和端子罩,在断路器壳体的两侧分布有多个接线端子腔,端子罩安装在断路器壳体上并且覆盖接线端子腔,每个接线端子腔的一侧镂空形成装配口,在装配口对应的底部设有可折叠隔板,安装结构还包括多个防护模块,每个防护模块包括多层栅片单元和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包括安装腔,安装腔为一个侧面开口的盒体,多层栅片单元设置在安装腔内,可折叠隔板沿着其中央的折叠线向下翻折形成安装口,安装腔设置在安装口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零飞弧功能,防护功能可靠,客户可自行装卸,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塑壳式断路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尤其在做分断试验的过程中,巨大的能量通过喷弧的方式进行释放,很多金属粒子跟随电弧直接喷涌而出,击穿断路器进线端挡板,飞出断路器外部,因此一般断路器会规定飞弧距离。即便如此,飞弧粒子危害仍然很大,预防飞弧粒子方法有两个,一是从根本上控制断路器分断能量,减少飞弧现象;二是采用零飞弧罩阻断飞弧粒子。在零飞弧罩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零飞弧罩大部分都是和产品进行绑定生产,出厂均已经安装完毕,安装结构复杂,客户无法自行装卸。也就是说,每个型号的断路器都分为带有零飞弧罩和不带有零飞弧罩两个版本,客户应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时,往往需要更换整个断路器,使用非常不便;同时,对断路器的维护和维修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简化结构,可进行快速装卸。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包括断路器壳体和端子罩,在断路器壳体的两侧分布有多个接线端子腔,端子罩安装在断路器壳体上并且覆盖接线端子腔,每个接线端子腔的一侧镂空形成装配口,在装配口对应的底部设有可折叠隔板,安装结构还包括多个防护模块,每个防护模块包括多层栅片单元和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包括安装腔,所述的安装腔为一个侧面开口的盒体,所述多层栅片单元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可折叠隔板沿着其中央的折叠线向下翻折和接线端子腔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安装口,所述的安装腔设置在安装口内。进一步地,防护模块中,多层栅片单元包括一个U型栅片和多层栅片,所述安装腔的入口上下两侧或者左右两侧设有卡槽凸台,U型栅片的两端分别抵靠住卡槽凸台,多层栅片抵靠U型栅片的弯曲段。进一步地,防护模块中,多层栅片包括交叉层叠设置的平板栅片和三聚氰胺片,所述平板栅片的正反两面均分布有间隔凸台。进一步地,防护模块中,每个平板栅片正反两面间隔凸台的分布不一致,相邻的两个平板栅片中间隔凸台分布相同的一面相向设置。进一步地,防护模块中,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定位条,所述多层栅片单元设有定位槽,多层栅片单元装入安装腔后,定位条和定位槽互相嵌合。进一步地,所述的可折叠隔板为纸板。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壳体两侧设有过盈配合凸块。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体还包括L型装配板,L型装配板设置在安装腔的顶端,所述的安装腔和安装口装配时,L型装配板中水平板的底面贴合接线端子腔的顶面。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接线端子腔之间设有插槽,所述端子罩上设有纵向筋板,所述的纵向筋板插入插槽中完成端子罩和断路器壳体的装配。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壳体上还设有限位板,当端子罩和断路器壳体装配后,限位板横向搁置在位于防护模块和断路器壳体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断路器壳体上设置了可折叠隔板和防护模块,当普通使用时直接使用可折叠隔板和端子罩作为端子的护罩;当需要零飞弧功能时,仅需要翻折可折叠隔板形成安装口,然后在安装口处装入防护模块即可实现快速安装;由此用户可根据需求便捷地进行防护模块的装卸,选择是否需要零飞弧功能,操作方便。2、防护模块中的多层栅片单元由U型栅片和多层栅片组成,U型栅片既能进行飞弧的防护,又能确保多层栅片的限位,加工生产方便,结构可靠。3、多层栅片中的平板栅片的正反两面均分布有间隔凸台,可避免因为高温粒子栅片之间发生粘黏的情况;同时平板栅片正反两面分布不同,可以更加有效地阻挡飞弧粒子。4、可折叠隔板采用纸板,纸板的延展性可以确保在普通使用时断路器腔体内气压不会过大,避免破壳情况发生。