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D打印的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涂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70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3D打印的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涂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钛或钛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得到表面处理后的钛或钛合金;二、将表面处理后的钛或钛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涂层的钛或钛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表面处理,去除了不良结合的球形粉末颗粒,提高了后续阳极氧化的成膜速率和稳定性,提高了生物活性涂层的质量,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完成了在钛或钛合金表面的纳米级结构的构建,从而提高了钛或钛合金的生物活性,制备的生物活性涂层为具有纳米级孔洞的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3D打印的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涂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钛合金表面处理
,具体涉及在3D打印的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涂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钛或钛合金,由于其优良的机械力学性能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现在临床上主流的医用材料。但是仍存在弹性模量过大、生物力学性能与人体骨组织不匹配等问题,而多孔结构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多孔结构不仅可以降低钛或钛合金的弹性模量,同时孔洞的存在也为骨细胞的增殖提供场所,并且孔洞可使营养物质进入植入体的内部,促进植入体与人骨复合,减少炎症的发生。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不但可以根据患者拍摄的X线三维影像数据,在术前预制与患者形态大小一致的医用置换材料,减少手术过程和手术创伤,缩短愈合时间,实现理想的即刻病灶置换;而且在该医用材料制造过程中通过电脑控制激光束直接完成种材料表面微米级多孔粗糙表面的构建。已有的研究表明,微米级的结构能够增强与骨组织的机械结合,调节骨细胞的迁移和生长;而纳米结构能够促进细胞的粘附、分化和基因表达。相对单一的微米或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在3D打印的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钛或钛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得到表面处理后的钛或钛合金;所述钛或钛合金为3D打印制备的钛或钛合金;所述表面处理的过程为:将钛或钛合金采用高压水清洗,之后在刻蚀溶液中进行刻蚀处理,然后采用流水清洗,再在去离子水中超声后烘干;/n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表面处理后的钛或钛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涂层的钛或钛合金,所述生物活性涂层为具有纳米级孔洞的TiO

【技术特征摘要】
1.在3D打印的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钛或钛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得到表面处理后的钛或钛合金;所述钛或钛合金为3D打印制备的钛或钛合金;所述表面处理的过程为:将钛或钛合金采用高压水清洗,之后在刻蚀溶液中进行刻蚀处理,然后采用流水清洗,再在去离子水中超声后烘干;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表面处理后的钛或钛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涂层的钛或钛合金,所述生物活性涂层为具有纳米级孔洞的TiO2类骨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3D打印的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高压水的压力为2MPa~3MPa,高压水清洗的时间为5min~10min,所述刻蚀溶液由质量比为1:(3~5):(10~12)的HF溶液、HNO3溶液和去离子水组成,所述HF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0%,所述HNO3溶液质量浓度为68%,所述刻蚀处理的温度为23℃~27℃,时间为1min~2min,所述超声的时间为15min~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3D打印的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生物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李争显李宏战王彦峰李少龙张长伟罗倩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