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21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其由负的第一组(G↓[1])、正的第二组(G↓[2])、正的第三组(G↓[3])构成,使第二组(G↓[2])在两焦点位置之间沿光轴(X)移动,从而进行广角、望远的切换。第一组(G↓[1])由至少一方被设为非球面透镜的负透镜(L↓[1])及正透镜(L↓[2])构成,第二组(G↓[2])由接合透镜(L↓[3]、L↓[4])和非球面单个透镜(L↓[5])构成,第三组(G↓[3])由一片正透镜(L↓[6])构成。另外,满足规定的条件式(1)~(8)。由此,提供变焦时第一透镜组被固定、紧凑性优越、可良好地修正各像差的、适合作为便携式移动设备等的摄像透镜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组结构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尤其涉及广视角、广角和望远的变焦比设为1.9以上、适宜作为搭载于便携式移动设备等中的极小型的摄像透镜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
技术介绍
近年,各种搭载于小型的数码相机等中的小型的成像透镜被开发。在这些之中,作为具有可变焦距功能、三组六片的简易的结构、光学性能良好的成像透镜,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及下述专利文献2的成像透镜。另一方面,近来,对搭载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摄像透镜的需求急速提高。在这种搭载于便携式移动设备中的摄像透镜中,越发与下述专利文献1及下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数码相机等通常的相机中搭载的摄像透镜相同程度地希望高画质化、低畸变化等高性能化,并根据移动设备的紧凑化、薄型化的要求,对其中搭载的摄像透镜的紧凑化的要求也变得极其强烈。另外,对于这种便携式移动设备中搭载的摄像透镜,还希望具备变焦功能。但是,在通过光学的变焦而具备变焦功能的情况下,为了在可变焦距全域内调焦距,最低需要使两个透镜组可动,其构造变得复杂,并且无论如何透镜全长都会变长。另外,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三组结构的可变焦距透镜中,采用紧凑的结构,但在变焦时通过使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双方移动,从而构成为抑制基于变焦的像面随着变焦而产生的变动,因此根据变焦而位于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一透镜组前后地移动。尤其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移动设备中,从紧凑性等方面也并不希望位于前面的第一透镜组前后地移动,另外,灰尘等还可能侵入到透镜系统内,因而是要尽量避免的问题。专利文献1特开2004-9364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5-846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实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焦时第一透镜组被固定、紧凑性优越、可良好地修正各像差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本专利技术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其从物体侧开始依次排列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及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而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开始依次排列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的透镜及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的透镜,并且至少任一个透镜设为非球面透镜而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从物体侧开始依次排列接合透镜、和具有非球面且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的单个透镜而构成,所述第三透镜组由一片正透镜构成,在两个焦点位置,所述第二透镜组移动,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组及所述第三透镜组大致固定,进而,满足下述的条件式(1)~(6)22<(Ww/Wt)/2<34 ……(1)2<|f5|/fw……(2)4.5<TL/YIM<6.5 ……(3)1.75≤ft/fw≤3.0 ……(4)2.3≤FNOW≤3.5 ……(5)16.0≤v1-v2……(6)其中,Ww在广角端的半视场角Wt在望远端的半视场角fw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ft望远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 f5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所述单个透镜的焦距TL整个系统的最大全长(广角端与望远端的全长中的最长的全长)YIM像高FNOW广角端的F值v1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2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另外,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0.65<(f1G+f2G+dW)/YIM<1.3……(7)其中,f1G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2G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dW广角端的所述第一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组间隔。另外,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1.1<f2G/fw<1.8 ……(8)。另外,优选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所述单个透镜被设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两面非球面的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弯月透镜。另外,优选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最靠近物体侧配设光阑而构成。