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震P&S波匹配事件初至自动拾取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668868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地震P&S波匹配事件初至自动拾取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两两分量偏振分析与旋转处理,从原始微地震三分量矢量波场中分离出P波数据和S波数据以及S波剩余分量T;然后,利用长短时窗能量比、改进能量比,构建P波初至拾取非线性特征曲线,设定门槛值,自动搜索出P波初至时间;最后,利用S波数据与S波剩余分量T,构建S波协方差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形成以S波特征值为中心的各种能量比曲线,构建S波初至拾取非线性特征曲线,设置P波和相匹配的S波时间范围,自动搜索出区域峰值对应的时间,即为与P波相匹配的S波初至时间,从而实现微地震P&S波初至时间自动拾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地震P&S波匹配事件初至自动拾取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地震监测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微地震P&S波匹配事件初至自动拾取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微地震监测数据处理重点在于事件的准确定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速度模型建立、反演算法的适用性、正演算法的精度、初至拾取等方面。其中,纵、横波初至准确拾取是震源精确定位首要条件之一。井中微地震初至拾取方法,一般采用常规地震直达波初至拾取方法,其原理主要是根据有效波与噪声在能量、偏振特性以及其他一些统计特性上存在区别,获得稳定可靠的初至时间,如能量分析法、自回归AR模型法、偏振分析法等等。每种类型方法都有各自算法特点,能量分析法是基于长短时窗能量比,当信号到达时,能量比变化快,相应的值会有一个明显的突跳,将该点时间定义为有效事件初至时间,但是信噪比较低情况容易出现误拾、漏拾;自回归AR模型法是基于信号与背景噪音属于不同AR模型,信号到达时AIC值极小值,但是不能直接判断是否是有效信号;偏振分析法是基于有效信号偏振度高、随机信号偏振度低,对应不同线性偏振系数曲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地震P&S波匹配事件初至自动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0,针对微地震P波信号,从原始微地震三分量矢量波场中分解出沿波传播方向P波分量;/nS200,针对微地震S波信号,从原始微地震三分量矢量波场中分解出垂直传播方向S波分量和切向S波剩余分量T;/nS300,根据P波分量确定P波长短时窗能量比和改进能量比,进而确定P波能量比特征系数,根据P波长短时窗能量比和P波能量比特征系数构建P波初至拾取非线性特征曲线;/nS400,从P波初至拾取非线性特征曲线上搜索出大于给定的P波初至识别门槛值的峰值,拾取所述峰值对应的时间点作为P波初至时间;/nS500,根据S波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0 CN 20191049843601.一种微地震P&S波匹配事件初至自动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针对微地震P波信号,从原始微地震三分量矢量波场中分解出沿波传播方向P波分量;
S200,针对微地震S波信号,从原始微地震三分量矢量波场中分解出垂直传播方向S波分量和切向S波剩余分量T;
S300,根据P波分量确定P波长短时窗能量比和改进能量比,进而确定P波能量比特征系数,根据P波长短时窗能量比和P波能量比特征系数构建P波初至拾取非线性特征曲线;
S400,从P波初至拾取非线性特征曲线上搜索出大于给定的P波初至识别门槛值的峰值,拾取所述峰值对应的时间点作为P波初至时间;
S500,根据S波数据与S波剩余分量T构建S波协方差矩阵,计算其最大特征值,基于最大特征值计算S波特征值前后时窗能量比和改进能量比,进而确定S波能量比特征系数,根据S波特征值前后时窗能量比和S波能量比特征系数构建S波初至拾取非线性特征曲线;
S600,确定与P波初至时间相匹配的S波初至时间的可能的时间范围,在此时间范围内,自动搜索出S波初至拾取非线性特征曲线上的极值,拾取所述极值对应的时间点作为与P波初至时间相匹配的S波初至时间;
S700,输出P波初至时间和S波初至时间,从而完成微地震P&S波匹配事件初至自动拾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地震P&S波匹配事件初至自动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包括以下步骤:
S110,针对微地震P波信号,通过矢端曲线分析,对原始微地震三分量中的X分量和Y分量进行偏振分析与旋转处理,获得波传播径向分量R和切向分量T;
S120,再通过矢端曲线分析,对波传播径向分量R和原始微地震三分量中的Z分量进行偏振分析与旋转处理,获得沿波传播方向P波分量和垂直传播方向N分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地震P&S波匹配事件初至自动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以下步骤:
S210,针对微地震S波信号,通过矢端曲线分析,对原始微地震三分量中的X分量和Y分量进行偏振分析与旋转处理,获得波传播径向分量R和切向分量T;
S220,再通过矢端曲线分析,对波传播径向分量R和原始微地震三分量中的Z分量进行偏振分析与旋转处理,获得垂直传播方向S波分量和切向S波剩余分量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地震P&S波匹配事件初至自动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包括以下步骤:
S310,根据P波分量按照下式计算P波长短时窗能量比:



其中,ERPi为时间样点i对应的P波长短时窗能量比,Pi为时间样点i对应的P波分量,L1和L2分别为给定的长时窗和短时窗;
S320,根据P波长短时窗能量比ERPi,通过引入P波分量的振幅作为权重系数,按照下式计算一级改进能量比MER1Pi和二级改进能量比MER2Pi:
MER1Pi=ERPi·|Pi|
MER2Pi=ERPi2·|Pi|2
其中,|Pi|为时间样点i对应的P波分量的振幅;
S330,根据P波长短时窗能量比ERPi、一级改进能量比MER1Pi和二级改进能量比MER2Pi,按照下式计算P波能量比特征系数AAPi、BBPi、CCPi:









S340,根据所述P波长短时窗能量比ERPi和P波能量比特征系数AAPi、BBPi、CCPi,构建以下P波初至拾取特征曲线TERPi:
TERPi=ER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