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激光3D打印一次枝晶间距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01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0
公开了一种脉冲激光3D打印一次枝晶间距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计算热源,根据热源通过数值计算或有限元软件获得打印过程中的温度场信息;步骤2:使用相图软件计算材料热物性,材料热物性包括:固相线温度和液相线温度;步骤3:建立一次枝晶间距计算模型,计算脉冲激光3D打印过程中的一次枝晶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计算模拟来选择、优化工艺参数,可行性强,适用于模拟激光3D打印过程,可用于3D打印的工艺研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对于促进激光3D打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冲激光3D打印一次枝晶间距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成形制造和快速成形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脉冲激光3D打印一次枝晶间距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技术介绍
金属激光3D打印,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以数字化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特制材料逐层堆积固化,制造出实体产品的制造技术,日益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它与传统的,对原材料进行切削、组装的加工模式不同,是通过材料累加的原理,从无到有地制造产品的新型技术工艺。也正是由于3D打印的这种技术特点,使得它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铸造技术相比,3D打印不需要制备模具,缩短了零件的研发周期。与锻件相比,3D打印可在提供与其媲美的力学性能的同时实现复杂结构的成形。纵然3D打印具有众多优点,但是其工艺参数的制定依旧是一大难题。特别是对于制备具有枝晶组织的高温合金样件。激光3D打印过程中涉及的工艺参数众多,如光斑直径、功率、扫描速度等。通过传统试错的方法来选择、优化工艺参数不但周期长、成本高,而且所得工艺参数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换一个形状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激光3D打印一次枝晶间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计算热源,根据所述热源通过数值计算或有限元软件获得打印过程中的温度场信息;/n步骤2:使用相图软件计算材料热物性,材料热物性包括:固相线温度和液相线温度;/n步骤3:建立一次枝晶间距计算模型,计算脉冲激光3D打印过程中的一次枝晶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激光3D打印一次枝晶间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计算热源,根据所述热源通过数值计算或有限元软件获得打印过程中的温度场信息;
步骤2:使用相图软件计算材料热物性,材料热物性包括:固相线温度和液相线温度;
步骤3:建立一次枝晶间距计算模型,计算脉冲激光3D打印过程中的一次枝晶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激光3D打印一次枝晶间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面热源,其表达式为:



其中,t是打印时间,T是随打印时间变化的温度,Q是热源,t1是脉冲宽度,P是激光功率,η是激光吸收率,hc(T0-T)代表自然对流,hc代表热传递系数,代表表面到环境的辐射,δb是Stefan–Boltzmann常数,ε是发射率,T0是环境温度,rb是激光半径,r是距离激光中心点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激光3D打印一次枝晶间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获得所述温度场信息包括:
模拟打印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追踪液相线等温面,进而获取等温面温度梯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激光3D打印一次枝晶间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一次枝晶间距计算模型包括:
通过所述液相线等温面与所述等温面温度梯度计算温度梯度和枝晶生长速度;
通过所述温度梯度和所述枝晶生长速度,计算均值参数;
通过所述固相线温度和所述液相线温度,计算分配系数;
通过所述均值参数和所述分配系数,建立所述一次枝晶间距计算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激光3D打印一次枝晶间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公式(2)计算温度梯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静静慈世伟李金国周亦胄孙晓峰张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泰州鑫玛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