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排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7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排插座,安装有至少1个十孔基座或/和至少1个七孔基座;十孔基座和七孔基座内均设置有插套铜条,插套铜条上设置有L极焊脚、N极焊脚及E极焊脚;十孔基座和七孔基座上都设置有L极焊脚孔、N极焊脚孔、E极焊脚孔;若干个十孔基座和若干个七孔基座安装在同一单排插座中时,所有L极焊脚孔、N极焊脚孔、E极焊脚孔各自分别在同一直线上,所有L极焊脚都焊接在同一条L极连接铜条上,所有N极焊脚都焊接在同一条N极连接铜条上,所有E极焊脚都焊接在同一条E极连接铜条上。焊脚与连接铜条的焊接可以采用机器自动完成,大幅提升自动化程度,内部导体间不易虚焊短路,品质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排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单排插座。
技术介绍
现代生活全面进入了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人们有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电器家居等需要随时都能连接电源,对传统的单排插座也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目前,单排插座内部使用各式各样的一体式铜条结构来提高单排插座的质量,一体式铜条先安装在基座内,基座再安装再单排插座壳体上,将基座内的铜条与电源线连接。但是现有技术中一体式铜条往往材料利用率低,模具复杂,加工困难,与基座的安装也比较耗时,这些都会大大增加生产企业的成本,而且铜条在现有技术的基座中也容易氧化,而且铜条与电源线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焊点多,易发生虚焊、短路等问题。如果将单排插座设计成标准化、模块化,生产大批量同样的零件,并用这些相同的零件组装成各式各样的成品,满足人们对各种单排插座规格的需求,就能大大降低成本。把用于单排插座的铜条结构和基座都做成标准化、模块化,能大幅提升自动化程度,铜条和基座组装也能由机器自动组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如果将同种型号的基座在固定的位置引出的L极焊脚、N极焊脚、E极焊脚,且每个基座只有1个L极焊脚、1个N极焊脚,大大减少焊点,则铜条与电源线的焊接也能由机器完成,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不会发生虚焊、短路等问题,方便品控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排插座,使铜条与电源线的焊接能由机器自动完成,大幅提升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方便品控管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单排插座,包括由上盖和下盖组成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有至少1个十孔基座或/和至少1个七孔基座;十孔基座和七孔基座内均设置有插套铜条,插套铜条上设置有L极焊脚、N极焊脚及E极焊脚;十孔基座和七孔基座上都设置有使L极焊脚伸出基座的L极焊脚孔、使N极焊脚伸出基座的N极焊脚孔、使E极焊脚伸出基座的E极焊脚孔;若干个十孔基座和若干个七孔基座安装在同一单排插座中时,所有十孔基座和所有七孔基座上的L极焊脚孔、N极焊脚孔、E极焊脚孔各自分别在同一直线上,L极焊脚孔所在直线、N极焊脚孔所在直线、E极焊脚孔所在直线相互平行且两两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安全电气间隙3mm;所有L极焊脚都焊接在同一条L极连接铜条上,所有N极焊脚都焊接在同一条N极连接铜条上,所有E极焊脚都焊接在同一条E极连接铜条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排插座有以下优点:十孔基座与七孔基座采用模块化设计,物料的标准化大大提高了;所有基座中伸出的L极焊脚、N极焊脚、E极焊脚均各自在同一直线上且所在的直线相互平行且两两之间的距离符合电气安全,则将所有基座中伸出的L极焊脚、N极焊脚、E极焊脚分别焊接在L极连接铜条、N极连接铜条、E极连接铜条上可以采用机器自动完成,大幅提升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方便品控管理。