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81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4
一种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所述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包括激励模块、检测模块以及辅助检测模块;所述激励模块产生涡流场,由单个激励线圈组成,激励线圈的轴线与检测面垂直;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拾取蕴含缺陷的检测信息,所述检测模块由两组差动检测线圈构成,所述差动检测线圈位于激励线圈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检测模块因其轴线与检测面平行,使得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增强,差动结构增加了检测灵敏度,两组差动检测线圈组合消除了检测盲区,增大了检测范围提高了检测效率;激励线圈仿形焊缝,激励场更加稳定、均匀;辅助检测模块对焊缝表面状态自适应,使差动检测线圈垂直于检测表面,降低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
技术介绍
焊缝因其表面的凹凸不平对涡流检测带来较大的干扰信号,现有常规涡流焊缝探头在检测时仍然存在较大噪声信号,检测灵敏度低。常规涡流焊缝探头的正交结构使得探头检测范围小,容易出现漏检,检测效率低;而其刚性结构使得其在行走过程中与焊缝表面的起伏硬接触而产生大量干扰,不利于缺陷的辨别。无方向性正交涡流焊缝探头虽解决了检测盲区问题,但其多组线圈正交叠加进一步降低了检测灵敏度,检测效率低,噪声大,不利于实际焊缝的缺陷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该检测探头具有灵活性强、有效检测面积大、检测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和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包括激励模块、检测模块以及辅助检测模块;所述激励模块产生涡流场,由单个激励线圈组成,激励线圈的轴线与检测面垂直;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励模块、检测模块以及辅助检测模块;所述激励模块产生涡流场,由单个激励线圈组成,激励线圈的轴线与检测面垂直;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拾取蕴含缺陷的检测信息,所述检测模块由两组差动检测线圈构成,所述差动检测线圈位于激励线圈内部;所述辅助检测模块用于保证所述差动检测线圈适应焊缝曲面,由线圈固定装置和位于所述线圈固定装置顶部的弹簧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励模块、检测模块以及辅助检测模块;所述激励模块产生涡流场,由单个激励线圈组成,激励线圈的轴线与检测面垂直;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拾取蕴含缺陷的检测信息,所述检测模块由两组差动检测线圈构成,所述差动检测线圈位于激励线圈内部;所述辅助检测模块用于保证所述差动检测线圈适应焊缝曲面,由线圈固定装置和位于所述线圈固定装置顶部的弹簧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线圈呈中空的长方体状,所述激励线圈的长边至少部分凸起呈月牙形,所述激励线圈的至少部分长边凸起并分跨立于焊缝表面,激励线圈在焊趾及热影响区均形成激励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有长边和短边,所述差动检测线圈的长边垂直检测面放置,所述差动检测线圈的短边与及所述激励线圈其中一边平行,所述差动检测线圈短边中点在短边方向上与所述激励线圈2相平行的边的中点相距半个差动检测线圈厚度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互联差动式焊缝涡流检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检测线圈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差动检测线圈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凯刘明萱崔西明张丽攀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