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梁架设设备、过孔方法及过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50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箱梁架设设备、过孔方法及过隧方法,该箱梁架设设备包括机臂、支腿总成、起重总成和走行组件,所述支腿总成包括前支腿组件和中支腿组件,所述前支腿组件和所述中支腿组件适于与所述机臂滑动连接,所述前支腿组件还适于与箱梁和/或桥墩连接;起重总成,其移动式设置于所述机臂上,用于起吊箱梁;所述起重总成适于与所述中支腿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中支腿组件在所述机臂上移动;走行组件设置于所述中支腿组件的下端,所述走行组件适于通过所述中支腿组件驱动所述机臂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箱梁架设设备一次过孔到位,相对于现有多个支腿交替转换支撑位置,反推机臂纵移的方式过孔,其过孔效率更高,且安全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梁架设设备、过孔方法及过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架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箱梁架设设备、过孔方法及过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架桥机包括机臂和若干个支腿,其通过多个支腿实现支撑以及过孔,就施工工序而言,大多数架桥机采用多个支腿交替转换支撑位置,反推机臂纵移的方式过孔,其支腿无锚固且在变跨梁过孔时需要二次纵移,过孔效率低且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过孔效率和安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梁架设设备,包括:机臂,支腿总成,其包括前支腿组件和中支腿组件,所述前支腿组件和所述中支腿组件适于与所述机臂滑动连接,所述前支腿组件还适于与箱梁和/或桥墩连接;起重总成,其移动式设置于所述机臂上,用于起吊箱梁;所述起重总成适于与所述中支腿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中支腿组件在所述机臂上移动;走行组件,其设置于所述中支腿组件的下端,所述走行组件适于通过所述中支腿组件驱动所述机臂移动。可选地,所述中支腿组件适于相对于所述机臂绕竖直方向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中支腿组件在所述机臂宽度方向上的垂直距离。可选地,所述中支腿组件包括第一下横梁,所述走行组件包括车架、车轮和动力装置,所述车架与所述第一下横梁活动连接,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动力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上且与所述车轮驱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起重总成包括前起重小车和后起重小车,所述前起重小车和所述后起重小车移动式设置在所述机臂上,所述前起重小车和/或所述后起重小车适于与所述中支腿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中支腿组件在所述机臂上移动。可选地,所述中支腿组件包括悬挂总成,所述悬挂总成上安装有油缸插销,所述前起重小车或所述后起重小车上安装有插销支座,所述油缸插销适于与所述插销支座插接。可选地,所述支腿总成还包括辅助支腿组件和后支腿组件,沿着所述机臂的长度方向,所述辅助支腿组件、所述前支腿组件、所述中支腿组件和所述后支腿组件依次设置;所述辅助支腿组件、所述前支腿组件、所述中支腿组件和所述后支腿组件适于伸缩以调节自身的高度,所述前支腿组件和所述辅助支腿组件适于沿着所述机臂滑动,所述后支腿组件适于相对于所述机臂翻折。可选地,所述辅助支腿组件包括第二下横梁和支撑顶,所述第二下横梁上设有至少三个安装位,两个所述支撑顶分别适于安装在两个安装位处。可选地,所述后支腿组件包括第三下横梁,所述第三下横梁的两端适于伸缩以调节所述第三下横梁的长度。可选地,所述前支腿组件包括前支腿和锚固总成,所述锚固总成的一部分与所述支腿滑动连接,所述锚固总成的另一部分适于与箱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梁架设设备的过孔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箱梁架设设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所述箱梁架设设备架设一孔箱梁后,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前支腿组件与箱梁和/或桥墩固定,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后支腿组件支撑在箱梁上;步骤2、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中支腿组件腾空,所述中支腿组件与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起重总成连接,所述起重总成驱动所述中支腿组件在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机臂上朝向所述后支腿组件移动直至支撑位置,所述中支腿组件支撑在箱梁上,所述后支腿组件腾空;步骤3、所述中支腿组件驱动所述机臂移动至过孔位置,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辅助支腿组件支撑在桥墩上,所述后支腿组件支撑在箱梁上;步骤4、所述中支腿组件腾空,所述中支腿组件与所述起重总成连接,所述起重总成驱动所述中支腿组件在所述机臂上朝向所述前支腿组件移动直至支撑位置,所述中支腿组件支撑在箱梁上;步骤5、所述前支腿组件与箱梁和/或桥墩解除固定,所述前支腿组件在所述机臂上朝向所述辅助支腿组件移动直至支撑位置,所述前支腿组件支撑在桥墩上;步骤6、所述后支腿组件翻折收拢,所述箱梁架设设备进行下一孔箱梁架设。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梁架设设备的过隧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箱梁架设设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运梁车安装托架后驶入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下方,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后支腿组件翻折支撑在箱梁上;步骤b、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前支腿组件和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辅助支腿组件在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机臂上移动至指定位置;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中支腿组件腾空,所述中支腿组件与所述箱梁架设设备的起重总成连接,所述起重总成驱动所述中支腿组件在所述机臂上朝向所述前支腿组件移动直至指定位置;步骤c、所述运梁车移动至驮运位置,所述中支腿组件和所述后支腿组件交替下降至驮运高度,所述机臂支撑在所述托架上;步骤d、所述中支腿组件旋转至过隧位置,所述辅助支腿组件、所述前支腿组件和所述后支腿组件腾空,所述运梁车驱动所述箱