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生物絮团筛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280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生物絮团筛滤装置,包括一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所述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的顶端通过进水管与离心泵相连接,所述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从内到外通过环形筛网依次分隔成杂质分离层、生物絮团分离层和循环水层,所述分隔成杂质分离层的环形筛网为杂质筛网,所述杂质分离层内装有被杂质筛网包裹的滤芯,所述分隔成生物絮团分离层的环形筛网为生物絮团筛网。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过滤效果好,能耗低,使用寿命长,适用于鱼虾蟹土塘、地膜和室内工厂化生物絮团养殖,既可以对生物絮团水进行过滤循环利用,又可以将多余的生物絮团收集起来接种到新的养殖池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生物絮团筛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用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水产养殖生物絮团筛滤装置。
技术介绍
过去30年中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18年我国的水产养殖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78%以上,是世界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在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同时,我国水产养殖业数量规模和质量不平衡,质量效益发展不充分,我国渔业的主要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人民对优质安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水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以及渔业对资源环境过度利用之间的矛盾。这些主要矛盾给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养殖就是养水,好的水质保证了水产品的高品质。近年来,生物絮团养殖的热度不断上升,因其可以同时满足节水和水处理两个水产养殖的基本要求,一直备受水产行业的关注。目前,国内生物絮团养殖主要依靠适度地过量投喂饵料来激发水体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形成絮团,一个稳定的生物絮团系统的形成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大大降低了养殖效率。此外,但生物絮团系统形成以后,过量繁殖的微生物又会给养殖系统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生物絮团筛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4),所述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4)的顶端通过进水管(2)与离心泵(1)相连接,所述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4)从内到外通过环形筛网依次分隔成杂质分离层(5)、生物絮团分离层(6)和循环水层(7),所述分隔成杂质分离层(5)的环形筛网为杂质筛网,所述杂质分离层(5)内装有被杂质筛网包裹的滤芯,所述分隔成生物絮团分离层(6)的环形筛网为生物絮团筛网,生物絮团分离层(6)内装有被生物絮团筛网包裹的滤芯,所述循环水层(7)中填充有过滤棉、活性炭和麦饭石,所述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4)的底侧通过底座(10)分别设有与杂质分离层(5)相通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生物絮团筛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4),所述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4)的顶端通过进水管(2)与离心泵(1)相连接,所述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4)从内到外通过环形筛网依次分隔成杂质分离层(5)、生物絮团分离层(6)和循环水层(7),所述分隔成杂质分离层(5)的环形筛网为杂质筛网,所述杂质分离层(5)内装有被杂质筛网包裹的滤芯,所述分隔成生物絮团分离层(6)的环形筛网为生物絮团筛网,生物絮团分离层(6)内装有被生物絮团筛网包裹的滤芯,所述循环水层(7)中填充有过滤棉、活性炭和麦饭石,所述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4)的底侧通过底座(10)分别设有与杂质分离层(5)相通的排污管(9)、与生物絮团分离层(6)相通的生物絮团排出管(8)和与循环水层(7)相通的循环水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生物絮团筛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层(7)的外壳为PVC材质,外壳的外直径为1200mm,高度为2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生物絮团筛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筛滤装置主体(4)通过杂质分离层(5)的顶端与进水管(2)相连接,所述进水管(2)与排污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波何子豪赵吉臣周银环黄海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