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综合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51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综合检测方法,首先从桩基场地内的各桩基中筛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桩基,以构建桩基标准库;接着对桩基标准库中的各桩基先后进行静载法测试试验、初始刚度法测试试验后,比较各桩基经所述的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到的承载力差异,以获得初始刚度法测试桩基时的承载力偏离该桩基实际承载力的校正变量,最后,采用初始刚度法测试桩基场地内的各桩基,并对测试所得到的承载力,辅以校正变量予以修正,提升桩基承载力检测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减少了批量检测桩基的技术难度,检测更加简单、经济、实用。同时,提升了桩基检测效率的前提下,提升了桩基承载力动测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综合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桩基综合检测方法,其采用了桩基检测装置而进行桩基检测,以对桩基的完整性与承载力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桩基性能综合性评价。
技术介绍
桩基础是工程中最主要的基础形式之一,其工作性能既关系到了工程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又影响到了工程结构实际运营寿命。目前针对于桩基础检测常用静态与动态两大类检测方式,国内针对于桩基流行的完整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损伤性检测与无损性检测,其中损伤性检测如取芯法,无损性检测如低应变法等均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完整性检测方法;国内桩基承载力检测则分为静测与动测技术,静测技术如堆载法、锚桩法与自平衡法等,动测法如高应变法等均是应用较为成熟检测技术。速载法桩基检测技术在国际上有着较为成熟的应用,但由于速载法桩基检测技术较大程度依赖于爆炸技术下的动静法检测设备实施,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内应用危险性较大,一直未普及。随着非爆炸技术下的速载法检测设备的研发成功,速载法桩基检测技术在我国有着巨大的检测市场。速载法桩基检测技术是一类桩基检测技术,该类桩基检测技术指基于速载法检测设备进行的不同理论模型与实施检测方式检测出力、加速度与位移等信号,通过对信号分析得出桩基完整性与承载能力。速载法桩基检测技术包括卸载点法、分段卸载点法、初始刚度法、修正的初始刚度法、联立方式法、结构阻尼法等,各不同检测方法检测主要设备虽然均为速载法桩基检测设备,但辅助试验与设备使用方法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使用的范围与适用岩土环境也有所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r>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综合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方法形成了静、动测综合性桩基承载力检测技术,提高了动测桩基承载力检测精度。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综合检测方法,在进行桩基场地内的桩基检测前,从桩基场地内的各桩基中筛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桩基,以构建桩基标准库;接着再对桩基标准库中的各桩基先后进行初始刚度法测试试验、初始刚度法测试试验后,比较各桩基经所述的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到的承载力差异,通过分析各桩基经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到的承载力差异,以获得初始刚度法测试桩基时的承载力偏离该桩基实际承载力的校正变量,最后,仅采用初始刚度法测试桩基场地内的各桩基,并对测试所得到的承载力,辅以校正变量予以修正,即可得到数值更为逼近桩基实际承载力的较正承载力,以对桩基的承载力、完整性能够做更为贴近的综合性判断。进一步地,桩基综合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的步骤:(1)桩基检测前准备工作通过桩基场地地勘资料、设计资料与场地条件,设计速载法桩基检测设备;(2)桩基检测现场工作2.1、综合考虑桩基场地地勘资料、设计资料与场地条件,根据桩型、桩基地质环境、桩底所在基层来选择代表性桩基形成桩基标准库;2.2、桩基休止至规定时间后,采用静载法测试桩基标准库中的每一根桩基,并一一记录各桩基经静载法试验得到的承载力F1;2.3、对于完成2.2步骤所述的静载法测试的桩基,逐一采用步骤(1)中的速载法桩基检测设备进行初始刚度法测试试验,并一一记录各桩基经初始刚度法测试试验得到的承载力F2;2.4、通过比较2.2步骤中各桩基所获得的承载力F1和2.3步骤所获得的承载力F2,若同一桩基的承载力F1与承载力F2的数据误差在理论预测范围内,则记录承载力误差ΔF=F1-F2;若同一桩基的承载力F1与承载力F2的数据误差超出理论预测范围,则回到步骤2.1中,根据这一桩基的桩型特点、所处的桩基地质环境以及桩底所在基层,选择另一桩基予以更换,然后依次进行步骤2.2-2.4,直至所更换桩基的承载力误差ΔF在理论预测范围内,记录该桩基的承载力误差ΔF;2.5、根据步骤2.4得到的桩基标准库承载力误差ΔF,通过分析得到对应的校正变量k;该校正变量k为常数或者校正曲线;2.6、仅通过步骤2.4所述的初始刚度法测试试验,对桩基场地内的各桩基进行检测,且检测数据中所获得的承载力F2,均一一通过校正变量进行校正,以得到较正承载力F´;较正承载力F´能够更真实地接近桩基实际承载力;(3)检测分析方法根据步骤2.6得到的桩基标准库中各桩基的初始刚度法试验数据,得到相应的位移时程曲线、加速度时程曲线与力时程曲线,以对桩基标准库中各桩基的完整性与承载力进行分析,形成检测报告。