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水松专利>正文

高速收费站防蹭卡行驶道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50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高速收费站防蹭卡行驶道隔离装置,包括设置在识别线圈与隔离带之间沿行驶轨迹布置的直线限速区,相邻两个车道之间、沿所述隔离带的延长方向设置有阻止跨越区,所述阻止跨越区延伸至所述识别线圈处,所述直线限速区和阻止跨越区中设有若干个限速单元;在ETC通道的识别线圈和隔离带之间的范围中设置了直线限速区和阻止跨越区,其中布置了由转动的辊子组成的限速单元,若驾驶员想要实现蹭卡,需要在直线限速区和阻止跨越区完成加速和变道,而通过支撑辊可以对车辆的车轮转速进行限制,仅在规定的速度下可以前进,若速度过快则发生空转,阻止速度的突变,这样就限制了车辆想要变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收费站防蹭卡行驶道隔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设备
,具体是高速收费站防蹭卡行驶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ETC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专用车道是给那些装了ETC车载器的车辆使用的,采用电子收费方式,ETC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纳路桥费的目的,不停车收费技术特别适于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桥隧环境下采用。在传统采用车道隔离措施下的不停车收费系统通常称为单车道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无车道隔离情况下的自由交通流下的不停车收费系统通常称为自由流不停车收费系统。实施不停车收费,可以允许车辆高速通过,故可大大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公路收费走向电子化,可降低收费管理的成本,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营运效益;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收费口的噪声水平和废气排放。由于通行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可以缩小收费站的规模,节约基建费用和管理费用。由于ETC的识别方式是前置一个感应线圈,当车辆行驶到感应线圈处时,前方的栏杆打开,期间大概有十米左右的间距,但是在ETC车道上存在着一些非ETC用户,想趁这个间隙蹭卡通过,虽然高速存在拉入黑名单等反制措施,但是仍有些车辆抱着侥幸心理,凭借自己对车辆油门和时机的把握,有些成功通过,有些发生剐蹭,而由于这种行为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事后报警处理就极大的浪费了通行资源和警力资源,使得行走ETC通道得不偿失,即使不发生事故,也很影响后车驾驶员的心情,无形中增加了路段发生事故的风险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速收费站防蹭卡行驶道隔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速收费站防蹭卡行驶道隔离装置,包括设置在识别线圈与隔离带之间沿行驶轨迹布置的直线限速区,相邻两个车道之间、沿所述隔离带的延长方向设置有阻止跨越区,所述阻止跨越区延伸至所述识别线圈处,所述直线限速区和阻止跨越区中设有若干个限速单元。当车辆想要驶入到ETC通道时,首先要经过识别线圈,识别线圈对车辆上安装的ETC装置进行识别,并读取信息,然后车辆从直线限速区缓慢行驶,直线限速区中的限速单元在车辆慢速通过是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可以使得车辆正常行驶,当行驶至收费线圈时,后台计算扣费,直到行驶至栏杆线圈处,栏杆抬起,车辆顺利通过,若有车辆在直线限速区等待,伺机而动,当有卡车辆到达识别线圈处时,其速度必然大于或等于旁边车道怠速的车辆,而旁边车辆若想蹭卡,必然要加速变道,当其突然加速时,与限速单元之间的摩擦力就突然减小,使车轮空转,因此车辆会原地不动,必然无法完成加速变道,只能继续向前行驶,由人工缴费通过,这样就会从心理上迫使驾驶员不会做出蹭卡的行为,且也无法蹭卡成功,有效的保证了ETC车辆的利益,车辆在直线限速区也可以保持车距,“小心翼翼”的驾驶,更有助于道路秩序的维持。优选的,所述直线限速区在一个道路上设置有两条,两个所述直线限速区之间的间距为1300-1400mm,所述直线限速区的宽度为400-500mm,所述限速单元的宽度等于所述直线限速区的宽度,所述限速单元沿所述直线限速区的长度方向布置为多个,且相邻的所述限速单元之间的间距小于70mm。由于大多数的车辆轮距是1500mm,而本专利技术中的两个直线限速区间距在1300-1400mm,可以适应车辆的轴距,且其宽度也在400-500mm之间,使车辆的两侧轮胎都可以在直线限速区中,且不需要很高的驾驶技术即可实现,若有想蹭卡的驾驶员令一侧的轮胎脱离直线限速区区,则车辆一侧动力受限,很容易失控,迫使其遵守交通规则,通过直线限速区中的多个限速单元可以使得轮胎负载在限速单元上,并且为了保证其连续的和轮胎接触,其间的间隙小于70mm,即车辆的轮胎是连续的和限速单元接触,以提供好的限速效果,且识别性较高,驾驶员容易判断。优选的,位于所述直线限速区中的所述限速单元包括若干个沿所述限速单元长度方向分布的辊组,且在沿所述限速单元长度方向200mm的范围内至少包含三个所述辊组,所述辊组包括辊子转座、阻尼盒和支撑辊。一般轮胎的宽度在200mm左右,为了与轮胎之间具有足够的相对摩擦和接触性,设置辊组的间距较小,当轮胎通过限速单元时,必然和三个辊组接触,具体的是和支撑辊发生接触,轮胎驶过时,对支撑辊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和相对转动,通过阻尼盒来提供转动时的阻尼力,而利用辊子转座可以改变支撑辊的方向,即当轮胎转弯时,则支撑辊会随之而转动,保证在支撑辊周向上具有相对的摩擦力。