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端带螺纹非金属零件的压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10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端带螺纹非金属零件的压塑模具,包括底模、螺纹型环、外模、上模和模销;所述螺纹型环为两半环形分件拼接而成的圆环形合件;所述螺纹型环的两半环形分件通过卡环合抱成的圆环形合件,所述螺纹型环安装在所述底模的上板面;向所述底模上的两组模销通过孔内分别插入用于形成工艺孔的两组第一模销和第二模销;所述外模的下端插接在所述螺纹型环外侧,使得所述底模上板面的工作形面、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内环的工作形面、所述外模的下端内壁的工作形面、以及所述上模下端的工作形面围合成压制型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塑成型模具,有效解决了两端带螺纹的密封堵盖零件成型困难的难题,退模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端带螺纹非金属零件的压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端带螺纹非金属零件的压塑模具,属于模具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某密封堵盖产品是采用非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多个阶梯台的环形件,密封堵盖的一端加工有内螺纹、另一端加工有外螺纹;并且在密封堵盖的外环和内环上均开有多个工艺槽和工艺孔。由于密封堵盖的特殊结构,传统工艺加工该零件时,只能采用机加成型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成型不仅工序多,加工周期长,不适合批量生产,且机加的螺纹容易崩裂变形,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拟采用压塑成型的方法满足使用要求。但如果采用传统压塑模具结构成型时,由于零件具有一端有内螺纹,另一端有外螺纹,会造成压制成型后,无法卸模,从而无法实现一次压塑成型。另外,零件上的工艺槽和盲孔容易在卸模时易造成局部破碎,无法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因此需设计一种新的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存在的各种问题,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采用压制成型方法加工两端带螺纹的密封堵盖零件,而提供一种两端带螺纹非金属零件的压塑模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端带螺纹非金属零件的压塑模具,包括底模、螺纹型环、外模、上模和模销;所述底模上板面中心加工有与压制件下端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底模上竖直开有两组模销通过孔,两组模销通过孔的分布位置分别与压制件前端和外侧工艺孔的分布位置相匹配;所述螺纹型环为两半环形分件拼接而成的圆环形合件,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的外壁加工有用于捆扎两半环形分件形成合抱的抱紧环槽,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的内环加工有与压制件外壁下段包括外螺纹段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的下端内壁开有分布位置与压制件前端内壁工艺槽分布位置相匹配的卡块安装槽,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上还开有与压制件外侧工艺孔的分布位置相匹配的模销通过孔;所述外模的下端内壁设有与所述螺纹型环外形相匹配的型环定位槽,所述外模下端内壁型环定位槽的上方加工有与压制件外壁上段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上模的下端加工有与压制件上端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螺纹型环的两半环形分件通过卡环合抱成的圆环形合件,所述螺纹型环的圆环形合件安装在所述底模的上板面;向所述底模上的两组模销通过孔内分别插入用于形成工艺孔的两组第一模销和第二模销,使所述螺纹型环的圆环形合件通过第二模销圆周定位,且在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下端内壁的卡块安装槽内插接用于加工压制件前端外壁工艺槽的卡块;所述外模的下端插接在所述螺纹型环外侧,使得所述底模上板面的工作形面、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内环的工作形面、所述外模的下端内壁的工作形面、以及所述上模下端的工作形面围合成压制型腔。所述外模的外壁加工有便于卸模的把手。所述外模与所述底模的上板面通过台肩结构配合。为方便卸模和定位,所述外模的型环定位槽与所述螺纹型环外壁之间通过锥面配合定位。为方便合模和定位,所述外模的上端入口处内壁与所述上模的外壁之间通过锥面配合定位。工作过程压制时,首先将模压料加入压制型腔内,所述上模下行完成压制;退模时,保持所述上模的合模状态,首先将底模、第一模销和第二模销卸下,之后将所述上模、压制件及所述螺纹型环一起从所述外模下端顶出;再卸掉卡环,将所述螺纹型环的两半环形分件以及卡块取下;最后将从上模旋下,实现上模与压制件的分离。