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速载法桩基检测设备,为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检测设备。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检测设备包括支撑装置、载重、导向杆、缓冲装置、信号检测系统以及提升-释放装置;所述的信号检测系统,包括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位移传感器;所述的提升-释放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套接在导向杆外围的载重连接;所述的导向杆的上端与支撑装置连接;所述的缓冲装置,套接在导向杆的下端;载重在所述提升-释放装置的动力作动下,能够沿着导向杆下落至锤击缓冲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卷扬机、绳索以及定滑轮,卷扬机的固定部分固定在底面,卷扬机的作动端与绳索的一端连接,绳索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导向后与载重的上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两根支撑立柱以及一根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撑立柱的顶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采用桁架结构搭建而成。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提升了桩基检测效率的前提下,保证了桩基承载力的检测精度。(2)与传统静载测方法相比,大大减少了批量检测桩基的技术难度,检测更加简单、经济、实用。(3)综合检测技术同时可进行桩基完整性分析,简化了检测流程,节省了低应变检测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综合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支撑装置,2为载重;3为导向装置;4为缓冲装置;5为力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6为位移传感器;7为提升-释放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桩基场地内的桩基检测前,从桩基场地内的各桩基中筛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桩基,以构建桩基标准库;接着再对桩基标准库中的各桩基先后进行静载法测试试验、初始刚度法测试试验后,比较各桩基经所述的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到的承载力差异,通过分析各桩基经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到的承载力差异,以获得初始刚度法测试桩基时的承载力偏离该桩基实际承载力的校正变量,最后,仅采用速载法测试桩基场地内的各桩基,并对测试所得到的承载力,辅以校正变量予以修正,即可得到数值更为逼近桩基实际承载力的较正承载力,以对桩基的承载力、完整性能够做更为贴近的综合性判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桩基场地内的桩基检测前,从桩基场地内的各桩基中筛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桩基,以构建桩基标准库;接着再对桩基标准库中的各桩基先后进行静载法测试试验、初始刚度法测试试验后,比较各桩基经所述的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到的承载力差异,通过分析各桩基经两种测试方法所得到的承载力差异,以获得初始刚度法测试桩基时的承载力偏离该桩基实际承载力的校正变量,最后,仅采用速载法测试桩基场地内的各桩基,并对测试所得到的承载力,辅以校正变量予以修正,即可得到数值更为逼近桩基实际承载力的较正承载力,以对桩基的承载力、完整性能够做更为贴近的综合性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初始刚度法桩基综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1)桩基检测前准备工作
通过桩基场地地勘资料、设计资料与场地条件,设计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检测设备;
(2)桩基检测现场工作
2.1、综合考虑桩基场地地勘资料、设计资料与场地条件,根据桩型、桩基地质环境、桩底所在基层来选择代表性桩基形成桩基标准库;
2.2、桩基休止至规定时间后,采用静载法测试桩基标准库中的每一根桩基,并一一记录各桩基经静载法试验得到的承载力F1;
2.3、对于完成2.2步骤所述的静载法测试的桩基,逐一采用步骤(1)中的基于初始刚度法的桩基检测设备进行初始刚度法测试试验,并记录各桩基经速载法测试试验得到的承载力F2;
2.4、通过比较2.2步骤中各桩基所获得的承载力F1和2.3步骤所获得的承载力F2,若同一桩基的承载力F1与承载力F2的数据误差在理论预测范围内,则记录承载力误差ΔF=F1-F2;若同一桩基的承载力F1与承载力F2的数据误差超出理论预测范围,则回到步骤2.1中,根据这一桩基的桩型特点、所处的桩基地质环境以及桩底所在基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维明郭庆戴国亮赵学亮竺明星万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