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73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6
一种坐垫,包括至少两个坐垫单元1,相邻坐垫单元1之间通过一个线状的连接部2一体式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坐垫单元的厚度,所述的连接部2位于所述坐垫的上表面或下底面,且相邻的所述连接部2在所述坐垫的上表面或下底面的位置是交替排布的;相邻的两个坐垫单元1的靠近它们之间的连接部2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结构和第二嵌合结构。本产品具有轻盈、方便携带、柔软舒适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垫
本专利技术属于户外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坐垫。技术背景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精神世界的享受,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会走向大自然,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陶冶自己的情操的同时,还可以锻炼人们的体魄。每个人的体力都会有耗尽的时候,在户外,能够有一个可以让人们坐下来休息的地方就很不错了,当然可以随地而坐,然而这种方式会使人们弄脏自己的衣服,很是不方便,因此就需要人们设计出方便携带的坐垫来。专利申请号为CN0123684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坐垫,包括采用具有弹性的发泡材料制成;内层的上表面上附着有采用塑料薄膜制成的上表层,内层的下表面上附着有采用塑料薄膜制成的下表层。该坐垫将两块坐垫单元之间的连接部设置在坐垫单元侧面的中部位置,叠合的时候会受到连接部两侧的侧壁相接之后产生的阻力,折叠的时候会很不方便;并且该坐垫两坐垫单元上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的设置方式不能使两种结构在叠合状态下相互配合,故而该折叠坐垫的叠合状态是不稳定的,容易展开,这不利于它的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坐垫。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包括至少两个坐垫单元,相邻坐垫单元之间通过一个线状的连接部一体式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坐垫单元的厚度,所述的连接部位于所述坐垫的上表面或下底面,且相邻的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坐垫的上表面或下底面的位置是交替排布的;相邻的两个坐垫单元的靠近它们之间的连接部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结构和第二嵌合结构,所述第一嵌合结构上至少包括有一个凸出于坐垫单元表面的凸出结构,所述第二嵌合结构至少包括一个凹陷于坐垫单元表面的凹陷结构,所述凸出结构的凸出高度和形状与所述凹陷结构的凹陷深度和形状对应,并且所述凸出结构与所述凹陷结构的位置相对于它们之间的连接部对称。在现有技术中,该坐垫将两块坐垫单元之间的连接部设置在坐垫单元侧面的中部位置,无论怎么叠合均会受到连接部两侧的侧壁相接之后产生的阻力,折叠的时候会很不方便;所述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在坐垫单元的表面上均为均匀分布;在两个相邻的坐垫单元表面上,所述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的位置关于它们之间的连接部并不对称,这使得这种坐垫在叠合状态下所述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没有相应的配合,因此该折叠坐垫的叠合状态是不够稳定的,不施加外力的条件下很容易展开,这不利于它的携带。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所述的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坐垫的上表面或下底面,使得本坐垫可以在所述的连接部处向所述的连接部所在的那个面那侧折叠,这样就不会产生类似上述的阻力;所述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相邻的两个坐垫单元面上对应设置,两者间的连线关于他们之间的连接部对称,故而折叠后两者能够嵌合,嵌合之后坐垫单元之间就不会相互滑动、错位;同时,所述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还增大了所述的坐垫与手掌之间的摩擦,拿在手里不容易脱手,携带方便。所述坐垫铺开在展平状态下,相邻两个坐垫单元邻近的两个侧面形成“V”字型结构,所述的连接部呈现为一线条状平面;所述坐垫在叠合状态下,相邻两个坐垫单元邻近的两个侧面形成形成一个平面或近似平面,所述的连接部呈现为所述平面或近似平面中部的有一道折痕。所述的凸出结构与所述的凹陷结构在同一所述坐垫单元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对应设置。所述的凸出结构为球面凸起,所述的球面凸起的高h1、直径d1;所述的凸出结构为球面凹陷,所述的球面凹陷的深度h2、直径d2;0.5cm≤h1≤3cm,0.5cm≤d1≤4cm,其中h2=h1,d2=d1。相邻的坐垫单元在叠合的状态下形成叠合面,在所述的叠合面上,所述的凸起结构和所述的凹陷结构相互配合。