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气悬架进排气系统的消声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9178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空气悬架进排气系统的消声器,包括消音器主体、外壳以及消声结构,消声结构设置于消音器主体内,外壳固定于消音器主体外部,且与消音器主体之间形成腔体,外壳和消音器主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消声器主体上开有气孔Ⅰ,消音器主体底部设有与空气悬架系统相连的连接口,在连接口与气孔Ⅰ之间设有卡接装置,卡接装置上开有气孔Ⅱ。本发明专利技术消声器,通过上下半壳构成的消音器本体,在内部填充高密度海绵,巧妙利用海绵上的孔隙效应,降低高速气体的流速,从而降低高速气体的流动噪声,实现空气悬架系统泄气过程中良好的降噪效果,并利用两个结构件形成的腔体实现进一步消声效果,避免了消声器内的空腔产生自身的结构声,结构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空气悬架进排气系统的消声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音器,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空气悬架系统进排气系统的消音器。
技术介绍
空气悬架可以实现车辆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从而提升车辆的通过性和稳定性,成为高端车型的必要配置。车辆通过将空气弹簧内的高压气体排出从而实现车身高度降低,然而空气弹簧内的高压气体快速排出过程中往往产生“呲”的声音,从而引发客户对车辆NVH性能抱怨。目前,在售车型的空气悬架排气系统采用消声器方案的较少,有些则采用膨胀腔类型的消音器,但这种类型的消音器对于流速较快的气体作用不明显。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消音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壳体包括上壳和与上壳相结合的下壳,上壳和下壳的内部均包含一个气流传导通过的内管及通过辐射筋分隔而成的围绕内管的若干个共振腔,两个内管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上设有间隙,内管通过该间隙与各个共振腔连通;所述进气端和出气端的径向截面积均小于所述内管的径向截面积。通过这种设置,实现了扩张腔式消音结构和赫姆霍兹消音结构的组合,在两种消音结构组合的协同作用下,其传播能量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气悬架进排气系统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器主体(1)、外壳(2)以及消声结构(3);/n所述消声结构(3)设置于消音器主体(1)内,为多孔隙结构;/n所述外壳(2)固定于消音器主体(1)外部,且与消音器主体(1)之间形成腔体,外壳(2)和消音器主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4);/n所述消声器主体(1)上开有气孔Ⅰ(5),气体能通过气孔Ⅰ(5)进入消声器主体(1)和外壳(2)之间的腔体;/n所述消音器主体(1)底部设有与空气悬架系统相连的连接口(7);/n所述消音器主体(1)上,在连接口7与气孔Ⅰ(5)之间设有与外壳(2)连接的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上开有气孔Ⅱ(6);/n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气悬架进排气系统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器主体(1)、外壳(2)以及消声结构(3);
所述消声结构(3)设置于消音器主体(1)内,为多孔隙结构;
所述外壳(2)固定于消音器主体(1)外部,且与消音器主体(1)之间形成腔体,外壳(2)和消音器主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4);
所述消声器主体(1)上开有气孔Ⅰ(5),气体能通过气孔Ⅰ(5)进入消声器主体(1)和外壳(2)之间的腔体;
所述消音器主体(1)底部设有与空气悬架系统相连的连接口(7);
所述消音器主体(1)上,在连接口7与气孔Ⅰ(5)之间设有与外壳(2)连接的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上开有气孔Ⅱ(6);
空气悬架下降过程中,气体能够通过连接口(7)进入消音器主体(1),经消声结构(3)再通过气孔Ⅰ(5)进入消声器主体(1)和外壳(2)之间的腔体,并由气孔Ⅱ(6)排向大气;空气悬架上升过程中,气体通过气孔Ⅱ(6)进入消声器主体(1)和外壳(2)之间的腔体,并由气孔Ⅰ(5)进入消声结构(3)后经连接口(7)进入空气悬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素杰李有意杨树凯王明正单帅刘涛魏可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