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洞施工通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洞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隧洞施工通风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施工过程中,因大量人员在洞内作业,必须创造一个好的施工环境,对此,一般都是使用通风机和风筒把新鲜风输送至作业区域,将洞内产生的废气、炮烟等污浊空气排至洞外。传统隧道施工风管通风方式有送入式、排出式和混合式等。其中,排出式通风方式能够很快的将掌子面区域污浊空气吸入到通风管内向外排出,洞外新鲜空气通过洞口进入隧洞,具有作业环境好,通风效率高的优点。然而,其缺点包括:一是随着掌子面向前推进,需要不断将通风机向前移动;二是为防止飞石击坏通风设备及风筒,爆破作业时需要将通风机向后移动至安全区域,爆破作业完成后再将风机向前移动至掌子面附近排风,期间风筒需要反复悬挂和拆除,极易造成风筒破坏(通常情况下,每掘进三公里以内就会报废通风设备),影响其使用寿命和通风效果,现场操作很复杂,导致这种方式在实际施工中很少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成本低,通风效率高,作业环境好,且能够缩短施工时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洞施工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n步骤1,在隧洞(1)施工的爆破作业前,关停风机(3),将移动装置后移至安全区域,并在后移过程中将通风软管(12)沿隧洞(1)轴向方向收纳起来;/n步骤2,爆破作业结束后,将移动装置前移至施工区域,前移过程中,通风软管(12)沿隧洞(1)轴向方向被拉伸,直至张紧状态;/n步骤3,开启风机(3),排风;/n步骤4,重复步骤1-步骤3;/n其中,移动装置包括:台车,在台车的顶部平台上固定设置有导风筒(2),在导风筒(2)内固定设置有风机(3),在导风筒(2)外部套设有筒体(5),筒体(5)前端固定连接在导风筒(2)外壁,筒体(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隧洞施工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步骤1,在隧洞(1)施工的爆破作业前,关停风机(3),将移动装置后移至安全区域,并在后移过程中将通风软管(12)沿隧洞(1)轴向方向收纳起来;
步骤2,爆破作业结束后,将移动装置前移至施工区域,前移过程中,通风软管(12)沿隧洞(1)轴向方向被拉伸,直至张紧状态;
步骤3,开启风机(3),排风;
步骤4,重复步骤1-步骤3;
其中,移动装置包括:台车,在台车的顶部平台上固定设置有导风筒(2),在导风筒(2)内固定设置有风机(3),在导风筒(2)外部套设有筒体(5),筒体(5)前端固定连接在导风筒(2)外壁,筒体(5)后端悬空,由筒体(5)和导风筒(2)共同围合成的空间作为作为轴向收纳通风软管的腔室;
通风软管(12)前端固定在腔室内,通风软管(12)后端延伸至隧洞(1)外,通风软管(12)身部悬挂在隧洞(1)的拱顶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施工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导风筒(2)顶部设置有钢丝绳卷盘(9),在位于台车后方的隧洞(1)拱顶部位设置有钢丝绳(10),钢丝绳(10)前段盘绕在钢丝绳卷盘(9)上,钢丝绳(10)后段固定在隧洞(1)拱顶部位,通风软管(12)身部悬挂在钢丝绳(10)上;在台车后移的过程中,通过转动钢丝绳卷盘(9)将钢丝绳(10)收卷起来;在台车前移的过程中,钢丝绳(10)被再次拉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洞施工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当隧洞掘进一段距离后,在符合台车后移要求的情况下,将导风筒(2)后方的钢丝绳(10)悬挂在隧洞(1)的拱顶部位。
技术研发人员:薛永庆,王键,吕二超,吕小东,王建伟,尚高磊,李铁刚,聂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