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压强调整的多功能沙发,包括底架、靠背架、若干气压垫、若干压强检测装置、若干换气头、若干换气管道、气泵以及处理装置,底架包括外纵轴、内纵轴、旋转轴、第一横轴、第二横轴、固定脚以及滑轮脚,外纵轴的头端以及尾端连接第一横轴,外纵轴设置滑动槽,内纵轴设置于滑动槽内,内纵轴的前端连接第二横轴,内纵轴的尾端连接旋转轴,旋转轴连接靠背架,气压垫整齐排列,每个气压垫均设置有一个压强检测装置以及换气头,换气头连接换气管道,换气管道汇聚于一个主气道,主气道连接气泵,气泵设置于底架底部,固定脚设置于外纵轴,滑轮脚设置于内纵轴与第二横轴连接位置,处理装置连接压强检测装置、换气头以及气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压强调整的多功能沙发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压强调整的多功能沙发。
技术介绍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家居舒适性和多功能的用品需求量增大。为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市场推出各式各样的沙发床产品。沙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尤其作为家庭生活中常用的家具,一般用于提供休息,随着现代人消费理念的变化,消费群体对于产品的选择,更注重人性化,所以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家居的配套和整体性,沙发是一个让家人重聚客厅的载体,让因兴趣不同而分开活动的家人重新回到客厅,进行统一活动,增进家人感情。目前,传统的沙发包括木框和设在木框上的弹性内层,所述弹性内层包括弹簧、麻绳和麻布,制造起来麻烦,而且沙发的软硬度一经制成就无法改变,不能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沙发的软硬度一经制成就无法改变,不能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不同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压强调整的多功能沙发。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压强调整的多功能沙发,包括底架、靠背架、若干气压垫、若干压强检测装置、若干换气头、若干换气管道、气泵以及处理装置,所述底架包括外纵轴、内纵轴、旋转轴、第一横轴、第二横轴、固定脚以及滑轮脚,所述外纵轴的头端以及尾端连接所述第一横轴,所述外纵轴设置滑动槽,所述内纵轴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内纵轴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横轴,所述内纵轴的尾端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靠背架,所述内纵轴与所述第二横轴以及旋转轴围成的区域、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靠背架围成的区域均设置有网格,所述网格上设置有若干气压垫,所述气压垫整齐排列,每个所述气压垫均设置有一个压强检测装置以及换气头,所述换气头设置于所述气压垫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换气头连接所述换气管道,所述换气管道汇聚于一个主气道,所述主气道连接所述气泵,所述气泵设置于所述底架底部,所述固定脚设置于所述外纵轴,所述滑轮脚设置于所述内纵轴与所述第二横轴连接位置,所述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压强检测装置、所述换气头以及气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滑动槽的底面设置有齿形轴,所述内纵轴的底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形轴啮合,所述齿轮连接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处理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旋转轴连接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处理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外扶手以及人机交互面板,所述外扶手设置于所述底架的两侧,所述外扶手上设置有人机交互面板,所述人机交互面板连接所述处理装置,所述人机交互面板用于人工向所述处理装置发送工作指令,所述处理装置根据工作指令对沙发进行调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位于所述底架背侧的所述第一横轴上,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靠背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与所述气压垫构成合成垫体,在所述合成垫体中,所述气压垫之间的空隙处塞满海绵,所述换气管道由所述合成垫体下表面伸入所述气压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气道纵向设置于所述网格的中线处,所述合成垫体放置于所述网格上表面,所述换气管道横向设置于所述网格上表面,所述换气管道汇聚于所述主气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扶手内部设置有内扶手,所述内扶手连接所述内纵轴,所述内纵轴滑动时,所述内纵轴带动所述内扶手从所述外扶手内部滑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滑动槽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齿轮滑动的距离。本专利技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根据用户坐在沙发上,沙发对用户的体重的反馈,改变气压垫内空气量,从而使得气压垫内的空气以及气压能够适应用户的体重,使得用户能够坐在硬度适应的沙发内,从而解决了沙发的软硬度一经制成就无法改变,不能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不同要求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位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纵轴与外纵轴示意图;图4为底架底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气压垫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合成垫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考图为图1-6。