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高血液相容性的微观结构表面制备方法及微观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纯钛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血液相容性的微观结构表面制备方法及微观结构。
技术介绍
钛和钛合金作为一种血液相容性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一些植/介入医疗设备,如心血管支架、导线以及人工心脏泵等。但对于植入体材料而言,当血液与植入体材料接触时将会发生一系列不利的临床反应,如血栓、溶血、组织炎症等其他临床现象。其中,在这些临床症状中,血栓是一种最具有危险性的临床病症。在植入体表面生成的血栓一旦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它将会阻碍血液流动,引起组织局部缺血、梗死、甚至是死亡等一些严重的临床反应。血栓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多级联反应,植入体材料与血液接触时,首先引起的是血液蛋白的粘附,如纤维蛋白、球蛋白以及其他促凝血蛋白等。然后,粘附在材料表面的蛋白发生构象变化,如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丝。这些发生构象变化的血液蛋白将提供大量的血细胞结合靶点,进而引起血液中血细胞(血小板)的激活与粘附,最终在植入体表面产生血栓。近年来,为了提高钛及钛合金的血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高血液相容性的微观结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纯钛试样进行抛光清洗;/n将抛光后的试样进行酸蚀处理,并对酸蚀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超声清洗、高温干燥;/n将干燥后的试样进行一次阳极氧化处理,使试样表面生成TiO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高血液相容性的微观结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纯钛试样进行抛光清洗;
将抛光后的试样进行酸蚀处理,并对酸蚀处理后的试样进行超声清洗、高温干燥;
将干燥后的试样进行一次阳极氧化处理,使试样表面生成TiO2纳米管层;
将一次阳极氧化获得的试样放入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处理,直到试样表面的TiO2纳米管层全部脱落;并对氧化层脱落后的试样进行清洗、干燥;
采用与一次阳极氧化不同的电解液对试样进行二次阳极氧化处理,将氧化处理后的试样进行清洗、干燥,获得蜂窝状纳米孔结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血液相容性的微观结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抛光清洗包括对纯钛试样进行热镶嵌、物理抛光和超声清洗,其中,热镶嵌温度为120℃~130℃,镶嵌时间为6~8分钟;物理抛光直到试样表面粗糙度达到Ra0.2-Ra0.3μm;超声清洗时,将试样从镶嵌块中取出,分别放入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清洗设定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血液相容性的微观结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蚀处理时,将抛光后的试样放入设定浓度的混合酸溶液中,并将包含试样的混合酸溶液放入超声清洗设备,酸蚀处理结合超声振荡处理设定时间,实现表面氧化层的去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血液相容性的微观结构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酸溶液包括以下组分:0.2-0.8wt%的HF,0.6-1.4wt%的HNO3,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张静,李东海,满佳,李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