所述的坐垫的材料为发泡材料,所述的发泡材料为EPS发泡、EPE、IXPE、XPE、橡胶发泡材料、EVA材料层或闭孔聚乙烯改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坐垫单元包括第一表面层、发泡填充层和第二表面层,所述的发泡填充层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表面层和第二表面层之间,并且所述的第一表面层、发泡填充层和第二表面层一体连接;所述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表面层和第二表面层,并且所述连接部的第一表面层和坐垫单元的第一表面层为同一表面层,所述连接部的第二表面层和坐垫单元的第二表面层为同一表面层在所述的坐垫单元的同一表面上,所述的凸出结构的邻位上设置的是所述的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的邻位上设置的是所述的凸出结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1、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的坐垫单元,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坐垫可以叠合,减小了坐垫所占的空间,无论是放在包里还是那在手里都更为的方便;2、本专利技术将所述的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坐垫的上表面或下底面上,相邻的两个连接部处于不同的面上,这使得坐垫可以同时由多个坐垫单元组成,并且所述的坐垫单元在折叠的过程中不会相互影响;与此同时,所述的坐垫单元可以做的更小(坐垫单元大小与所述的坐垫单元数量成反比),折叠后的大小、宽度、厚度等更合适于人的抓握;3、本专利技术在坐垫单元的表面设置了凸出结构与凹陷结构,所述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相邻的两个坐垫单元面上对应设置,两者间的连线关于他们之间的连接部对称,故而折叠后两者能够嵌合,嵌合之后坐垫单元之间就不会相互滑动、错位;同时,所述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还增大了所述的坐垫与手掌、地面之间的摩擦,拿在手里不容易脱手、垫在地上不会滑动;4、本专利技术中的凸出结构与凹陷结构还可以起到增加所述的坐垫厚度的作用,未使用时坐垫的厚度等于突出结构的高度、凹陷结构的深度与发泡填充层厚度之和,在使用时,即使发生了形变,所述的坐垫厚度很显然是大于单独的发泡填充层厚度,这使得本坐垫在使用时更加的舒适;5、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这些凸出结构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凸出结构对臀部的反作用力还具有按压臀部穴位的功效;6、本专利技术将凸出结构与凹陷结构设计为球面突起与球面凹陷,由于球面的抗压能力很强,使得这些结构在变形之后能够更容易回复,结构简单,产品耐用;这些结构太小则不能发挥上述的效果,太大则弹性、回复能力等均会大幅度下降,故而将这些结构的高或深的范围设计在0.5cm~3cm,直径范围为0.5cm~4cm。7、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坐垫单元的同一表面上,所述的凸出结构的邻位上设置的是所述的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的邻位上设置的是所述的凸出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铺开状态下坐垫a的俯视图图2为铺开状态下坐垫a的正视图图3为折叠状态下坐垫a的正视图图4为铺开状态下坐垫b的俯视图图5为铺开状态下坐垫c的俯视图图6为铺开状态下坐垫c的正视图图7为折叠状态下坐垫c的正视图图中,1-坐垫单元,2-连接部,3-凸出结构,4-凹陷结构,5-第一表面层,6-发泡填充层,7-第二表面层。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垫,包括多个坐垫单元(1),其特征在于:相邻坐垫单元(1)之间通过一个线状的连接部(2)一体式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坐垫单元的厚度,所述的连接部(2)设置于所述坐垫的上表面或下底面,相邻的所述连接部(2)设置在所述坐垫不同的表面;相邻的两个坐垫单元(1)的靠近它们之间的连接部(2)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结构和第二嵌合结构,所述第一嵌合结构上至少包括有一个凸出于坐垫单元表面的凸出结构(3),所述第二嵌合结构至少包括一个凹陷于坐垫单元表面的凹陷结构(4),所述凸出结构(3)的凸出高度和形状与所述凹陷结构(4)的凹陷深度和形状对应,并且所述凸出结构(3)与所述凹陷结构(4)的位置相对于它们之间的连接部(2)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垫,包括多个坐垫单元(1),其特征在于:相邻坐垫单元(1)之间通过一个线状的连接部(2)一体式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坐垫单元的厚度,所述的连接部(2)设置于所述坐垫的上表面或下底面,相邻的所述连接部(2)设置在所述坐垫不同的表面;相邻的两个坐垫单元(1)的靠近它们之间的连接部(2)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结构和第二嵌合结构,所述第一嵌合结构上至少包括有一个凸出于坐垫单元表面的凸出结构(3),所述第二嵌合结构至少包括一个凹陷于坐垫单元表面的凹陷结构(4),所述凸出结构(3)的凸出高度和形状与所述凹陷结构(4)的凹陷深度和形状对应,并且所述凸出结构(3)与所述凹陷结构(4)的位置相对于它们之间的连接部(2)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铺开在展平状态下,相邻两个坐垫单元(1)邻近的两个侧面形成“V”字型结构,所述的连接部(2)呈现为一线条状平面;所述坐垫在叠合状态下,相邻两个坐垫单元(1)邻近的两个侧面形成形成一个平面或近似平面,所述的连接部(2)呈现为所述平面或近似平面中部的有一道折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出结构(3)与所述的凹陷结构(4)在同一所述坐垫单元(1)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出结构(3)为球面凸起,所述的球面凸起的高h1、直径d1;所述的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锋张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润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