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50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包括金属端子、塑料外壳和O型密封圈,所述金属端子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O型密封圈紧密套设在金属端子的环形凹槽内,塑料外壳注塑在金属端子上且将O型密封圈覆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装配式结构抗振动性能不足的问题,塑封结构不会需要为装配预留间隙,提高了产品整体抗振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连接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大功率用电器,这种大功率用电器自身的防水要求非常严苛。少量水滴甚至水汽进入都易发生短路烧蚀,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连接器的防水性能可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传统的连接器防水结构为装配式结构。通过两刚性体挤压O型圈实现。这种结构虽然防水性能可靠,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生产检验,但是要求两刚性体之间需要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装配。随着新能源汽车对抗振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间隙配合很容易导致两刚性体之间发生晃动,晃动传递至某些脆弱结构上后容易发生开裂及粉碎。还有一种涂抹亲和剂后再塑封的防水方案。这种亲和剂可以和同时与塑料及金属亲和,使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较新的防水方案,这个方案对加涂胶及注塑的过程能力要求非常高,涂胶过程中,如果有较多的气泡,或者注塑参数没有把控好,金属和塑料之间依然无法保证密贴。而且亲和剂材料成本较高,涂胶工艺复杂,涂胶后烘干及静置时间把控要求非常高,提升了管理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一种成本低廉,生产简单,方便管理,抗震性能好的塑封O型圈防水方案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包括金属端子、塑料外壳和O型密封圈,所述金属端子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O型密封圈紧密套设在金属端子的环形凹槽内,塑料外壳注塑在金属端子上且将O型密封圈覆盖。进一步的,所述O型密封圈的内径小于环形凹槽的内径,使得O型密封圈套设在环形凹槽内时,O型密封圈依靠自身弹性形变压缩自身,保证自身与金属端子的环形凹槽密贴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塑料外壳和O型密封圈均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塑料外壳由尼龙制成,所述O型密封圈由橡胶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成本低廉,为了满足防水性能而增加的O型密封圈已有上百年的使用历史,成本极低。(2)解决了传统装配式结构抗振动性能不足的问题,塑封结构不会需要为装配预留间隙,提高了产品整体抗振动性能。(3)生产难度低,传统的装配式方案如果间隙预留较小,装配较为困难,涂抹亲和剂对涂抹手法,烘干时间,静置时间,注塑参数的管控严格。而塑封O型密封圈的方案与普通的塑封嵌件的工艺没有区别。(4)管理难度低,将金属端子,O型密封圈,塑料壳体塑封为一个整体,零件数量减少,管理难度降低。(5)需要占用的空间小,防水结构仅仅包括O型密封圈及金属端子凹槽,而且还是在产品难以利用的壳体塑料内部的空间,为产品其他功能的实现预留了更多的空间。(6)热变形不会影响塑封防水效果,O型密封圈属于弹性材料,可以依靠自身变形保持与尼龙塑封壳体的密贴。O型密封圈与金属端子可以相对滑动,从而保持与金属端子的密贴。(7)这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已运用于实际生产,可达到IP67,IP6K9K,IP67M的防水要求。经过上万件的生产及检验,至今未出现过一列防水失效,是一种十分可靠的防水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的塑料外壳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的金属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塑料外壳,2-O型密封圈,3-金属端子,4-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包括塑料外壳1、O型密封圈2、金属端子3。所述O型密封圈2、金属端子3均由塑料外壳1塑封包裹,连为一个塑封体,无法拆卸;O型密封圈2塑封于塑料外壳1内,无法从外观上看见O型密封圈2。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所述金属端子3侧面有一环形凹槽4,所述环形凹槽4的内径明显大于O型密封圈2的内径,O型密封圈2安装于所述环形凹槽4内,依靠自身收缩时产生的回弹力压缩自身圆形截面,使自身内表面与所述环形凹槽4的底部密贴,实现O型密封圈2与金属端子3之间的防水功能;所述塑料外壳1与O型密封圈2均为有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外壳1由尼龙制成,所述O型密封圈2由橡胶制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在塑封过程中,经高温熔化的尼龙塑料会与同为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橡胶粘连在一起,冷却成型后尼龙塑料外壳与O型密封圈2依然能够保持密贴。所述塑料外壳1与金属端子3之间由于采用塑封方式连为一体,二者之间没有间隙。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尼龙塑料外壳,O型密封圈2,金属端子3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不同材料的收缩率不同,尼龙塑料外壳与金属端子3作为刚性材料,二者之间的密贴可能会失效,产生微小的间隙,故二者密贴仅仅能保证振动性能,无法保证防水性能。O型密封圈2作为弹性材料,能够依靠自身弹性变形抵抗热变形,与尼龙塑封壳体1保持粘连与密贴。由于O型密封圈2内径明显小于环形凹槽4的内径,O型密封圈2内缘有明显压缩,当温度发生变化导致二者变形时,O型密封圈2内缘的压缩将被释放并补偿变形,保持O型圈2与金属端子1的环形凹槽4之间的密贴。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所述尼龙塑料外壳与O型密封圈2间粘连但无压缩。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所述金属端子3与O型密封圈2间压缩但无粘连。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所述尼龙塑料外壳与金属端子3之间的紧密配合仅能保证抗振动性能,无法保证防水性能。需要说明,上述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也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例如改变O型圈的数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端子、塑料外壳和O型密封圈,所述金属端子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O型密封圈紧密套设在金属端子的环形凹槽内,塑料外壳注塑在金属端子上且将O型密封圈覆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端子、塑料外壳和O型密封圈,所述金属端子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O型密封圈紧密套设在金属端子的环形凹槽内,塑料外壳注塑在金属端子上且将O型密封圈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封O型圈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的内径小于环形凹槽的内径,使得O型密封圈套设在环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潇远毛彬向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