优选的,插套铜条包括分别由一体成型的铜片折弯制成的L极一体铜条、N极一体铜条和E极一体铜条,L极焊脚设置在L极一体铜条上,N极焊脚设置在N极一体铜条上,E极焊脚设置在E极一体铜条上;L极一体铜条包括直条形的L极连接主片,L极连接主片的两个端部都分别设置有至少1个L极插套,L极插套是三极L极插套或两极L极插套;N极一体铜条包括直条形的N极连接主片,N极连接主片的两个端部都分别设置有至少1个N极插套,N极插套是三极N极插套或两极N极插套;E极一体铜条上设置有至少1个E极插套。采用此结构,L极一体铜条、N极一体铜条和E极一体铜条分别由一体成型的铜片折弯制成,可以制作成固定规格的单排多孔插座用铜条,然后多套铜条结构组装成各种不同规格的多孔插座,固定规格的铜条可以用相同的模具和折弯工艺就能制造,可以进行模块化生产,能大幅提升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L极连接主片的两个端部都分别设置有至少1个L极插套,N极连接主片的两个端部都分别设置有至少1个N极插套,采用这种方式制作单排多孔插座用的铜条能使插套排列紧凑,提高铜条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优选的,十孔基座内,L极连接主片的两个端部都分别设置有1个两极L极插套和1个三极L极插套;N极连接主片的两个端部都分别设置有1个两极N极插套和1个三极N极插套;2个两极L极插套与2个两极N极插套分别对应构成2套两极插孔,且2套两极插孔的朝向相互平行;2个三极L极插套、2个三极N极插套分别对应构成2套三极插孔的L极插孔和N极插孔,2套三极插孔中的E极插孔分别位于2套两极插孔中的L极插孔和N极插孔之间,且对应的E极插孔的朝向与两极插孔的朝向相互平行,2套三极插孔的朝向也相互平行。采用此结构,可以制作出插套排列紧凑的单排十孔插座用的铜条,铜条的利用率高。优选的,十孔基座包括面板、保护门、隔板和仓盒,插套铜条安装在仓盒内,面板设置在仓盒上,隔板设置在面板与仓盒之间,保护门设置在面板与隔板之间;面板包括2块五孔小面板;每块五孔小面板上都设置有一组两极插座孔和一组三极插座孔,其中三极插座孔的E极插孔位于两极插座孔的L极插孔和N极插孔之间,且E极插孔的朝向与两极插座孔的朝向相互平行;2组两极插座孔的朝向相互平行,2组三极插座孔的朝向也相互平行;隔板上设置有插套孔,保护门和插套孔都分别与2块五孔小面板上的两极插座孔和三极插座孔相对应。采用此结构,可以制成插座孔排列紧凑的单排十孔插座用基座,提高基座材料的利用率,插座孔都设置在五孔小面板上,在不设置插座孔的位置不浪费面板材料;插套铜条被封闭在仓盒与隔板之间的空间内,使插套铜条不易氧化;面板、仓盒、保护门、隔板都可以标准化,进行模块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七孔基座内,L极连接主片的一个端部设置有1个两极L极插套和1个三极L极插套,另一个端部设置有1个两极L极插套,两个两极L极插套的朝向相互垂直;N极连接主片的一个端部设置有1个两极N极插套和1个三极N极插套,另一个端部设置有1个两极N极插套,两个两极N极插套的朝向相互垂直;2个两极L极插套与2个两极N极插套分别对应构成2套朝向相互垂直的两极插孔;三极L极插套与三极N极插套分别对应构成三极插孔的L极插孔和N极插孔,三极插孔中的E极插孔位于其中1套两极插孔中的L极插孔和N极插孔之间,且E极插孔的朝向与该对应的两极插孔的朝向相互平行。采用此结构,可以制作出插套排列紧凑的单排七孔插座用的铜条,铜条的利用率高。优选的,七孔基座包括面板、保护门、隔板和仓盒,插套铜条安装在仓盒内,面板设置在仓盒上,隔板设置在面板与仓盒之间,保护门设置在面板与隔板之间;面板包括1块五孔小面板和和1块双孔小面板;所述的五孔小面板上设置有一组两极插座孔和一组三极插座孔,其中三极插座孔的E极插孔位于两极插座孔的L极插孔和N极插孔之间,且E极插孔的朝向与两极插座孔的朝向相互平行;双孔小面板上设置有一组两极插座孔,五孔小面板上的两极插座孔的朝向与双孔小面板上的两极插座孔的朝向相互垂直;隔板上设置有插套孔,保护门和插套孔都分别与五孔小面板上的两极插座孔和三极插座孔以及双孔小面板上的两极插座孔相对应。采用此结构,可以制成插座孔排列紧凑的单排七孔插座用基座,提高基座材料的利用率,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排插座,包括由上盖(1-1)和下盖(1-2)组成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安装有至少1个十孔基座或/和至少1个七孔基座;十孔基座和七孔基座内均设置有插套铜条(10),插套铜条(10)上设置有L极焊脚(11-2)、N极焊脚(12-2)及E极焊脚(13-2);十孔基座和七孔基座上都设置有使L极焊脚(11-2)伸出基座的L极焊脚孔、使N极焊脚(12-2)伸出基座的N极焊脚孔、使E极焊脚(13-2)伸出基座的E极焊脚孔;若干个十孔基座和若干个七孔基座安装在同一单排插座中时,所有十孔基座和