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堤防护岸结构
本申请涉及堤防护岸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堤防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堤防护岸结构是指对原有地貌的河岸或者海岸进行加固,从而达到对堤岸进行保护的效果。现有的对堤岸进行防护是一般采用的是在护岸上拋填大量的拋毛石、碾压毛石和宾格笼网,具有施工简便、快捷的优点。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容易出现抛填的薄弱区,在水流切割作用下,堤身滑坡失稳情况依旧普遍,另外抛毛石也加重了河流淤积,导致河道水位提升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堤防护岸结构。本申请提供一种堤防护岸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堤防护岸结构,包括防护板,防护板为矩形板状结构,防护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贯穿防护板,通孔内设置有缓冲组件,防护板宽度方向两侧壁设置有将相邻防护板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件,防护板长度方向两侧壁设置有将相邻防护板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堤防护岸结构时,将防护板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再使用第一连接件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堤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板(1),防护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防护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11),通孔(11)贯穿防护板(1),通孔(11)内设置有缓冲组件(2),防护板(1)宽度方向两侧壁设置有将相邻防护板(1)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防护板(1)长度方向两侧壁设置有将相邻防护板(1)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堤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板(1),防护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防护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11),通孔(11)贯穿防护板(1),通孔(11)内设置有缓冲组件(2),防护板(1)宽度方向两侧壁设置有将相邻防护板(1)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防护板(1)长度方向两侧壁设置有将相邻防护板(1)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石笼网箱(21)和碎石(22),碎石(22)包裹在石笼网箱(21)内,石笼网箱(21)嵌设在通孔(11)内,且石笼网箱(21)的周向外壁与通孔(11)的侧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包括插接柱(31)和转动板(32),转动板(32)固定连接在插接柱(31)的顶端,且转动板(32)转动轴线为转动板(32)的中心线,防护板(1)宽度方向一侧壁开设有转槽(12),防护板(1)宽度方向剩余一侧壁开设有插接槽(13),转槽(12)和插接槽(13)均位于防护板(1)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焰明,江云祥,张睿晨,吴慧珍,徐芳,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禹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