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流化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粉体物料冷却设备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粉体流化冷却器。
技术介绍
在无机盐、金属氧化物、金属粉末的生产中,常需要将煅烧得到的高温粉体物料进行冷却,以便包装运输。传统的粉体冷却技术采用冷却水间接换热或空气/惰性气体直接换热的方式进行冷却,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粉体冷却技术均有各自的局限性:1.粉体流换热器技术:高温固体粉料依靠自身重力,自流通过板式换热器的狭窄通道,与另一侧的冷却水进行间接换热,达到将物料冷却的目的,必要时可以副产热水,使热量得到回收。但粉体流换热器技术只适用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粉体物料,通常要求粉料粒径>150μm,安息角<40°。该技术由加拿大Solex公司最早推广,在重质纯碱、尿素、氯化钾、蔗糖等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流动性差的粉料,因其无法顺利在换热板间流动,不能使用该技术。2.流化床冷却技术:是利用流态化原理,利用空气或惰性气体,将粉料流化起来,粉料依次通过多个流化腔室,每个流化腔室下均有冷却空气/惰性气体通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采用立式安装,其包括/n流态化腔室,在所述流态化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流态化腔室的粉体物料进口并配设有粉料进料阀;在所述流态化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布风板,且冷却器的底部设置有循环风进口,冷却器的顶部设置有循环风出口;所述循环风进口位于所述布风板的下方,以使通过所述循环风进口进入冷却器的气体经过所述布风板均匀进入流态化腔室内;/n管壳式换热段,所述管壳式换热段位于流态化腔室上部,且所述管壳式换热段的管程为与所述流态化腔室连通的气固两相流通通道,其壳程为冷却介质流通通道并配设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器采用立式安装,其包括
流态化腔室,在所述流态化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流态化腔室的粉体物料进口并配设有粉料进料阀;在所述流态化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布风板,且冷却器的底部设置有循环风进口,冷却器的顶部设置有循环风出口;所述循环风进口位于所述布风板的下方,以使通过所述循环风进口进入冷却器的气体经过所述布风板均匀进入流态化腔室内;
管壳式换热段,所述管壳式换热段位于流态化腔室上部,且所述管壳式换热段的管程为与所述流态化腔室连通的气固两相流通通道,其壳程为冷却介质流通通道并配设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至少是双层筛孔式布风板、风帽式布风板或鳃孔式布风板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流化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式换热段包括换热管、换热管管板、换热器壳体和位于换热器壳体顶部的封头结构,所述换热管管板安装在换热管壳体的上端和下端,且上端和下端的换热管管板上对应均布有数个圆孔,每个圆孔内均固定有一根连通流态化腔室和封头结构的换热管;所述循环风出口设于所述封头结构顶部,且封头结构与所述换热管壳体采用法兰连接或焊接,以使流态化腔室内的气固两相经换热管进入封头结构内并由位于封头结构顶部的所述循环风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人滔,李育亮,周彦明,刘斌,李魁,王智拓,黄泽茂,曾宇峰,徐秀海,赵雯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