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浸渍法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29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浸渍法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第一容器上方与第一容器盖可拆卸连接,称台固定安装在第一容器盖上方,下部重量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称台下方,下部重量传感器与吊钩连接,吊钩穿过第一容器盖进入第一容器中,第一容器与出水管固定连接,第二容器上方与第二容器盖可拆卸连接,第二容器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电机相对第二容器盖上下移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连接并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与搅拌叶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沥青浸渍法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这一试验方法统一化、系统化,避免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通过搅拌功能使沥青充分进入沥青混合料开口空隙,减少气泡产生,提高试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浸渍法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
本申请涉及一种沥青浸渍法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
技术介绍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是计算压实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主要参数,也是计算压实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体积指标的重要因素。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确定方法一般有计算法和实测法两种,其中实测法包括真空法和溶剂法两种方法。真空法以水为介质,溶剂法以三氯乙烯为介质,理论上都不能完全避免混合料的开口空隙,使用沥青这一介质可以从理论上解决零空隙的问题。在使用浸渍法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时,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还没有具体的仪器可以以沥青为介质测定最大理论密度,通常都是根据有关文献描述,进行试验操作,这之间不可避免出现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2)当热沥青倒入盛有混合料的小碗时,传统的操作手法是人工搅拌,既没有搅拌速率的规定也没有搅拌次数的规定,因此在传统的人工搅拌过程时,沥青中难免会出现气泡,这就会影响试验的精度,造成试验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沥青浸渍法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解决了现有的试验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浸渍法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称台(2)、下部重量传感器(4)、第一容器盖(5)、吊钩(6)、出水管(8)、第一容器(9)、底座(11)、搅拌叶片(17)、第二容器(19)、传动轴(20)、第二容器盖(21)和电机(22),所述第一容器(9)和第二容器(19)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11)上方两侧,所述第一容器(9)上方与第一容器盖(5)可拆卸连接,所述称台(2)固定安装在第一容器盖(5)上方,所述下部重量传感器(4)固定安装在称台(2)下方,所述下部重量传感器(4)与吊钩(6)连接,所述吊钩(6)穿过第一容器盖(5)进入第一容器(9)中,所述第一容器(9)与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浸渍法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称台(2)、下部重量传感器(4)、第一容器盖(5)、吊钩(6)、出水管(8)、第一容器(9)、底座(11)、搅拌叶片(17)、第二容器(19)、传动轴(20)、第二容器盖(21)和电机(22),所述第一容器(9)和第二容器(19)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11)上方两侧,所述第一容器(9)上方与第一容器盖(5)可拆卸连接,所述称台(2)固定安装在第一容器盖(5)上方,所述下部重量传感器(4)固定安装在称台(2)下方,所述下部重量传感器(4)与吊钩(6)连接,所述吊钩(6)穿过第一容器盖(5)进入第一容器(9)中,所述第一容器(9)与出水管(8)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容器(19)上方与第二容器盖(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容器(19)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16),所述电机(22)相对第二容器盖(21)上下移动,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与传动轴(20)连接并驱动传动轴(20)转动,所述传动轴(20)与搅拌叶片(1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浸渍法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箱体(24)、定位孔(241)和螺栓(26),所述电机(22)安装在电机箱体(24)中,所述电机箱体(24)与第二容器盖(21)滑动连接,所述电机箱体(24)两侧分别形成有多个定位孔(241),所述电机箱体(24)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与第二容器盖(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刚增军高香龙毛文斌李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