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式防反喷集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16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推拉式防反喷集便装置,包括便器和大污箱,所述便器下端连接有进污管,所述大污箱上连接有排污管,还包括缸体、设于缸体内并密封缸体空腔的活塞、可驱动活塞沿缸体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排污管中的单向阀;所述缸体的一端设有与排污管相连的排污口而侧壁上设有与进污管相连的进污口;所述活塞于集便装置不工作时封闭进污口而在排污时先向缸体的另一端运动以使靠近排污口的空腔形成负压并导通进污管管路以吸入便器中的污物而后向缸体的所述一端运动以使靠近排污口的空腔形成正压以将单向阀打开使空腔中的污物进入大污箱。该集便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有利于节约生产和使用成本,并具有很好的防反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拉式防反喷集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便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客车或飞机上的推拉式防反喷集便装置。
技术介绍
集便装置是列车、飞机甚至长途客车上必备的污物处理系统,现有技术中的集便装置主要是通过设置真空发生器,在中转箱内产生负压抽走便器内的污物,然后通过正压将中转箱内的污物转移到大污箱内。这种集便装置在中转箱前后端均使用阀类零件来控制管道开闭从而实现对中转箱内的压力进行调节。在实际使用中,当便器与中转箱间的控制阀故障无法关闭进行密封时,如果系统同时进行污物正压转移操作,那么管道内的残余污物将有可能从便器反喷出来,从而对卫生间造成污染甚至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有的真空保持式集便系统取消了中转箱,但这种集便装置的大污箱内需要保持负压状态,导致大污箱面板要加厚,密封性要求很高,进而导致集便装置重量大、成本高,除此之外,大污箱及阀体易泄漏,增大了用气、用电量,不利于节约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有利于节约生产和使用成本的推拉式防反喷集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拉式防反喷集便装置,包括便器和大污箱,所述便器下端连接有进污管,所述大污箱上连接有排污管,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缸体、设于缸体内并密封缸体空腔的活塞、可驱动活塞沿缸体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排污管中的单向阀;/n所述缸体的一端设有与排污管相连的排污口而侧壁上设有与进污管相连的进污口;/n所述活塞于集便装置不工作时封闭进污口而在排污时先向缸体的另一端运动以使靠近排污口的空腔形成负压并导通进污管管路以吸入便器中的污物而后向缸体的所述一端运动以使靠近排污口的空腔形成正压以将单向阀打开使空腔中的污物进入大污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拉式防反喷集便装置,包括便器和大污箱,所述便器下端连接有进污管,所述大污箱上连接有排污管,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缸体、设于缸体内并密封缸体空腔的活塞、可驱动活塞沿缸体轴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设于排污管中的单向阀;
所述缸体的一端设有与排污管相连的排污口而侧壁上设有与进污管相连的进污口;
所述活塞于集便装置不工作时封闭进污口而在排污时先向缸体的另一端运动以使靠近排污口的空腔形成负压并导通进污管管路以吸入便器中的污物而后向缸体的所述一端运动以使靠近排污口的空腔形成正压以将单向阀打开使空腔中的污物进入大污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防反喷集便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伟单安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车时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