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姿拟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73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6
一种坐姿拟合机构,至少包括具有支撑体(4),所述支撑体(4)按照朝向包覆层(1)的方式设置在支撑点(32)上,支撑体(4)能够基于其对应的支撑点(32)的移动和其受到的包覆层(1)变形产生的压力而移动且绕其对应的支撑点(32)旋转;基于所述支撑点(32)的移动和/或受到的压力以调整若干个所述支撑体(4)彼此之间的高度差以形成支撑区域(9)的支撑形态能够变化的工作形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坐垫采用独立控制的两点式支撑结构,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并能匹配出更为丰富的支撑形态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座椅能够主动调整座垫和靠垫的表面形态,达到动态调整坐姿和缓解疲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姿拟合机构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为201810242762.0,申请日为2018年03月22日,申请类型为专利技术,申请名称为一种坐垫及配备该坐垫的辅助学习用座椅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活用品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坐姿拟合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学生的调节主要集中于坐高、坐深、腰靠高度等大范围尺寸,或者是坐垫和靠垫的表面接触温度的调节,而坐垫和靠垫的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坐垫和靠垫可变换形态的功能主要出现在汽车座椅上,旨在适应不同的行车环境。公开号为CN10405534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学习座椅。该专利技术用坐姿检测装置采集学习者坐在桌椅前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传送至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控制装置根据数据的处理结果相应控制桌椅自动调节装置,实现座椅移动、桌面自动升降或桌面自动倾斜或椅面自动升降或椅背自动倾斜。这种的学习座椅的局限在于,其只提供了座椅坐深、坐高等整体结构尺寸,而无法对坐面和靠垫的形态做出调整。而这些尺寸的调整在一般的学生中都有具备,这些调整针对的是适应人的不同体型,而无法适应不同的坐姿生理形态。公开号为CN1020500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当前的车速和关于当前道路走向的存储数据的一种用于动态调节车辆座椅乘员身体支撑的方法。通过在行驶过程中预先计算出一条车辆最可能沿其行驶的道路,这时各个预先计算出最可能会行驶的道路比即将出现的弯道末端更长,并且在通过这段弯道时可调节适应于整个预先计算出的最有可能行驶的道路的身体支撑。该专利技术旨在解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座椅支撑和包裹性。其通过动态调节座椅的形态来适应不同行驶状态下的驾驶员受力情况。其解决的问题是驾驶者在行车过程中的乘坐稳定性,而并不是为了减轻长时间就坐产生的疲劳。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身体在不断地发育,身体形态不断变化,尤其是身高和骨骼形态的变化。在就坐时,座椅支撑部位的形态如果不能良好地拟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则容易导致疲劳,甚至可能导致骨骼发育畸形的情况。可见,市面上缺乏一种可以动态调节坐垫和/或靠垫形态座椅,以适应青少年快速成长导致的不同身体形态或者匹配不同人的身体形态,以减轻疲劳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坐垫,至少包括由包覆层包覆的若干个支撑点。所述支撑点上设置有其工作面朝向所述包覆层的支撑体。其中,所述工作面能够基于其对应的支撑点的移动和其受到的包覆层变形产生的压力而移动且绕其对应的支撑点旋转。基于支撑点的移动以调整若干个支撑体彼此之间的高度差以形成由若干个工作面限定的支撑区域的支撑形态能够变化的工作形态;和/或,基于固定支撑点的条件下改变压力的大小,以形成由若干个工作面限定的支撑区域的支撑形态能够变化的工作形态。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体的形状由圆柱体形限定且其工作面是垂直于其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面。所述坐垫还包括连接体和支撑杆。其中,连接体的一端连接至支撑体的与所述工作面对应的固定面上。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支撑杆的一端按照共同组成球面副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支撑点由所述球面副限定。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驱动部连接并基于驱动部提供的动力而移动或固定所述支撑点。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面上按照关于固定面的几何中心点对称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体并由此限定出与所述支撑体对应的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其中,所述工作面能够基于其对应的第一支撑点的移动和第二支撑点的移动而移动且绕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的连线旋转的工作形态。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驱动电机、凸轮和传动轴构成所述驱动部时,所述传动轴与驱动电机连接并基于驱动电机提供的动力而绕其轴线旋转。其中,若干个所述凸轮按照其各自的旋转中心共线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形成彼此间隔排布的形态。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凸轮的工作面按照能够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轮与所述传动轴均通过电磁离合器连接并基于电磁离合器产生的磁力而吸附在一起。其中,基于若干个所述电磁离合器在相同时刻的不同工作状态形成若干个凸轮各自的距离其旋转中心最远的第一端点彼此之间的高度差能够调整的工作形态。所述支撑区域内设置有按照彼此平行的方式间隔排布的若干个所述传动轴。其中,驱动不同传动轴旋转的驱动电机按照独立控制的方式进行配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驱动部是推杆电机时,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推杆电机的推杆连接。