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安全智能PDU,包括底托和上盖,底托的左侧面开设有进线孔,进线孔的内圆周面粘接有橡胶套,橡胶套左端的外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底托底面前后两端的边缘均熔接有导轨,两个导轨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的左右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脚架,两个脚架外端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两个脚架内端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上盖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底托的顶部,上盖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的内部均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有电源分配面板。通过脚架与导轨的配合,脚架能够在底托底部的滑轨内进行左右滑动,以此可以调节脚架伸出底托的长度,便于将PDU安装在不同型号的机柜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智能PDU
本技术涉及PDU
,特别是涉及安全智能PDU。
技术介绍
PDU即电源分配单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PDU是为机柜式安装的电气设备提供电力分配而设计的产品,拥有不同的功能、安装方式和不同插位组合的多种系列规格,能为不同的电源环境提供适合的机架式电源分配解决方案;而安全智能PDU,主要功能是节电、安全,将智能IC芯片嵌入PDU中自动在线检测电流变化从而实现电器待机自动断电,解决“待机能耗”问题,并且智能PDU采用红外线感应的方式来开启电源,不改变人们原有使用电器的习惯,使用更方便,真正做到省电,并且内设防雷电、防高压、防短路、防过载的功能,真正做到安全。现有技术的安全智能PDU的插孔与上盖为一体结构,而如果某个插孔出现损坏时,需要将整个上盖拆卸下来,再加上安全智能PDU本身长度较长,所以会使得维修时的拆装都变得更为麻烦,而且安全智能PDU左右两端的脚架是通过螺钉连接在底托上,无法进行调节长度,不能与各种型号的机柜进行匹配,为此我们提出了安全智能PDU,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安全智能PDU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安全智能PDU维修时拆装较为麻烦,以及安全智能PDU的脚架无法进行长度调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安全智能PDU,包括底托和上盖,所述底托的左侧面开设有进线孔,所述进线孔的内圆周面粘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左端的外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所述底托底面前后两端的边缘均熔接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的左右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脚架,两个所述脚架外端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两个所述脚架内端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上盖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底托的顶部,所述上盖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有电源分配面板,每个所述电源分配面板的表面均开设有插孔。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套的左端贯穿出底托,并且橡胶套的内部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左右两端均为开口端。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脚架左右对称设置,并且两个所述脚架的安装孔均延伸出底托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底部为开口端,并且安装槽与底托的内部相通。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钉的顶部贯穿出脚架,并且锁紧螺钉的顶部与底托的底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电源分配面板与上盖的配合设置,电源分配面板上设置插孔,而电源分配面板又单独通过沉头螺钉安装在上盖上,所以如果插孔出现损坏,便可将当前的电源分配面板单独拆卸下来,省去将上盖全部拆卸的麻烦,便于对当前位置的插孔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方便对插孔下方损坏的电路进行维修;通过脚架与导轨的配合,脚架能够在底托底部的滑轨内进行左右滑动,以此可以调节脚架伸出底托的长度,便于将安全智能PDU安装在不同型号的机柜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移除电源分配面板和橡胶套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左侧面的内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移除脚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中:1-底托,101-进线孔,2-上盖,201-安装槽,3-橡胶套,301-环形槽,4-导轨,401-滑槽,5-脚架,501-安装孔,6-锁紧螺钉,7-电源分配面板,701-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安全智能PDU,包括底托1和上盖2,下面对安全智能PDU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底托1的左侧面开设有进线孔101,进线孔101的内圆周面粘接有橡胶套3,橡胶套3左端的外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301,底托1底面前后两端的边缘均熔接有导轨4,两个导轨4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滑槽401,两个滑槽401之间的左右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脚架5,两个脚架5外端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501,两个脚架5内端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6;具体的,电线可以从橡胶套3的内部穿入底托1的内部,而橡胶套3能够起到防护作用,避免电线与进线孔101直接接触,防止电线出现弯折,并且在橡胶套3的外表面开设环形槽301,可以减少橡胶套3的应力集中,提高橡胶套3的抗弯折能力;具体的,两个脚架5均能够在导轨4的滑槽401内进行左右滑动,以此可以调节安装孔501延伸出底托1的长度,便于将安全智能PDU安装在不同规格的机柜上,而当锁紧螺钉6往上拧动,并紧密贴合在底托1的底面时,脚架5便无法继续滑动,以此对脚架5进行固定;上盖2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底托1的顶部,上盖2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201,每个安装槽201的内部均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有电源分配面板7,每个电源分配面板7的表面均开设有插孔701;具体的,通过电源分配面板7与上盖2的配合设置,电源分配面板7上设置有插孔701,而电源分配面板7又单独通过沉头螺钉安装在上盖2上,所以如果插孔701出现损坏,便可将当前的电源分配面板7单独拆卸下来,省去将上盖2全部拆卸的麻烦,便于对当前位置的插孔701以及与插孔701配套的电路进行维修。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更不是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另外,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安全智能PDU,包括底托(1)和上盖(2),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托(1)的左侧面开设有进线孔(101),所述进线孔(101)的内圆周面粘接有橡胶套(3),所述橡胶套(3)左端的外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301),所述底托(1)底面前后两端的边缘均熔接有导轨(4),两个所述导轨(4)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滑槽(401),两个所述滑槽(401)之间的左右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脚架(5),两个所述脚架(5)外端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501),两个所述脚架(5)内端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6);/n所述上盖(2)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底托(1)的顶部,所述上盖(2)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201),每个所述安装槽(201)的内部均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有电源分配面板(7),每个所述电源分配面板(7)的表面均开设有插孔(701)。/n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智能PDU,包括底托(1)和上盖(2),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托(1)的左侧面开设有进线孔(101),所述进线孔(101)的内圆周面粘接有橡胶套(3),所述橡胶套(3)左端的外圆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301),所述底托(1)底面前后两端的边缘均熔接有导轨(4),两个所述导轨(4)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滑槽(401),两个所述滑槽(401)之间的左右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脚架(5),两个所述脚架(5)外端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501),两个所述脚架(5)内端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6);
所述上盖(2)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底托(1)的顶部,所述上盖(2)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201),每个所述安装槽(201)的内部均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有电源分配面板(7),每个所述电源分配面板(7)的表面均开设有插孔(7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利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多普勒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