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射式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59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引射式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结构,包括转轴和蜂窝衬套,蜂窝衬套同轴套设在转轴上,且与转轴之间具有气流通道,转轴上设置有多个轴向间隔式排列的环形封严篦齿,蜂窝衬套的外侧面开设有轴向的引射流道,引射流道前端从封严入口处引入高压气体,与齿尖对应的蜂窝腔的蜂窝基底面开通引射孔,引射孔与引射流道连通,高压气体从引射流道注入蜂窝腔,在蜂窝腔内形成高压区,压制齿尖射流在该蜂窝格内偏转绕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射式的气流辅助系统,改善蜂窝‑篦齿封严的流动结构,达到降低流体泄漏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射式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的
,尤其涉及引射式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结构。
技术介绍
在航空发动机等旋转机械中,由于旋转的转子件和静子衬套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导致气体在转静件之间发生泄漏,这股泄漏流会引起主流流体的流量减少,从而导致发动机的效率降低,甚至会产生叶片振动、变形等问题,影响发动机的性能与寿命。篦齿封严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等旋转机械中的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非接触式动封严结构。它利用篦齿与封严环面这一特殊的组合结构,消耗流体的动能,增加流阻,最终减少流体泄漏。随着航空发动机循环参数的提高,发动机的封严系统的泄漏问题日益突出,篦齿封严的工作条件日趋恶劣,面临结构刚度降低、封严效率低、转子流体激振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传统篦齿封严,为了减少封严泄漏,除了改进篦齿本身的几何结构,需要减少封严间隙。若封严间隙过大,则泄漏增大,不利于提高发动机效率。但如果间隙过小,转子的转动又会使得齿尖与静子衬套产生刮蹭,降低发动机寿命,甚至产生危险。相对于传统的篦齿封严,蜂窝衬套-篦齿组合封严结构具有良好封严特性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引射式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结构,包括转轴(1)和蜂窝衬套(2),所述的蜂窝衬套(2)同轴套设在转轴(1)上,且与转轴(1)之间具有气流通道(4),封严入口的高压气体能进入并沿着气流通道(4)轴向流向封严出口,所述的蜂窝衬套(2)的内环面由多个蜂窝腔(2a)构成,转轴(1)上设置有多个轴向间隔式排列的环形封严篦齿(3),所述的封严篦齿(3)的齿尖(31)外凸伸入气流通道(4)中,靠近但不接触蜂窝衬套(2)内环面,其特征是:蜂窝衬套(2)的外侧面开设有轴向的引射流道(5),所述的引射流道(5)前端从封严入口处引入高压气体,与齿尖(31)对应的蜂窝腔(2a)的蜂窝基底面开通引射孔(51),所述的引...

【技术特征摘要】
1.引射式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结构,包括转轴(1)和蜂窝衬套(2),所述的蜂窝衬套(2)同轴套设在转轴(1)上,且与转轴(1)之间具有气流通道(4),封严入口的高压气体能进入并沿着气流通道(4)轴向流向封严出口,所述的蜂窝衬套(2)的内环面由多个蜂窝腔(2a)构成,转轴(1)上设置有多个轴向间隔式排列的环形封严篦齿(3),所述的封严篦齿(3)的齿尖(31)外凸伸入气流通道(4)中,靠近但不接触蜂窝衬套(2)内环面,其特征是:蜂窝衬套(2)的外侧面开设有轴向的引射流道(5),所述的引射流道(5)前端从封严入口处引入高压气体,与齿尖(31)对应的蜂窝腔(2a)的蜂窝基底面开通引射孔(51),所述的引射孔(51)与引射流道(5)连通,高压气体从引射流道(5)注入蜂窝腔(2a),在蜂窝腔(2a)内形成高压区,压制齿尖射流在该蜂窝格内偏转绕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式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引射流道(5)在引射孔(51)对应处通过设置缩颈区(52),减小引射流道(5)的流道横截面大小,从而改变注入蜂窝腔(2a)的高压气体的压力,使蜂窝腔(2a)内形成的高压区仅略高于齿尖射流在该蜂窝格内偏转绕流的冲击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射式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结构,其特征是:不同缩颈区(52)的横截面积沿轴向方向依次缩小,不同引射孔(51)的孔径沿轴向方向依次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翔张勃王治国吉洪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