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温闪蒸水解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29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温闪蒸水解罐,包括:伴热盘管入口管道、伴热盘管出口管道、污泥入口管道、喷淋盘管入口管道、污泥出口管道、检修口、喷淋口、大气连通管、气体收集管道、安全阀、伴热盘管、喷淋盘管及罐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微负压环境下进行,闪蒸能力强,水解充分,成本低,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温闪蒸水解罐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闪蒸水解领域,特别提供一种中温闪蒸水解罐。
技术介绍
在污泥闪蒸水解行业中,目前广泛使用蒸汽夹层锅达到水解的目的,用于为高温破壁后的污泥进行闪蒸脱水处理。现有闪蒸技术多为常温常压下进行,闪蒸效果不充分,个别为真空下实现闪蒸,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温闪蒸水解罐,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温闪蒸水解罐,包括:伴热盘管入口管道1、伴热盘管出口管道2、污泥入口管道3、喷淋盘管入口管道4、污泥出口管道5、检修口6、喷淋口7、大气连通管8、气体收集管道9、安全阀10、伴热盘管11、喷淋盘管12及罐体13;所述伴热盘管11设于罐体13内底部,所述伴热盘管入口管道1及伴热盘管出口管道2一端分别与伴热盘管11连接,另一端伸出至罐体13外部;所述喷淋盘管12设于罐体13内顶部,所述喷淋盘管12上排布有喷淋口7,所述喷淋盘管入口管道4一端与喷淋盘管12连接,另一端自罐体13顶部伸出至罐体13外部;所述污泥入口管道3自罐体13顶部进入罐体13内部,所述污泥入口管道3穿过喷淋盘管12至喷淋盘管12下方;所述污泥出口管道5及检修口6均设于罐体13下部侧壁,并位于伴热盘管11上方;所述大气连通管8、气体收集管道9及安全阀10均设于罐体13顶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微负压环境下进行,闪蒸能力强,水解充分,成本低,效率高。1、微负压环境:本专利技术以喷淋的形式为160℃-180℃的高温污泥加入60℃-80℃的热水,实现捕集,降温降压,形成微负压环境,提高污泥的闪蒸能力;2、水解:加入60℃-80℃的热水,稀释污泥,从而去除静电;3、强化水解:稀释后的污泥在罐内停留16h-18h,停留过程中充分水解,同时形成巴氏灭菌效果,完全破壁,再结合微负压形成的厌氧水解环境,使污泥中大分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4、蒸汽伴热:在罐体底部设有伴热盘管,盘管内介质为高温蒸汽或导热油;保持罐内污泥60℃-80℃的温度,同时形成至下而上的热动力使污泥自行搅拌,进而加强水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个本专利技术通过气体收集管道9连接一体图;图中:1、伴热盘管入口管道;2、伴热盘管出口管道;3、污泥入口管道;4、喷淋盘管入口管道;5、污泥出口管道;6、检修口;7、喷淋口;8、大气连通管;9、气体收集管道;10、安全阀;11、伴热盘管;12、喷淋盘管;13、罐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中温闪蒸水解罐,包括:伴热盘管入口管道1、伴热盘管出口管道2、污泥入口管道3、喷淋盘管入口管道4、污泥出口管道5、检修口6、喷淋口7、大气连通管8、气体收集管道9、安全阀10、伴热盘管11、喷淋盘管12及罐体13。伴热盘管11设于罐体13内底部,伴热盘管入口管道1及伴热盘管出口管道2一端分别与伴热盘管11连接,另一端伸出至罐体13外部;喷淋盘管12设于罐体13内顶部,喷淋盘管12上排布有喷淋口7,喷淋盘管入口管道4一端与喷淋盘管12连接,另一端自罐体13顶部伸出至罐体13外部;污泥入口管道3自罐体13顶部进入罐体13内部,污泥入口管道3穿过喷淋盘管12至喷淋盘管12下方;污泥出口管道5及检修口6均设于罐体13下部侧壁,并位于伴热盘管11上方;大气连通管8、气体收集管道9及安全阀10均设于罐体13顶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经过160℃-180℃高温高压破壁处理后的污泥,通过污泥入口管道3进入罐体13内,同时60℃-80℃热水进入喷淋盘管12,通过喷淋口7伴随污泥向下喷淋,使进入罐体13内的160℃污泥迅速降温降压,闪蒸破壁,而喷淋的热水捕集闪蒸气,使罐内维持微负压状态,更提高了闪蒸破壁效果;污泥与热水混合后,使污泥稀释,去除静电,并在罐内停留18小时强化水解;210℃高温蒸汽通过伴热盘管入口管道1进入伴热盘管11,并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控制蒸汽量,维持罐内60℃-80℃,形成的冷凝水通过伴热盘管出口管道2回收;高温盘管产生的热量形成热动力,实现污泥自行搅拌;停留期间,形成的巴氏灭菌技术,将污泥彻底破壁;同时实现厌氧水解,形成的营养液,即将大分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可继续脱离回收;空气通过大气连通管8进入罐体13内,调节罐体13内压力,便于中温闪蒸水解后的污泥通过污泥出口管道5排出;闪蒸水解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等气体,通过气体收集管道9进行回收;气体过多时,通过安全阀10进行调整;罐体13内设施发生故障可通过检修口6进行检修;整个闪蒸水解过程,成本低、效率高、水解效果好,处理后的污泥脱水效果可降至60%含水率。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温闪蒸水解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伴热盘管入口管道(1)、伴热盘管出口管道(2)、污泥入口管道(3)、喷淋盘管入口管道(4)、污泥出口管道(5)、检修口(6)、喷淋口(7)、大气连通管(8)、气体收集管道(9)、安全阀(10)、伴热盘管(11)、喷淋盘管(12)及罐体(13);/n所述伴热盘管(11)设于罐体(13)内底部,所述伴热盘管入口管道(1)及伴热盘管出口管道(2)一端分别与伴热盘管(11)连接,另一端伸出至罐体(13)外部;所述喷淋盘管(12)设于罐体(13)内顶部,所述喷淋盘管(12)上排布有喷淋口(7),所述喷淋盘管入口管道(4)一端与喷淋盘管(12)连接,另一端自罐体(13)顶部伸出至罐体(13)外部;所述污泥入口管道(3)自罐体(13)顶部进入罐体(13)内部,所述污泥入口管道(3)穿过喷淋盘管(12)至喷淋盘管(12)下方;所述污泥出口管道(5)及检修口(6)均设于罐体(13)下部侧壁,并位于伴热盘管(11)上方;所述大气连通管(8)、气体收集管道(9)及安全阀(10)均设于罐体(13)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温闪蒸水解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伴热盘管入口管道(1)、伴热盘管出口管道(2)、污泥入口管道(3)、喷淋盘管入口管道(4)、污泥出口管道(5)、检修口(6)、喷淋口(7)、大气连通管(8)、气体收集管道(9)、安全阀(10)、伴热盘管(11)、喷淋盘管(12)及罐体(13);
所述伴热盘管(11)设于罐体(13)内底部,所述伴热盘管入口管道(1)及伴热盘管出口管道(2)一端分别与伴热盘管(11)连接,另一端伸出至罐体(13)外部;所述喷淋盘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钧都沈健徐斌韬郭雁斌郭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城城市矿产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中建能源管理辽宁有限公司董伟钧都沈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