其中,所述支撑区域内设置有按照彼此平行的方式间隔排布的若干个固定轴。其中,所述推杆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驱动不同支撑杆的推杆电机按照独立控制的方式进行配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坐垫还包括控制模块。其中,设置在所述工作面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电磁离合器、与能够采集就坐人员体重、心率和体温中的至少一种的智能穿戴配件进行实时通信的通信模块和所述驱动部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智能穿戴配件采集的数据信息生成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电磁离合器的控制信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和底座且采用前述的坐垫分别作为其座垫和靠垫。该座椅可用于机动车座椅、学生座椅、坐姿矫正椅或按摩椅。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靠垫按照其距离地面的高度能够调整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座椅骨架上。所述座垫按照与所述靠垫的相对距离能够调整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座椅骨架上。所述座椅骨架按照其距离地面的高度能够调整的方式与所述底座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计算同一坐姿的持续时间并基于所述智能穿戴配件采集的数据信息判断就坐人员精神状态。基于所述持续时间和所述精神状态生成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电磁离合器的控制信号以主动改变所述支撑区域的支撑形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坐垫能够改变表面支撑形态以匹配与之接触的身体部位的形态,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座椅能够主动调整坐垫和靠垫的表面形态,达到动态调整坐姿和缓解疲劳的效果。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座垫通过电磁离合器的基于一定的时间差开启或基于一个保持开启且另一个保持一定时间的关闭的方式而调节两个凸轮各自的第一端点的连线与传动轴的夹角或倾斜程度以形成同一支撑体两个端部最大高度差可调的工作形态。从而能够自动或手动匹配出支撑体不同振动幅度的按摩强度的技术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支撑体通过两个由球面副限定的支撑点共同支撑,同时支撑点的移动采用独立控制的方法进行,一方面,两点式的支撑结构稳定性更好,另一方面,支撑体能够绕其两个支撑点作单独旋转,通过多个支撑体的匹配能够形成更多坐垫支撑形态的组合从而更易匹配出适用于不同个体的舒适支撑形态。(3)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启时间点,能够形成例如是驱动电机循环开启的状态,从而达到主动变换坐姿或按摩降低疲劳度的效果。配合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和智能穿戴设备采集的就坐人员的各项生理数据信息,能够更大程度上的实现对使用人员疲劳状态的监测,使得坐垫形态的调整更具及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姿拟合机构,至少包括具有支撑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4)按照朝向包覆层(1)的方式设置在支撑点(32)上,支撑体(4)能够基于其对应的支撑点(32)的移动和其受到的包覆层(1)变形产生的压力而移动且绕其对应的支撑点(32)旋转;基于所述支撑点(32)的移动以调整若干个所述支撑体(4)彼此之间的高度差和/或支撑体(4)受到的压力以形成支撑体(4)端面支撑区域的支撑形态能够变化的工作形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姿拟合机构,至少包括具有支撑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4)按照朝向包覆层(1)的方式设置在支撑点(32)上,支撑体(4)能够基于其对应的支撑点(32)的移动和其受到的包覆层(1)变形产生的压力而移动且绕其对应的支撑点(32)旋转;基于所述支撑点(32)的移动以调整若干个所述支撑体(4)彼此之间的高度差和/或支撑体(4)受到的压力以形成支撑体(4)端面支撑区域的支撑形态能够变化的工作形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拟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4)的形状由圆柱体形限定且其工作面(4a)是垂直于其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面,所述坐垫还包括连接体(2)和支撑杆(3),连接体(2)的一端连接至支撑体的与所述工作面(4a)对应的固定面(4b)上,连接体(2)的另一端与支撑杆(3)的一端按照共同组成球面副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由包覆层(1)包覆的支撑点(32)由所述球面副限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姿拟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点(32)位置是球面副中的连接体(2)的端部或支撑杆(3)的端部,支撑杆(3)的另一端与驱动部(33)连接并基于驱动部(33)提供的动力而移动或固定支撑点(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姿拟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4b)上按照关于固定面(4b)的几何中心点对称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体(2)并由此限定出与所述支撑体(4)对应的第一支撑点(34)和第二支撑点(35),所述工作面(4a)能够基于其对应的第一支撑点(34)的移动和第二支撑点(35)的移动而移动且绕第一支撑点(34)和第二支撑点(35)的连线旋转的工作形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坐姿拟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当驱动电机(8)、凸轮(5)和传动轴(7)构成所述驱动部(33)时,若干个所述凸轮(5)按照其各自的旋转中心(6)共线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传动轴(7)上形成彼此间隔排布的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杰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