梁架设设备通过隧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箱梁架设设备需要进行过孔时,前支腿组件与箱梁和/或桥墩连接,起到稳定支撑机臂的作用;起重总成与所述中支腿组件连接以驱动中支腿组件在所述机臂上移动;移动到位后,固定机臂和中支腿组件,此时,走行组件通过中支腿组件驱动箱梁架设设备移动,从而实现箱梁架设设备一次过孔到位,相对于现有多个支腿交替转换支撑位置,反推机臂纵移的方式过孔,其过孔效率更高,且安全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支腿组件、机臂和前起重小车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行走组件和中支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支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后支腿组件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支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辅助支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辅助支腿组件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孔方法中步骤1对应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孔方法中步骤2对应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孔方法中步骤2对应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孔方法中步骤2对应的再一种实施方式;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孔方法中步骤3对应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孔方法中步骤4对应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孔方法中步骤5对应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孔方法中步骤6对应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隧方法中步骤a对应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隧方法中步骤b对应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隧方法中步骤c对应的一种实施方式;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隧方法中步骤c对应的一种实施方式;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箱梁架设设备的过隧方法中步骤d对应的一种实施方式。附图标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梁架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臂(1),/n支腿总成,其包括前支腿组件(2)和中支腿组件(4),所述前支腿组件(2)和所述中支腿组件(4)适于与所述机臂(1)滑动连接,所述前支腿组件(2)还适于与箱梁和/或桥墩连接;/n起重总成(6),其移动式设置于所述机臂(1)上,用于起吊箱梁;所述起重总成(6)适于与所述中支腿组件(4)连接以驱动所述中支腿组件(4)在所述机臂(1)上移动;/n走行组件(5),其设置于所述中支腿组件(4)的下端,所述走行组件(5)适于通过所述中支腿组件(4)驱动所述机臂(1)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梁架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臂(1),
支腿总成,其包括前支腿组件(2)和中支腿组件(4),所述前支腿组件(2)和所述中支腿组件(4)适于与所述机臂(1)滑动连接,所述前支腿组件(2)还适于与箱梁和/或桥墩连接;
起重总成(6),其移动式设置于所述机臂(1)上,用于起吊箱梁;所述起重总成(6)适于与所述中支腿组件(4)连接以驱动所述中支腿组件(4)在所述机臂(1)上移动;
走行组件(5),其设置于所述中支腿组件(4)的下端,所述走行组件(5)适于通过所述中支腿组件(4)驱动所述机臂(1)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架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腿组件(4)适于相对于所述机臂(1)绕竖直方向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中支腿组件(4)在所述机臂(1)宽度方向上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架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腿组件(4)包括第一下横梁(44),所述走行组件(5)包括车架(51)、车轮(52)和动力装置(53),所述车架(51)与所述第一下横梁(44)活动连接,所述车轮(52)安装于所述车架(51)上,所述动力装置(53)安装于所述车架(51)上且与所述车轮(52)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架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总成(6)包括前起重小车(61)和后起重小车(62),所述前起重小车(61)和所述后起重小车(62)移动式设置在所述机臂(1)上,所述前起重小车(61)和/或所述后起重小车(62)适于与所述中支腿组件(4)连接以驱动所述中支腿组件(4)在所述机臂(1)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梁架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腿组件(4)包括悬挂总成(41),所述悬挂总成(41)上安装有油缸插销(411),所述前起重小车(61)或所述后起重小车(62)上安装有插销支座(63),所述油缸插销(411)适于与所述插销支座(63)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箱梁架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总成还包括辅助支腿组件(3)和后支腿组件(7),沿着所述机臂(1)的长度方向,所述辅助支腿组件(3)、所述前支腿组件(2)、所述中支腿组件(4)和所述后支腿组件(7)依次设置;所述辅助支腿组件(3)、所述前支腿组件(2)、所述中支腿组件(4)和所述后支腿组件(7)适于伸缩以调节自身的高度,所述前支腿组件(2)和所述辅助支腿组件(3)适于沿着所述机臂(1)滑动,所述后支腿组件(7)适于相对于所述机臂(1)翻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梁架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腿组件(3)包括第二下横梁(31)和支撑顶(32),所述第二下横梁(31)上设有至少三个安装位,两个所述支撑顶(32)分别适于安装在两个安装位处。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张智莹陈扬胡旭东李珍西唐娅玲马泰贺水冰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