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压塑成型模具,有效解决了两端带螺纹的密封堵盖零件成型困难的难题,退模方便,且所成型的产品工艺简单,一致性好,质量精度高,加工工序少,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压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模;2-第一模销;3-第二模销;4-卡块;5-螺纹型环;6-卡环;7-外模;8-上模;9-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端带螺纹非金属零件的压塑模具,包括底模1、螺纹型环5、外模7、上模8和模销;所述底模1上板面中心加工有与压制件下端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底模1上竖直开有两组模销通过孔,两组模销通过孔的分布位置分别与压制件前端和外侧工艺孔的分布位置相匹配;所述螺纹型环5为两半环形分件拼接而成的圆环形合件,所述螺纹型环5圆环形合件的外壁加工有用于捆扎两半环形分件形成合抱的抱紧环槽,所述螺纹型环5圆环形合件的内环加工有与压制件外壁下段包括外螺纹段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螺纹型环5圆环形合件的下端内壁开有分布位置与压制件前端内壁工艺槽分布位置相匹配的卡块安装槽,所述螺纹型环5圆环形合件上还开有与压制件外侧工艺孔的分布位置相匹配的模销通过孔;所述外模7的下端内壁设有与所述螺纹型环5外形相匹配的型环定位槽,所述外模7下端内壁型环定位槽的上方加工有与压制件外壁上段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上模8的下端加工有与压制件上端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螺纹型环5的两半环形分件通过卡环6合抱成的圆环形合件,所述螺纹型环5的圆环形合件安装在所述底模1的上板面;向所述底模1上的两组模销通过孔内分别插入用于形成工艺孔的两组第一模销2和第二模销3,使所述螺纹型环5的圆环形合件通过第二模销3圆周定位,且在所述螺纹型环5圆环形合件下端内壁的卡块安装槽内插接用于加工压制件前端外壁工艺槽的卡块4;所述外模7的下端插接在所述螺纹型环5外侧,使得所述底模1上板面的工作形面、所述螺纹型环5圆环形合件内环的工作形面、所述外模7的下端内壁的工作形面、以及所述上模8下端的工作形面围合成压制型腔。所述外模7的外壁加工有便于卸模的把手9。所述外模7与所述底模1的上板面通过台肩结构配合。为方便卸模和定位,所述外模7的型环定位槽与所述螺纹型环5外壁之间通过锥面配合定位。为方便合模和定位,所述外模7的上端入口处内壁与所述上模8的外壁之间通过锥面配合定位。工作过程压制时,首先将模压料加入压制型腔内,所述上模8下行完成压制;退模时,保持所述上模8的合模状态,首先将底模1、第一模销2和第二模销3卸下,之后将所述上模8、压制件及所述螺纹型环5一起从所述外模7下端顶出;再卸掉卡环6,将所述螺纹型环5的两半环形分件以及卡块4取下;最后将从上模8旋下,实现上模8与压制件的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端带螺纹非金属零件的压塑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底模、螺纹型环、外模、上模和模销;/n所述底模上板面中心加工有与压制件下端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底模上竖直开有两组模销通过孔,两组模销通过孔的分布位置分别与压制件前端和外侧工艺孔的分布位置相匹配;/n所述螺纹型环为两半环形分件拼接而成的圆环形合件,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的外壁加工有用于捆扎两半环形分件形成合抱的抱紧环槽,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的内环加工有与压制件外壁下段包括外螺纹段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的下端内壁开有分布位置与压制件前端内壁工艺槽分布位置相匹配的卡块安装槽,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上还开有与压制件外侧工艺孔的分布位置相匹配的模销通过孔;/n所述外模的下端内壁设有与所述螺纹型环外形相匹配的型环定位槽,所述外模下端内壁型环定位槽的上方加工有与压制件外壁上段相匹配的工作形面;/n所述上模的下端加工有与压制件上端相匹配的工作形面;/n所述螺纹型环的两半环形分件通过卡环合抱成的圆环形合件,所述螺纹型环的圆环形合件安装在所述底模的上板面;向所述底模上的两组模销通过孔内分别插入用于形成工艺孔的两组第一模销和第二模销,使所述螺纹型环的圆环形合件通过第二模销圆周定位,且在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下端内壁的卡块安装槽内插接用于加工压制件前端外壁工艺槽的卡块;所述外模的下端插接在所述螺纹型环外侧,使得所述底模上板面的工作形面、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内环的工作形面、所述外模的下端内壁的工作形面、以及所述上模下端的工作形面围合成压制型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端带螺纹非金属零件的压塑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底模、螺纹型环、外模、上模和模销;
所述底模上板面中心加工有与压制件下端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底模上竖直开有两组模销通过孔,两组模销通过孔的分布位置分别与压制件前端和外侧工艺孔的分布位置相匹配;
所述螺纹型环为两半环形分件拼接而成的圆环形合件,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的外壁加工有用于捆扎两半环形分件形成合抱的抱紧环槽,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的内环加工有与压制件外壁下段包括外螺纹段相匹配的工作形面,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的下端内壁开有分布位置与压制件前端内壁工艺槽分布位置相匹配的卡块安装槽,所述螺纹型环圆环形合件上还开有与压制件外侧工艺孔的分布位置相匹配的模销通过孔;
所述外模的下端内壁设有与所述螺纹型环外形相匹配的型环定位槽,所述外模下端内壁型环定位槽的上方加工有与压制件外壁上段相匹配的工作形面;
所述上模的下端加工有与压制件上端相匹配的工作形面;
所述螺纹型环的两半环形分件通过卡环合抱成的圆环形合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娟武艳生庞加栋程小晋孟利清
申请(专利权)人: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