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溥专利>正文

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38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属于安全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结构,使用安装不够可靠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红外报警器、用于固定安装红外报警器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包括底座、通过横轴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转动臂、通过竖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臂上的第二转动臂,设置在第二转动臂端部的安装座,横轴和竖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达到了利用步进电机,提高驱动和安装可靠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全装置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红外线报警装置,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20532212.3,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的结构,包括固定板、转动齿轮、连接杆、装置外壳、保护板、伸缩杆和红外线报警装置,所述固定板位于报警装置最右侧由金属板和四根螺栓组成,固定板中间通过转动齿轮与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转动齿轮与装置外壳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为全金属材质且为长方体结构,装置外壳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为铝合金材质且通过伸缩杆与装置外壳相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转动齿轮,所述伸缩杆为多段式结构,装置外壳内部镶嵌有红外线报警装置,通过在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中设置转动齿轮和卡槽可以调节报警装置的角度和高度,使监控范围更大。我们发现此红外线报警装置能够通过伸缩杆和转动齿轮进行位置改变,扩大监控范围,但是如果随意的调节和更改安装位置,或是调节监控角度和高度则不利于监控。我们一般是通过此结构进行监控角度和位置调节后,保持不变,达到有效的监控。基于上述结构可见,我们在安装定位方面,调节和安装一般由专业人员操作比较安全可靠,防止他人随意调节,避免安装故障是需要考虑的。因此在这方面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以达到提高位置安装调节可靠性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包括红外报警器、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红外报警器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座、通过横轴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转动臂、通过竖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臂上的第二转动臂,设置在第二转动臂端部的安装座,所述横轴和竖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分别连接有驱动器、处理器、遥控接收器,所述遥控接收器配对有遥控发送器。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包括当底座固定在墙面上处于断开状态的按钮、电池、拨动开关、以及蜂鸣器;按钮、电池、拨动开关、以及蜂鸣器相互串联。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按钮包括壳体、复位弹簧、以及按键,所述按键上螺纹套接有调节套。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能够利用步进电机的功能,使得调节横轴、竖轴的转动需要外部电路进行控制,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无法直接旋转,需要配备驱动器才能驱动,因此对于外接普通人员不易随意调节,而专业人员能够连接步进电机进行控制;2、利用遥控器实现远程控制调节;3、能够对安装的可靠性进行检测和报警,当底座安装不可靠,或有人进行拆卸的时候,能够及时警示。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电路模块结构方框图;图4为实施例中触发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红外报警器;2、安装支架;21、底座;22、第一转动臂;23、第二转动臂;24、安装座;25、横轴;26、竖轴;27、第一步进电机;28、第二步进电机;3、驱动器;4、处理器;5、遥控接收器;6、遥控发送器;7、触发器;71、按钮;711、壳体;712、复位弹簧;713、按键;72、电池;73、拨动开关;74、蜂鸣器;75、调节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种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参考图1所示,对于红外线报警器是采用现有器件,但是一般需要配备本方案设计的安装支架2。红外线报警装置包括红外报警器1、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红外报警器1的安装支架2。本方案的设计重点在于,安装支架2包括底座21、通过横轴25转动连接在底座21上的第一转动臂22、通过竖轴26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臂22上的第二转动臂23、设置在第二转动臂23端部的安装座24。横轴25和竖轴26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27、第二步进电机28。第一步进电机27实现第一转动臂22上下摆动,第二步进电机28实现第二转动臂23左右摆动。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第一步进电机27和第二步进电机28的轴是无法转动的,具有自锁的效果。基于上述方案设计,参考图3所示,还可以将第一步进电机27、第二步进电机28分别连接有驱动器3、处理器4、遥控接收器5,遥控接收器5配对有遥控发送器6。对于步进电机的驱动器3可以采用市场上的电路板,处理器4可以采用单片机。遥控接收器5和遥控发送器6可以市场上选购并进行电路连接。通过如此设置之后,其主要是借助现有的电路手段,去实现步进电机的驱动,以及遥控驱动。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安全性,参考图4所示,结合图1和图4的设计方案,底座21的底面设置有触发器7,触发器7包括当底座21固定在墙面上处于断开状态的按钮71、电池72、拨动开关73、以及蜂鸣器74。按钮71、电池72、拨动开关73、以及蜂鸣器74相互串联。按钮71包括壳体711、复位弹簧712、以及按键713,按键713上螺纹套接有调节套75。工作过程中,首先通过拨动开关73使得线路接通,如果底座21可靠的安装在墙壁上,此时墙壁使得按钮71上的按键713缩回。当底座21被人拆卸或松动,此时按键713由于复位弹簧712的作用使得线路接通,此时电池72供电正常,蜂鸣器74发出报警声音。只有控制拨动开关73才能消除报警。拨动开关73一般设置在底座21内部。由此可见通过上述方案,更加安全可靠。另外,可以通过按键713和调节套75的配合来控制按键713压缩的力道和警报的灵敏程度。调节套75和按键713都是塑料材质,相互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调节整体的长度。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包括红外报警器、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红外报警器的安装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座、通过横轴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转动臂、通过竖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臂上的第二转动臂,设置在第二转动臂端部的安装座,所述横轴和竖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包括红外报警器、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红外报警器的安装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座、通过横轴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转动臂、通过竖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臂上的第二转动臂,设置在第二转动臂端部的安装座,所述横轴和竖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网络的红外线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分别连接有驱动器、处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溥宋辉武
申请(专利权)人:韩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