5、端子罩上设有纵向筋板,既能够提高端子罩本身的强度,又能简化安装方式;在防护壳体上还设有限位板,横向搁置在位于防护模块和断路器壳体之间,提高了防护模块装配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配备零飞弧功能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般使用状态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防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防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层栅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平板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断路器壳体和端子罩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防护壳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断路器壳体,11、接线端子腔,11a、装配口,12、可折叠隔板,13、插槽,2、端子罩,21、纵向筋板,3、防护模块,31、多层栅片单元,31a、U型栅片,32a-1、定位条,31b、平板栅片,31b-1、间隔凸台,31c、三聚氰胺片,31d、定位槽,32、防护壳体,32a、安装腔,32a-1、定位条,32a-2、卡槽凸台,32b、L型装配板,32c、限位板,33、过盈配合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包括断路器壳体1、防护模块3和端子罩2。在断路器壳体1的两侧分布有多个接线端子腔11,端子罩2安装在断路器壳体1上并且覆盖接线端子腔11。在每个接线端子腔11的一侧镂空形成装配口11a,在装配口11a对应的底部设有可折叠隔板12,在底部的两侧边设有卡槽,可折叠隔板12边缘嵌入卡槽中进行固定。可折叠隔板12的折叠线位于中央水平位置。可折叠隔板12可采用薄型塑料板或者纸板,本实施例中优选纸板。接线端子腔11内装配口11a对应的底部为镂空结构,见图2。在无零飞弧功能的使用中,如图2所示,可折叠隔板12直接作为间隔板覆盖镂空对断路器内部进行保护,而且可以起到避免断路器内部气压过大的作用,防止破壳。如图3~图5所示,安装结构中防护模块3的数量和接线端子腔11的数量一一对应。每个防护模块3包括多层栅片单元31和防护壳体32。防护壳体32包括安装腔32a和L型装配板32b。安装腔32a为正面开口的盒体。L型装配板32b设置在安装腔32a的顶端,L型装配板32b的竖直板下端连接安装腔32a的背面顶端。多层栅片单元31设置在安装腔32a内,具体结构展开如下:多层栅片单元31包括一个U型栅片31a和多层栅片。安装腔32a的入口上下两侧或者左右两侧设有卡槽凸台32a-2,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左右两侧。U型栅片31a的两端分别抵靠住卡槽凸台32a-2,多层栅片抵靠U型栅片31a的弯曲段和安装腔32a背面的内壁之间。多层栅片包括交叉层叠设置的平板栅片31b和三聚氰胺片31c,平板栅片31b的正反两面均分布有间隔凸台31b-1。如图6所示,每个平板栅片31b正反两面间隔凸台31b-1的分布不一致,相邻的两个平板栅片31b中间隔凸台31b-1分布相同的一面相向设置。也就是说,每个平板栅片31b有A、B面之分,A面与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包括断路器壳体(1)和端子罩(2),在断路器壳体(1)的两侧分布有多个接线端子腔(11),端子罩(2)安装在断路器壳体(1)上并且覆盖接线端子腔(11),其特征在于,每个接线端子腔(11)的一侧镂空形成装配口(11a),在装配口(11a)对应的底部设有可折叠隔板(12),安装结构还包括多个防护模块(3),每个防护模块(3)包括多层栅片单元(31)和防护壳体(32),所述防护壳体(32)包括安装腔(32a),所述的安装腔(32a)为一个侧面开口的盒体,所述多层栅片单元(31)设置在安装腔(32a)内,所述可折叠隔板(12)沿着其中央的折叠线向下翻折和接线端子腔(11)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安装口,所述的安装腔(32a)设置在安装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包括断路器壳体(1)和端子罩(2),在断路器壳体(1)的两侧分布有多个接线端子腔(11),端子罩(2)安装在断路器壳体(1)上并且覆盖接线端子腔(11),其特征在于,每个接线端子腔(11)的一侧镂空形成装配口(11a),在装配口(11a)对应的底部设有可折叠隔板(12),安装结构还包括多个防护模块(3),每个防护模块(3)包括多层栅片单元(31)和防护壳体(32),所述防护壳体(32)包括安装腔(32a),所述的安装腔(32a)为一个侧面开口的盒体,所述多层栅片单元(31)设置在安装腔(32a)内,所述可折叠隔板(12)沿着其中央的折叠线向下翻折和接线端子腔(11)的内侧壁共同形成安装口,所述的安装腔(32a)设置在安装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模块(3)中,多层栅片单元(31)包括一个U型栅片(31a)和多层栅片,所述安装腔(32a)的入口上下两侧或者左右两侧设有卡槽凸台(32a-2),U型栅片(31a)的两端分别抵靠住卡槽凸台(32a-2),多层栅片抵靠U型栅片(31a)的弯曲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模块(3)中,多层栅片包括交叉层叠设置的平板栅片(31b)和三聚氰胺片(31c),所述平板栅片(31b)的正反两面均分布有间隔凸台(31b-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的零飞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模块(3)中,每个平板栅片(31b)正反两面间隔凸台(31b-1)的分布不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文沈艳何国标徐赛金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