优选的,所述限速单元上设有容纳两个所述辊子转座的限速辊容纳槽,所述限速辊容纳槽位于支撑架中,所述辊子转座和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复位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复位转轴的轴线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辊子转座的内侧固定有两个所述阻尼盒,所述支撑辊布置在两个所述阻尼盒之间,且通过减速齿轮组与所述阻尼盒传动连接,所述支撑辊相对于所述阻尼盒通过支撑转轴和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复位转轴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撑辊与所述支撑转轴之间设有随所述支撑辊转速而改变连接状态的锁止部件。支撑架以及其内部的辊子转座、阻尼盒和支撑辊构成限速单元,当轮胎行驶在一个限速单元中两排支撑辊之间时,轮胎仅和支撑辊接触,当轮胎以慢速情况下行驶时,支撑辊以较慢的转速转动,同时支撑辊转动时会带动支撑转轴转动,从而和阻尼盒之间通过减速齿轮组进行传动,产生阻尼作用,而当支撑辊转速快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锁止部件和支撑转轴脱离接触,即支撑辊直接通过轴承和支撑转轴转动,即支撑辊处于空转状态,无法对轮胎提供摩擦力,轮胎会在两个支撑辊间空转而无法前进,因此实现对车辆速度的限制,对于突然加速启动的限制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实现了速度的隔离,防止加速变道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锁止部件包括配重部、导向部和弹性挤压部件,所述支撑辊的内部设有容纳所述配重部和弹性挤压部件的滑槽,所述支撑转轴上设有与所述配重部配合的卡槽,所述弹性挤压部件位于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配重部的一侧,当所述支撑辊的转速上升至预定值时,所述配重部从所述卡槽中脱离。当支撑辊的转速随着轮胎的转动速度的提高而提高时,配重部由于离心力而向外滑动,克服弹性挤压部件给它的弹力,当到达一定转速后,则导向部完全脱离了卡槽,此时支撑辊和支撑转轴之间就没有相对的作用力了,支撑辊凭借着轴承和支撑转轴发生相对转动,阻力骤然下降,此时轮胎和支撑辊之间进行高速转动,而无法提供前进的摩擦动力。优选的,所述弹性挤压部件为可调的弹簧。可调的弹簧可以在一端设置螺栓进行挤压,控制弹簧的压力,使得适应不同的限制转速。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辊子转座之间通过联动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联动齿轮组包括一个大齿轮和两个齿圈,两个齿圈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复位转轴的外壁,所述大齿轮与两个所述齿圈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导流部件。为了保证当轮胎转动使,支撑辊能随着轮胎转动一定角度,保持摩擦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速收费站防蹭卡行驶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识别线圈(105)与隔离带(101)之间沿行驶轨迹布置的直线限速区(3),相邻两个车道之间、沿所述隔离带(101)的延长方向设置有阻止跨越区(4),所述阻止跨越区(4)延伸至所述识别线圈(105)处,所述直线限速区(3)和阻止跨越区(4)中设有若干个限速单元(2)。/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速收费站防蹭卡行驶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识别线圈(105)与隔离带(101)之间沿行驶轨迹布置的直线限速区(3),相邻两个车道之间、沿所述隔离带(101)的延长方向设置有阻止跨越区(4),所述阻止跨越区(4)延伸至所述识别线圈(105)处,所述直线限速区(3)和阻止跨越区(4)中设有若干个限速单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收费站防蹭卡行驶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限速区(3)在一个道路上设置有两条,两个所述直线限速区(3)之间的间距为1300-1400mm,所述直线限速区(3)的宽度为400-500mm,所述限速单元(2)的宽度等于所述直线限速区(3)的宽度,所述限速单元(2)沿所述直线限速区(3)的长度方向布置为多个,且相邻的所述限速单元(2)之间的间距小于7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收费站防蹭卡行驶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直线限速区(3)中的所述限速单元(2)包括若干个沿所述限速单元(2)长度方向分布的辊组,且在沿所述限速单元(2)长度方向200mm的范围内至少包含三个所述辊组,所述辊组包括辊子转座(5)、阻尼盒(6)和支撑辊(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收费站防蹭卡行驶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速单元(2)上设有容纳两个所述辊子转座(5)的限速辊容纳槽(201),所述限速辊容纳槽(201)位于支撑架(51)中,所述辊子转座(5)和所述支撑架(51)之间通过复位转轴(53)转动连接,所述复位转轴(53)的轴线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辊子转座(5)的内侧固定有两个所述阻尼盒(6),所述支撑辊(7)布置在两个所述阻尼盒(6)之间,且通过减速齿轮组(61)与所述阻尼盒(6)传动连接,所述支撑辊(7)相对于所述阻尼盒(6)通过支撑转轴(62)和轴承(7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转轴(62)的轴线与所述复位转轴(53)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撑辊(7)与所述支撑转轴(62)之间设有随所述支撑辊(7)转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水松
申请(专利权)人:董水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