进而,优选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构成所述接合透镜的像侧的透镜的周边像侧端面、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所述单个透镜的周边物体侧端面均被设为平面,这两个平面构成为相互抵接、或这两个平面构成为夹持具有与这些平面具行的表面的平行平面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变焦通过切换两个焦点位置而进行,在切换这两个焦点位置时,第二透镜组移动,另一方面,第一透镜组及第三透镜组大致固定。由此,通过仅使第二透镜组移动进行变焦操作,尤其是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移动设备中,更能够确保紧凑性、简易性,并且可避免伴随最前侧的透镜组的移动而灰尘等窜入到透镜系统内。另外,将分别构成三个透镜组的透镜片数设为适当的片数,并且在适当的位置配设非球面,进而满足规定的六个条件式,由此确保透镜系统的紧凑性并且能够良好地修正各像差。再有,作为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例如已知有特开2004-252294号公报等所记载的透镜,但该透镜采用三组三片的极其简单的结构,根据这样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将变焦比设为1.9以上,原本一样难以大幅度地提高光学性能,进而,在获得现状的一百万像素以上的摄像元件所对应的清晰度及色差方面不足够,与本专利技术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基板的技术思想不同。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实施方式)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的、从广角端向望远端移动了第二透镜组G2时的焦点位置的变化、以及广角端及望远端的无限远时及最近时的透镜配置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的广角端及望远端的各像差(球面像差、像散及畸变)的像差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的广角端及望远端的各像差(球面像差、像散及畸变)的像差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3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的广角端及望远端的各像差(球面像差、像散及畸变)的像差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4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的广角端及望远端的各像差(球面像差、像散及畸变)的像差图。图中G1~G3-透镜组;L1~L6-透镜;X-光轴;1-成像面;2-光阑;3-滤光器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进行说明。再有,此处,以实施例1的结构为代表例说明实施方式的结构。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的广角端(WIDE)及望远端(TELE)的各透镜的配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三组结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作为整体构成为从物体侧开始依次为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G3,通过使第二透镜组G2在两焦点位置间沿光轴X移动,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焦距f变化,进行广角端(低倍侧)与望远端(高倍侧)的切换,并且使光束高效地聚焦到成像面1上。即,在从广角端(低倍侧)切换到望远端(高倍侧)时,使第一透镜组G1与第二透镜组G2相对靠近地移动,并且使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三透镜组G3相对远离地移动。当进行该切换时,若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将第二透镜组G2向物体侧移动,则焦点位置一旦移动到物体侧后从广角与望远的中间区域位置反转而返回移动到原来位置,结果,构成为广角端的焦点位置与望远端的焦点位置在光轴X上一致。因此,通过在该位置配置摄像面,从而能够避免广角端、望远端的各位置上的焦点偏差。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变焦是通过切换两个焦点位置而进行,但此时的变焦操作通过仅由第二透镜组G2移动而进行。因此,最前侧的第一透镜组G1即使经过变焦操作也不会前后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焦点切换型成像透镜,其从物体侧开始依次排列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及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而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从物体侧开始依次排列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的透镜及具有正的折射能力 的透镜,并且至少任一个透镜设为非球面透镜而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从物体侧开始依次排列接合透镜、和具有非球面且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的单个透镜而构成,所述第三透镜组由一片正透镜构成,在两个焦点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时,使所述第二透镜 组移动,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组及所述第三透镜组大致固定,进而,满足下述的条件式(1)~(6):22<(W↓[w]/W↓[t])/2<34……(1)2<|f↓[5]|/f↓[w]……(2)4.5<T↓ [L]/Y↓[IM]<6.5……(3)1.75≤ft/fw≤3.0……(4)2.3≤FNO↓[w]≤3.5……(5)16.0≤ν↓[1]-ν↓[2]……(6)其中,W↓[w]:在广角端 的半视场角W↓[t]:在望远端的半视场角f↓[w]: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f↓[t]:望远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f↓[5]: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所述单个透镜的焦距T↓[L]:整个系统的最大全长(广角端与望远 端的全长中的最长的全长)Y↓[IM]:像高FNO↓[w]:广角端的F值ν↓[1]: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ν↓[2]: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田隆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