一种基于压强调整的多功能沙发,包括底架1、靠背架2、若干气压垫3、若干压强检测装置、若干换气头4、若干换气管道5、气泵6以及处理装置,所述底架1包括外纵轴7、内纵轴8、旋转轴9、第一横轴10、第二横轴11、固定脚12以及滑轮脚13,所述外纵轴7的头端以及尾端连接所述第一横轴10,所述外纵轴7设置滑动槽15,所述内纵轴8设置于所述滑动槽15内,所述内纵轴8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横轴11,所述内纵轴8的尾端连接所述旋转轴9,所述旋转轴9连接所述靠背架2,所述内纵轴8与所述第二横轴11以及旋转轴9围成的区域、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靠背架2围成的区域均设置有网格,所述网格上设置有若干气压垫3,所述气压垫3整齐排列,每个所述气压垫3均设置有一个压强检测装置以及换气头4,所述换气头4设置于所述气压垫3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换气头4连接所述换气管道5,所述换气管道5汇聚于一个主气道14,所述主气道14连接所述气泵6,所述气泵6设置于所述底架1底部,所述固定脚12设置于所述外纵轴7,所述滑轮脚13设置于所述内纵轴8与所述第二横轴11连接位置,所述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压强检测装置、所述换气头4以及气泵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滑动槽15的底面设置有齿形轴16,所述内纵轴8的底部设置有齿轮17,所述齿轮17与所述齿形轴16啮合,所述齿轮17连接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处理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旋转轴9连接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处理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外扶手18以及人机交互面板,所述外扶手18设置于所述底架1的两侧,所述外扶手18上设置有人机交互面板,所述人机交互面板连接所述处理装置,所述人机交互面板用于人工向所述处理装置发送工作指令,所述处理装置根据工作指令对沙发进行调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架1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位于所述底架1背侧的所述第一横轴10上,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靠背架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外框架20,所述外框架20与所述气压垫3构成合成垫体,在所述合成垫体中,所述气压垫3之间的空隙处塞满海绵21,所述换气管道5由所述合成垫体下表面伸入所述气压垫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气道14纵向设置于所述网格的中线处,所述合成垫体放置于所述网格上表面,所述换气管道5横向设置于所述网格上表面,所述换气管道5汇聚于所述主气道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压强调整的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靠背架、若干气压垫、若干压强检测装置、若干换气头、若干换气管道、气泵以及处理装置,所述底架包括外纵轴、内纵轴、旋转轴、第一横轴、第二横轴、固定脚以及滑轮脚,所述外纵轴的头端以及尾端连接所述第一横轴,所述外纵轴设置滑动槽,所述内纵轴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内纵轴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横轴,所述内纵轴的尾端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靠背架,所述内纵轴与所述第二横轴以及旋转轴围成的区域、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靠背架围成的区域均设置有网格,所述网格上设置有若干气压垫,所述气压垫整齐排列,每个所述气压垫均设置有一个压强检测装置以及换气头,所述换气头设置于所述气压垫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换气头连接所述换气管道,所述换气管道汇聚于一个主气道,所述主气道连接所述气泵,所述气泵设置于所述底架底部,所述固定脚设置于所述外纵轴,所述滑轮脚设置于所述内纵轴与所述第二横轴连接位置,所述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压强检测装置、所述换气头以及气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压强调整的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靠背架、若干气压垫、若干压强检测装置、若干换气头、若干换气管道、气泵以及处理装置,所述底架包括外纵轴、内纵轴、旋转轴、第一横轴、第二横轴、固定脚以及滑轮脚,所述外纵轴的头端以及尾端连接所述第一横轴,所述外纵轴设置滑动槽,所述内纵轴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内纵轴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横轴,所述内纵轴的尾端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靠背架,所述内纵轴与所述第二横轴以及旋转轴围成的区域、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靠背架围成的区域均设置有网格,所述网格上设置有若干气压垫,所述气压垫整齐排列,每个所述气压垫均设置有一个压强检测装置以及换气头,所述换气头设置于所述气压垫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换气头连接所述换气管道,所述换气管道汇聚于一个主气道,所述主气道连接所述气泵,所述气泵设置于所述底架底部,所述固定脚设置于所述外纵轴,所述滑轮脚设置于所述内纵轴与所述第二横轴连接位置,所述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压强检测装置、所述换气头以及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强调整的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的底面设置有齿形轴,所述内纵轴的底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形轴啮合,所述齿轮连接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压强调整的多功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连接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控制芯片连接所述处理装置。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继华,
申请(专利权)人:钱继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