所有七孔基座上的L极焊脚孔、N极焊脚孔、E极焊脚孔各自分别在同一直线上,L极焊脚孔所在直线、N极焊脚孔所在直线、E极焊脚孔所在直线相互平行且两两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安全电气间隙3mm;所有L极焊脚(11-2)都焊接在同一条L极连接铜条(1-5)上,所有N极焊脚(12-2)都焊接在同一条N极连接铜条(1-6)上,所有E极焊脚(13-2)都焊接在同一条E极连接铜条(1-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排插座,包括由上盖(1-1)和下盖(1-2)组成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安装有至少1个十孔基座或/和至少1个七孔基座;十孔基座和七孔基座内均设置有插套铜条(10),插套铜条(10)上设置有L极焊脚(11-2)、N极焊脚(12-2)及E极焊脚(13-2);十孔基座和七孔基座上都设置有使L极焊脚(11-2)伸出基座的L极焊脚孔、使N极焊脚(12-2)伸出基座的N极焊脚孔、使E极焊脚(13-2)伸出基座的E极焊脚孔;若干个十孔基座和若干个七孔基座安装在同一单排插座中时,所有十孔基座和所有七孔基座上的L极焊脚孔、N极焊脚孔、E极焊脚孔各自分别在同一直线上,L极焊脚孔所在直线、N极焊脚孔所在直线、E极焊脚孔所在直线相互平行且两两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安全电气间隙3mm;所有L极焊脚(11-2)都焊接在同一条L极连接铜条(1-5)上,所有N极焊脚(12-2)都焊接在同一条N极连接铜条(1-6)上,所有E极焊脚(13-2)都焊接在同一条E极连接铜条(1-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排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套铜条(10)包括分别由一体成型的铜片折弯制成的L极一体铜条(11)、N极一体铜条(12)和E极一体铜条(13),L极焊脚(11-2)设置在L极一体铜条(11)上,N极焊脚(12-2)设置在N极一体铜条(12)上,E极焊脚(13-2)设置在E极一体铜条(13)上;L极一体铜条(1)包括直条形的L极连接主片(11-3),L极连接主片(11-3)的两个端部都分别设置有至少1个L极插套(11-1),L极插套(11-1)是三极L极插套(11-11)或两极L极插套(11-12);N极一体铜条(12)包括直条形的N极连接主片(12-3),N极连接主片(12-3)的两个端部都分别设置有至少1个N极插套(12-1),N极插套(12-1)是三极N极插套(12-11)或两极N极插套(12-12);E极一体铜条(13)上设置有至少1个E极插套(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排插座,其特征在于,十孔基座内,L极连接主片(11-3)的两个端部都分别设置有1个两极L极插套(11-12)和1个三极L极插套(11-11);N极连接主片(12-3)的两个端部都分别设置有1个两极N极插套(12-12)和1个三极N极插套(12-11);2个两极L极插套(11-12)与2个两极N极插套(12-12)分别对应构成2套两极插孔,且2套两极插孔的朝向相互平行;2个三极L极插套(11-11)、2个三极N极插套(12-11)分别对应构成2套三极插孔的L极插孔和N极插孔,2套三极插孔中的E极插孔分别位于2套两极插孔中的L极插孔和N极插孔之间,且对应的E极插孔的朝向与两极插孔的朝向相互平行,2套三极插孔的朝向也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排插座,其特征在于,十孔基座包括面板(6)、保护门(9)、隔板(7)和仓盒(8),插套铜条(10)安装在仓盒内,面板设置在仓盒上,隔板设置在面板与仓盒之间,保护门设置在面板与隔板之间;面板(6)包括2块五孔小面板;每块五孔小面板上都设置有一组两极插座孔和一组三极插座孔,其中三极插座孔的E极插孔位于两极插座孔的L极插孔和N极插孔之间,且E极插孔的朝向与两极插座孔的朝向相互平行;2组两极插座孔的朝向相互平行,2组三极插座孔的朝向也相互平行;隔板上设置有插套孔,保护门和插套孔都分别与2块五孔小面板上的两极插座孔和三极插座孔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排插座,其特征在于,七孔基座内,L极连接主片(11-3)的一个端部设置有1个两极L极插套(11-12)和1个三极L极插套(11-11),另一个端部设置有1个两极L极插套(11-12),两个两极L极插套(11-12)的朝向相互垂直;N极连接主片(12-3)的一个端部设置有1个两极N极插套(12-12)和1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