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玮专利>正文

一种设置有防护结构的管材、钢筋输送用车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17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防护结构的管材、钢筋输送用车厢板结构,包括车厢底板、背板和侧板,所述车厢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背板和侧板,所述压杆和固定杆的中段均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压杆的下端面设置有压槽,且压槽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吻合的压条,并且压条固定在固定杆的上端面,所述固定杆的下端面和限位杆的顶端螺栓连接。该设置有防护结构的管材、钢筋输送用车厢板结构,对背板的内表面结构进行重新设计,能够对钢管或钢筋的端头处结构进行有效的限位,同时配合多个限位杆的结构设计,能够利用充气操作来增加钢筋或钢管在车厢内部移动阻力,有效避免钢筋钢管的惯性高速移动,防护效果十分出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有防护结构的管材、钢筋输送用车厢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车
,具体为一种设置有防护结构的管材、钢筋输送用车厢板结构。
技术介绍
长途输送车辆设备,其用于容纳放置物料的部分主要是背部的车厢结构,车厢结构由水平分布的车厢底板、位于驾驶室背面的车厢背板和位于车厢底板两侧且垂直分布的车厢侧板构成,三者的相互配合,结合车厢尾端的厢门对输送的物件进行收纳防护,但是现有的同类车厢板结构在输送钢管和钢筋物件时存在以下问题:当车厢内大批量的放置钢管或钢筋材料时,整体重量可高达数十吨,而现有的背板多为简单的金属板材结构,在车辆行走过程中,一旦遇到紧急刹车的情况,极易因钢管钢筋物料整体的惯性、使物件瞬间向前移动,直接穿透背板并击穿驾驶室,对于驾驶员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现有技术结构仅为增加背板厚度或在车厢内使用钢筋架,但是实际防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防护结构的管材、钢筋输送用车厢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车厢内大批量的放置钢管或钢筋材料时,整体重量可高达数十吨,而现有的背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有防护结构的管材、钢筋输送用车厢板结构,包括车厢底板(1)、背板(2)和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板(1)的上端面安装有背板(2)和侧板(3),且三者两两之间呈90°夹角分布,所述车厢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防护凸起(4),且防护凸起(4)为锥形结构,其宽面处固定在背板(2)的内表面,所述防护凸起(4)的边侧设置有缓冲孔(5),且缓冲孔(5)同样开设在背板(2)的内表面,并且缓冲孔(5)的孔壁设置有缓冲层(6),同时缓冲层(6)为弹性材料,所述缓冲孔(5)和缓冲腔(7)相连通,所述缓冲腔(7)开设在背板(2)的内部,且缓冲腔(7)的截面呈“L”字形结构,并且缓冲腔(7)的外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有防护结构的管材、钢筋输送用车厢板结构,包括车厢底板(1)、背板(2)和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板(1)的上端面安装有背板(2)和侧板(3),且三者两两之间呈90°夹角分布,所述车厢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防护凸起(4),且防护凸起(4)为锥形结构,其宽面处固定在背板(2)的内表面,所述防护凸起(4)的边侧设置有缓冲孔(5),且缓冲孔(5)同样开设在背板(2)的内表面,并且缓冲孔(5)的孔壁设置有缓冲层(6),同时缓冲层(6)为弹性材料,所述缓冲孔(5)和缓冲腔(7)相连通,所述缓冲腔(7)开设在背板(2)的内部,且缓冲腔(7)的截面呈“L”字形结构,并且缓冲腔(7)的外拐角处为光滑的弧面结构,所述侧板(3)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的两端分别通过1个螺栓与侧板(3)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固定杆(8)的上方设置有压杆(9),所述压杆(9)和固定杆(8)的中段均为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且压杆(9)的两端均安装有垂直分布的拼接杆(10),并且拼接杆(10)滑动连接在固定杆(8)的端头处,所述压杆(9)的下端面设置有压槽(11),且压槽(11)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吻合的压条(12),并且压条(12)固定在固定杆(8)的上端面,所述固定杆(8)的下端面和限位杆(13)的顶端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防护结构的管材、钢筋输送用车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3)的底端穿过车厢底板(1)延伸至安装板(14)上,限位杆(13)和安装板(14)为固定连接,且安装板(14)和车厢底板(1)为螺栓连接,并且限位杆(13)的底端安装有气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玮
申请(专利权)人:吴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