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筒型多环地下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库,特别涉及一种筒型多环地下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车辆增多,停车位日趋紧张,尤其是在城市中,停车位紧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现有技术中为了缓减土地使用的压力,提出了建设地下车库的设计,如,中国专利文献中国专利文献CN207988613U公开了一种圆环形立体车库,具体包括若干圆环形货架、圆环形巷道、轨道、运载小车和升降机;货架包括若干层托架,托架的支承面支承托盘(或物品)的底面;在半径方向相对两排货架共用一个圆环形巷道;轨道包括运载小车在圆环形方向运行的轨道和运载小车在半径方向运行的轨道,在巷道内设有若干层运载小车在X方向运行的轨道;货架内设有运载小车在Y方向运行的轨道,巷道内设有运载小车在Y方向运行的轨道。虽然上述设计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结构进行停车,但用于停取车辆的传送机构必须通过轨道传送,使得用于传送的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另外,上述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是将停车位进行整体移动,导致停取车的速度非常慢;再者,由于两环停车位间的空间大于一辆车的长度或宽度,导致了地下空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型多环地下车库,包括筒型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地下空间结构内部设置有:/n至少一层停车层,每一层所述停车层上设置有n环周向布置的停车位,以及若干个第一基准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基准结构与至少一个所述停车位相关联,其中,n大于等于2,且任意相邻两环停车位间的距离小于一个停车位的长度或宽度;各环上的所述停车位的数量径向由内至外递增;/n至少一层周转层,每一层所述周转层上设置有m个周转车位,以及若干个第三基准结构,每个所述第三基准结构与至少一个所述周转车位相关联;其中,m大于等于n;/n升降装置,沿所述周向布置的停车位的中央的竖向通道布置,具有升降机构,设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筒型多环地下车库,包括筒型地下空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地下空间结构内部设置有:
至少一层停车层,每一层所述停车层上设置有n环周向布置的停车位,以及若干个第一基准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基准结构与至少一个所述停车位相关联,其中,n大于等于2,且任意相邻两环停车位间的距离小于一个停车位的长度或宽度;各环上的所述停车位的数量径向由内至外递增;
至少一层周转层,每一层所述周转层上设置有m个周转车位,以及若干个第三基准结构,每个所述第三基准结构与至少一个所述周转车位相关联;其中,m大于等于n;
升降装置,沿所述周向布置的停车位的中央的竖向通道布置,具有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的至少一层可周向转动的载车平台,位于所述载车平台上的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载车位,以及位于与所述载车平台上且与所述载车位相关联的第二基准结构;
无轨传送机构,活动设置位于所述载车平台上,具有
传送机构本体;
顶升装置,设于所述传送机构本体上;
行走机构,设于所述传送机构本体的底部;
动力机构,设于所述传送机构本体上,用于为所述行走机构提供动力;
遥控装置,设于所述传送机构本体上,用于控制顶升装置,动力机构,以及所述行走机构的工作;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以及所述载车平台的转动;
其中,当所述顶升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无轨传送机构的尺寸小于待停取车辆底部入口的尺寸,且当所述无轨传送机构位于所述待停取车辆底部时,适于通过顶升装置将所述待停取车辆顶起;且
当所述载车平台通过转动使所述第二基准结构与所述第一基准结构对应时,所述载车平台与所述停车层配合形成适于所述无轨传送机构在所述载车位与所述停车位间直线行走的通道,且与所述第一基准结构相关联的所述停车位与相应的所述载车位共轴布置;且
当所述载车平台通过转动使所述第二基准结构与所述第三基准结构对应时,所述载车平台与所述周转层配合形成适于所述无轨传送机构在所述载车位与所述周转车位间直线行走的通道,且与所述第三基准结构相关联的所述周转车位与相应的所述载车位共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型多环地下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型地下空间结构内部设置有若干层同轴分布的所述停车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型多环地下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具有若干层同轴分布且可独立转动的所述载车平台。
技术研发人员:刘献刚,许秋华,欧阳晨辉,刘斌,杨玮明,刘凯,付豫楹,戴卫平,胡江,蔡官民,胡俊,刘强,黄波,孙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基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