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铠装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8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铠装胶管,属于胶管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胶管和位于胶管两端的接头;所述胶管包括胶管本体,在胶管本体内侧设置有耐磨衬里,在胶管本体外侧由内而外依次缠绕有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在第二增强层外侧设置有耐老化外敷层;在胶管本体内部还间隔设置有第一增强环和第二增强环;所述第一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0‑10°,所述第二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30‑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中,通过两增强层的设置以及缠绕角度的配合,提高了胶管在受压时的耐压能力,使铠装胶管在轴向和径向的稳定性均得以大幅的提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平衡角方式缠绕所带来的轴向上变形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铠装胶管
本技术属于胶管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铠装胶管,特别适用于疏浚吹填工程施工。
技术介绍
在疏浚吹填工程施工中,一般的橡胶排泥软管,在输送淤泥、黏土、细沙等与水的混合物时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与寿命,但是在输送粗沙时,其工作寿命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在输送岩石、珊瑚礁、矿石时则很快会被磨穿,失去使用价值。一般的橡胶排泥软管,在输送淤泥、黏土、细沙等时工作寿命一般在1-3年,而在输送岩石、珊瑚礁、矿石时则在1-3个月,工况比较恶劣的甚至不到1个月。而且一旦爆管,需要动用庞大的布管资源和人力来处理和重新布管,耗费宝贵的施工时间,对工程造成极大地影响。因此,胶管的强度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普通胶管结构中,增强层的缠绕方向是按平衡角设计的,可以有效保持在受压时胶管轴向和径向的变形。但是,在铠装胶管中,若按现有方式进行设置,当胶管受压时,径向(即管材直径方向)上因为有增强结构,径向变形相对较小,从而导致轴向(即管材长度方向)上的变形较大,造成胶管在长度上被拉伸的量很大,影响胶管的使用效果,同时潜在的还会影响胶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铠装胶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铠装胶管,包括胶管和位于胶管两端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管包括胶管本体,在胶管本体内侧设置有耐磨衬里,在胶管本体外侧由内而外依次缠绕有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在第二增强层外侧设置有耐老化外敷层;在胶管本体内部还间隔设置有第一增强环和第二增强环;所述第一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0-10°,所述第二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30-4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增强层为聚酯或尼龙帘布层;所述第二增强层为钢丝帘布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增强环为钢环;所述第二增强环为钢丝帘布环。进一步的:所述钢丝帘布环由多层钢丝帘布缠绕成环状并捆扎而成。进一步的:所述耐磨衬里为耐磨橡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8°,所述第二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3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中,通过两增强层的设置,有效提高了胶管的强度以及耐压能力;增强层不同现有结构的缠绕角度的设置,使铠装胶管在轴向和径向的稳定性均得到了大幅的提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平衡角方式缠绕所带来的轴向上变形严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序号说明:1为胶管、2为接头、11为胶管本体、12为耐磨衬里、13为第一增强层、14为第二增强层、15为耐老化外敷层、16为第一增强环、17为第二增强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结构一种铠装胶管,包括胶管1和位于胶管两端的接头2;所述胶管1包括胶管本体11,在胶管本体内侧设置有耐磨衬里12,耐磨衬里与胶管本体一体成型而成,在胶管本体外侧由内而外依次缠绕有第一增强层13和第二增强层14,在第二增强层外侧采用涂敷或喷涂的方式设置有耐老化外敷层15;在胶管本体内部还间隔设置有第一增强环16和第二增强环17,且两者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一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0-10°,所述第二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30-45°。优选的:所述第一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8°,所述第二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35°。优选的:所述第一增强层为聚酯或尼龙帘布层;所述第二增强层为钢丝帘布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增强环为钢环;所述第二增强环为钢丝帘布环。二者均与胶管本体一体成型设置。优选的:所述钢丝帘布环由多层钢丝帘布缠绕成环状,并经捆扎固定形成环状。优选的:所述耐磨衬里为耐磨橡胶。实施例1一种铠装胶管,包括胶管1和位于胶管两端的接头2;所述胶管1包括橡胶材质的胶管本体11,在胶管本体内侧一体成型有耐磨橡胶材质的耐磨衬里12,在胶管本体外侧由内而外依次缠绕有尼龙帘布层和钢丝帘布层,所述尼龙帘布层由多条尼龙帘布按与轴线间的夹角为8°方向缠绕而成,且任一点尼龙帘布层数不少于3层;所述第二增强层为钢丝帘布层,所述钢丝帘布层由多条钢丝帘布按与轴线间的夹角为35°方向缠绕而成,且任一点钢丝帘布层数约为4层。尼龙帘布层和钢丝帘布层通过胶粘或一体成型的方式依次设置在胶管本体外侧。在钢丝帘布层外部喷涂有耐老化外敷层,所述耐老化外敷层为聚脲涂层或抗老化性好的氯丁橡胶。在胶管本体的内部还交替设置有钢环和钢丝帘布环,其中,钢丝帘布环包括4层钢丝帘布,且沿径向方向进行捆扎固定。本实施例所述铠装胶管中,内径340mm,外径445mm,钢环截面为长方形,且沿胶管径向方向的高度为25mm,沿胶管轴向方向的宽度为20mm,钢丝帘布环宽度40mm,钢丝帘布环与相邻钢环之间距离30mm。耐压测试时,测试压力1.5Mpa,管材在径向和轴向上的变形量均不超过1.5%。实施例2一种铠装胶管,与实施例1所述基本相同,其中不同点在于,所述第一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0°,即平行于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45°。耐压测试时,测试压力1.5Mpa,管材在径向和轴向上的变形量均不超过2.0%。实施例3一种铠装胶管,与实施例1所述基本相同,其中不同点在于,所述第一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10°;所述第二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30°。耐压测试时,测试压力1.5Mpa,管材在径向和轴向上的变形量均不超过2.0%。需要说明的是,本结构中,未提及的配合方式,均为一体硫化成型设置或为本领域的通用手段,各部分的材质如耐磨橡胶或抗老化性好的氯丁橡胶等均为本领域的通用配比,以上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并可以实现的,本方案中不再赘述。本技术结构中,通过两增强层的设置以及缠绕角度的配合,大大提高了胶管在受压时的耐压能力,使铠装胶管在轴向和径向的稳定性均得到了大幅的提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平衡角方式缠绕所带来的轴向上变形严重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铠装胶管,包括胶管和位于胶管两端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管包括胶管本体,在胶管本体内侧设置有耐磨衬里,在胶管本体外侧由内而外依次缠绕有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在第二增强层外侧设置有耐老化外敷层;在胶管本体内部还间隔设置有第一增强环和第二增强环;/n所述第一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0-10°,所述第二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30-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铠装胶管,包括胶管和位于胶管两端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管包括胶管本体,在胶管本体内侧设置有耐磨衬里,在胶管本体外侧由内而外依次缠绕有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在第二增强层外侧设置有耐老化外敷层;在胶管本体内部还间隔设置有第一增强环和第二增强环;
所述第一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0-10°,所述第二增强层的缠绕方向与轴线间的夹角为30-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铠装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层为聚酯或尼龙帘布层;所述第二增强层为钢丝帘布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素菊张万智李擘申侯娇娇尚尔苏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维航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