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901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包括步骤:建立设有相同数量且相同类型的动力吸振器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模型;在相同优化约束条件下,仿真分析根据动力吸振器质量、动力吸振器刚度、动力吸振器阻尼和动力吸振器阻尼率四个参数的五种组合模式的主系统幅频响应结果;基于主系统最大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最小化原则获取五种所述组合模式中的最优组合模式;根据所述最优组合模式获取每一动力吸振器的优化弹簧刚度;选用与所述优化弹簧刚度对应的优化动力吸振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不同主系统的针对性组合动力吸振器的优化和选用,为组合型动力吸振器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动力吸振器在结构振动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所受到的外界激励力频带非常窄时,动力吸振器的减振效果很好;当外界激励力频带较宽时,动力吸振器减振效果明显降低。因此,动力吸振器用于结构振动控制时其有效频带较窄、控制效果不稳定、可实现性较差。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了避免因为激励频率变化而引起的动力吸振器失效情况,需要尽可能拓宽其减振频带。然而,为了拓宽其减振频带而增大阻尼会影响总体减振效果,此外,过分增大质量比往往也难以接受(质量比一般不超过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具有分布频率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来拓宽减振频带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包括步骤:r>S1:建立设有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建立设有相同数量且相同类型的动力吸振器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模型;/nS2:基于所述组合型动力吸振器模型,在相同优化约束条件下,仿真分析根据动力吸振器质量、动力吸振器刚度、动力吸振器阻尼和动力吸振器阻尼率四个参数中两两相同且两两不同的五种组合模式的主系统幅频响应结果,其中,所述优化约束条件为每一所述组合模式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总质量比相同、每一所述组合模式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固有频率均匀分布;/nS3:基于主系统最大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最小化原则获取五种所述组合模式中的最优组合模式;并根据所述最优组合模式获取所述最优组合模式的每一动力吸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建立设有相同数量且相同类型的动力吸振器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模型;
S2:基于所述组合型动力吸振器模型,在相同优化约束条件下,仿真分析根据动力吸振器质量、动力吸振器刚度、动力吸振器阻尼和动力吸振器阻尼率四个参数中两两相同且两两不同的五种组合模式的主系统幅频响应结果,其中,所述优化约束条件为每一所述组合模式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总质量比相同、每一所述组合模式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固有频率均匀分布;
S3:基于主系统最大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最小化原则获取五种所述组合模式中的最优组合模式;并根据所述最优组合模式获取所述最优组合模式的每一动力吸振器的优化弹簧刚度;
S4:选用与所述优化弹簧刚度对应的优化动力吸振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具体包括步骤:
S41:根据所述优化弹簧刚度分配所述动力吸振器的每一弹簧的子优化弹簧刚度;
S42:选用与每一所述子优化弹簧刚度一一对应的所述优化动力吸振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2具体包括步骤:
S421:根据安装环境和所述子优化弹簧刚度获取材料切变模量、材料直径、所述子优化弹簧的中径、所述子优化弹簧的有效圈数;其中,所述子优化弹簧刚度、所述材料切变模量、所述材料直径、所述子优化弹簧的中径、所述子优化弹簧的有效圈数满足公式(1):



其中,K为所述子优化弹簧刚度,G为所述材料切变模量,d为所述材料直径,D为所述子优化弹簧的中径,n为所述子优化弹簧的有效圈数;
S422:确认所述子优化弹簧的弹簧切应力,所述子优化弹簧与其自身的弹簧切应力满足公式(2)和(3):






其中,F为所述子优化弹簧的弹簧载荷,f为所述子优化弹簧的弹簧变形量,P为所述子优化弹簧的弹簧曲度系数。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
S21:设定所述约束条件;
S22:根据动力吸振器质量、动力吸振器刚度、动力吸振器阻尼和动力吸振器阻尼率的四个参数中两两相同且两两不同的五种组合模式;
S23:基于组合型动力吸振器模型,仿真分析每一种所述组合模式所对应的动力吸振器质量、动力吸振器刚度、动力吸振器阻尼和动力吸振器阻尼率四个参数所对应的所述主系统幅频响应结果;
S24:整合每一种所述组合模式所对应的主系统幅频响应结果以形成对比。


5.一种组合型动力吸振器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建立模块,用以建立设有相同数量且相同类型的动力吸振器的组合型动力吸振器模型;
仿真分析模块,用以基于所述组合型动力吸振器模型,在相同优化约束条件下,仿真分析根据动力吸振器质量、动力吸振器刚度、动力吸振器阻尼和动力吸振器阻尼率四个参数中两两相同且两两不同的五种组合模式的主系统幅频响应结果,其中,所述优化约束条件为每一所述组合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思鸣刘强杜度叶开富肖汉华陈科韩恩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二五七八部队武汉市壹分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