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30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其包含:上电极组件,其具有上电极本体及包覆该上电极本体的下端侧壁的绝缘元件,且该上电极本体的底面与该绝缘元件的底面形成共平面;下电极组件,其顶端具有可容置该上电极组件、电解液及测试隔离膜的容置槽;及面电阻测量元件,其与该上电极组件及该下电极组件电性连接,其中该上电极组件的荷重介于20gf至160gf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可简化操作手续,缩短测量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设计简便的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隔离膜是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高分子薄膜,其设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以防止两电极之间因为物理性接触而产生的短路。同时,隔离膜内具有大量曲折贯通的微孔,允许锂离子通过微孔且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形成电池内部导电回路,而电子则通过外部回路在正、负电极间形成电流回路。锂离子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隔离膜面积的数量是衡量隔离膜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是通过测量隔离膜电导率或面电阻来表征隔离膜的离子传导率,进而评估隔离膜性能,其中测量隔离膜电导率时容易受两电极之间的间距、电极表面的粗糙度等因素影响而存在较大误差,需要投入较多资源以改善准确率,因此业界多以测量面电阻来评估隔离膜性能。现有技术中曾提出一种面电阻测量装置,该面电阻测量装置包含绝缘外壳、上电极板及下电极板,该绝缘外壳设置液槽,该下电极板设置于液槽底部并经由螺栓及接线柱与外部电化学工作站连接,该上电极板由绝缘套环及绝缘盖板包覆且经由螺栓固定一绝缘配重,该上电极板并经由该螺栓及接线柱与外部电化学工作站连接。此面电阻测量装置的电极板维持于绝缘环境以避免外界空气及灰尘杂质对测试结果的干扰。此外,现有技术中亦曾提出一种绝缘材料包覆电极的面电阻测量设备,其下电极固定于底座而上电极则与传动组件连接,通过传动组件使上电极于铅直方向移动并施加预定压力于下电极以进行量测。该面电阻测量设备结构复杂且操作繁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以避免上电极发生漏电流的问题,并能够简化实验操作,缩短面电阻的测量时间。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其包含:上电极组件,其具有上电极本体及包覆该上电极本体的下缘侧壁的绝缘元件,且该上电极本体的底面与该绝缘元件的底面形成共平面;下电极组件,其顶端具有可容置该上电极组件、电解液及测试隔离膜的容置槽;及面电阻测量元件,其与该上电极组件及该下电极组件电性连接,其中该上电极组件的荷重介于20gf至160gf间。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树脂,其填充于该上电极本体与该绝缘元件之间。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上电极本体的底面及该下电极组件的该容置槽的底面皆为抛光表面。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上电极本体的底面的表面粗糙度及该下电极组件的该容置槽的底面的表面粗糙度皆小于1μm。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容置槽的深度小于该上电极组件的该绝缘元件的高度。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上电极组件具有第一插孔,该下电极组件具有第二插孔,且该面电阻测量元件包含第一电性插销、第二电性插销以分别插入该上电极组件的该第一插孔及该下电极组件的该第二插孔,以使该上电极组件及该下电极组件与该面电阻测量元件电性连接。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隔离膜置压于该上电极组件及该下电极组件之间。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上电极本体的材质为经阳极处理过的不锈钢或铝合金,且该上电极本体为直径介于20mm至40mm间的圆柱体。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绝缘元件的底面与该上电极本体的底面形成直径介于25mm至50mm间的共平面。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容置槽为具有直径介于30mm至55mm间的圆形底面。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上电极组件为绝缘元件包覆上电极本体下缘侧壁,且两者之间可进一步以树脂填充间隙,藉此能够避免异物杂质卡在上电极本体与绝缘元件之间所导致的漏电流。此外,当隔离膜平放于下电极组件的容置槽后,可直接将上电极组件放置于隔离膜之上,利用上电极组件本身的荷重下压隔离膜以使其平贴,故此操作手续简便,能够大幅缩短测量的时间。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电极组件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下电极组件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1显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10包含上电极组件100、下电极组件200以及隔离膜的面电阻测量元件300。本技术的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10将隔离膜(未图示)置压于两电极组件(即上电极组件100及下电极组件200)之间,通过电性连接的面电阻测量元件300测得隔离膜的面电阻值,藉此评估隔离膜的性能。以下将进一步详述装置中的各组件/元件。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电极组件100的剖面图,其显示上电极组件100具有上电极本体110及绝缘元件120,其中上电极本体110的材质为经阳极处理过的不锈钢或铝合金且为直径介于20mm至40mm间的圆柱体,其直径尤以20mm至30mm为宜,上电极本体110的底面112为经平滑处理的抛光表面,以在置压隔离膜时利于膜面平贴于电极的表面,上电极本体110的底面112的表面粗糙度(Rz)较佳为小于1μm,尤以小于0.5μm为宜。绝缘元件120的材质为电性绝缘材质且包覆上电极本体110的下缘侧壁,绝缘元件120的底面122与上电极本体110的底面112形成直径介于25mm至50mm间的共平面。此绝缘元件120的设置能够避免当上电极组件100与下电极组件200接触时,暴露的电极容易造成侦测电流在规定以外的电路路线流动而造成测试变异的增加。绝缘元件120的高度并未特别限制,以避免上电极组件100与下电极组件200接触时产生测试以外的电流流动即可。绝缘元件120的材质可为塑料材质,例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或环氧树脂,较佳为环氧树脂。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可进一步包括树脂(未图示),其填充于上电极本体110与绝缘元件120之间,以避免异物杂质卡在上电极本体110与绝缘元件120之间并减少漏电流的问题。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电极组件100需有一定的荷重,以利于隔离膜面电阻量测时可藉此荷重使待测的隔离膜的膜面平整贴合于上下电极表面间并足以排出隔离膜的气泡。上电极组件100的荷重可介于20gf(其中,gf即克力的意思,也就是说,一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至160gf间,较佳介于40gf至80gf间。当上电极组件100的荷重过低时无法使隔离膜的气泡排除也无法使膜面平整贴合,而荷重过高时虽然可排除气泡,但会造成膜面挤压破坏及多孔结构闭孔。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下电极组件200的剖面图,图3显示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n上电极组件,其具有上电极本体及包覆该上电极本体的下缘侧壁的绝缘元件,且该上电极本体的底面与该绝缘元件的底面形成共平面;/n下电极组件,其顶端具有可容置该上电极组件、电解液及测试隔离膜的容置槽;及/n面电阻测量元件,其与该上电极组件及该下电极组件电性连接,/n其中该上电极组件的荷重介于20gf至160gf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上电极组件,其具有上电极本体及包覆该上电极本体的下缘侧壁的绝缘元件,且该上电极本体的底面与该绝缘元件的底面形成共平面;
下电极组件,其顶端具有可容置该上电极组件、电解液及测试隔离膜的容置槽;及
面电阻测量元件,其与该上电极组件及该下电极组件电性连接,
其中该上电极组件的荷重介于20gf至160gf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树脂,其填充于该上电极本体与该绝缘元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电极本体的底面及该下电极组件的该容置槽的底面皆为抛光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电极本体的底面的表面粗糙度及该下电极组件的该容置槽的底面的表面粗糙度皆小于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隔离膜面电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槽的深度小于该上电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婉婷叶威廷郑凯维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材料芜湖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