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59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包括前后位移机构,位于前后位移机构下方设置有口径开合机构,口径开合机构用于调整口径开合的大小,所述口径开合机构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口径开合机构角度的角度右偏机构及角度上偏机构,所述口径开合机构末端设置有风流场动态调节风筒,风流场动态调节风筒通过风筒小车组件连接前后位移机构。可根据掘进面实际风流调控需求动态改变风筒出风口距掘进端面的前后距离,风筒出风口的口径的开合、角度右偏及角度上偏,具有掘进面关键位置处降尘排瓦,达到其安全、绿色通风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挖掘装置
,特别涉及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断面扩大及超长距离掘进,瓦斯涌出和产尘量大幅度增加,粗放式的“通风总量”控制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同时,风筒安装位于巷道侧壁,其风流状态不能动态有效改变,即不能改变风筒出风口风流角度及随时改变口径和长度,造成掘进巷道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风险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可根据掘进面实际风流调控需求动态改变风筒出风口距掘进端面的前后距离,风筒出风口的口径的开合、角度右偏及角度上偏,具有掘进面关键位置处降尘排瓦,达到其安全、绿色通风环境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包括前后位移机构,位于前后位移机构下方设置有口径开合机构,口径开合机构用于调整口径开合的大小,所述口径开合机构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口径开合机构角度的角度右偏机构及角度上偏机构,所述口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位移机构,位于前后位移机构下方设置有口径开合机构,口径开合机构用于调整口径开合的大小,所述口径开合机构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口径开合机构角度的角度右偏机构及角度上偏机构,所述口径开合机构末端设置有风流场动态调节风筒(14),风流场动态调节风筒(14)通过风筒小车组件连接前后位移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位移机构,位于前后位移机构下方设置有口径开合机构,口径开合机构用于调整口径开合的大小,所述口径开合机构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口径开合机构角度的角度右偏机构及角度上偏机构,所述口径开合机构末端设置有风流场动态调节风筒(14),风流场动态调节风筒(14)通过风筒小车组件连接前后位移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位移机构包括直线位移轨道(1),位于直线位移轨道(1)两侧设置有滑移小车(2),所述滑移小车(2)上安装有小车安装板(3),小车安装板(3)之间设置有小车板连接轴(4),小车板连接轴(4)与支撑架(5)相连,支撑架(5)下方设置有口径开合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径开合机构通过支撑架(5)与前后位移机构相连,口径开合机构包括支撑架(5)下方设置有调控圆环(32),调控圆环(32)前方设置有叶片(13),所述叶片(13)环绕调控圆环(32)设置,所述调控圆环(32)前端等间距环绕设置有多个调控叶片滑轮座,调控叶片滑轮座上设置有调控叶片滑轮(19),叶片滑轮(19)上设置有叶片调控圆环(32),叶片调控圆环(32)上设置有叶片拉杆座(29),叶片(13)上设置有叶片拉杆座(29),叶片拉杆座(29)上设置有叶片拉杆(20),叶片拉杆(20)用于调整叶片(13)的位置,用于调整口径开合机构的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拉杆座(29)上方开有两个圆孔,通过销轴与叶片拉杆(20)一端相连接,叶片拉杆座(29)下方开有一圆孔,通过开口销将其与叶片调控圆环(32)所焊部件相铰接,在叶片(13)与叶片筋板(21)相配合重叠部分开有一小孔,通过开口销将其与另一叶片拉杆座(29)下方的圆孔相铰接,所述另一叶片拉杆座(29)上方的两个圆孔又与前述的叶片拉杆(20)的另一端利用销轴相配合;
所述调控叶片滑轮(19)设置在主体框架(31)的最前端,设置上、下、左、右四个,为均匀布置,主体框架(31)最前端的上、下、左、右焊接有四个调控叶片滑轮座,也为均匀设置,四个调控叶片滑轮(19)的轴端分别安装在四个调控叶片滑轮座上,四个调控叶片滑轮(19)的轮毂位置处安装有调控圆环(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掘进面风流叶片圆环式机械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31)上连接有轴承支架(28)、轴承(27)、操作杆(16)及操作手柄(17),操作杆(16)通过四个定位螺母固定在主体框架(31)的下侧,操作手柄(17)设置在操作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晓燕崔小强赵少龙冯雄刘辉张红兵薛河杨富强赵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