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5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涉及阀门领域,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滑动安装有胶垫,所述胶垫用于连通或隔开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内滑动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底端抵接在所述胶垫上;所述阀体上固定有导套,所述导套置于所述胶垫的下侧,所述阀体底端与外部底板固定,所述底板与所述胶垫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穿过所述导套并套装在所述胶垫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分别对阀芯部分和胶垫部分作出了改进,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
技术介绍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阀门的种类很多,脚踏阀也是阀门的一种,其常用作气阀使用。现有的脚踏阀一般包括阀体、阀芯和胶垫,阀芯和胶垫均安装在阀体上,使用时用脚踩踏盖板,通过阀芯带动胶垫滑动,从而控制脚踏阀开合和关闭。现有的脚踏阀均存在密封性差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两点:第一是胶垫运动不稳定,运动过程中易出现摆动,进而易漏气,密封效果不佳;第二是阀芯上端具有限位弹簧的圆盘结构,弹簧是和阀芯进行连接的,圆盘结构和活动杆连接,这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阀芯运动不稳定,易造成漏气。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以克服现有脚踏阀密封性差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滑动安装有胶垫,所述胶垫用于连通或隔开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内滑动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底端抵接在所述胶垫上;所述阀体上固定有导套,所述导套置于所述胶垫的下侧,所述阀体底端与外部底板固定,所述底板与所述胶垫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穿过所述导套并套装在所述胶垫上;使用时,下压所述阀芯,所述阀芯带动所述胶垫向下滑动,使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相连通。增加了导套,导套限位了连接胶垫的第一弹簧,使胶垫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摇摆,提高了胶垫运动的稳定性,防止漏气,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导套包括限位部和导正部,所述限位部抵靠限位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导正部伸入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胶垫部分伸入所述导正部内,所述第一弹簧的外侧壁抵靠在所述导正部的内壁面上。所述阀芯的上端与外部活动盖相连接,所述活动盖与所述阀体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阀芯套装在所述第二弹簧内。阀芯和第二弹簧相独立设置,第二弹簧直接与外部活动盖连接,减轻了阀芯的压力,使阀芯在工作中运动更稳定,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在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之间设置有分隔部;常态时,所述胶垫上端抵靠在所述分隔部上,所述阀芯下端贯穿所述分隔部并抵接在所述胶垫的上端面上。所述分隔部与所述阀芯之间安装有便于所述阀芯复位的有第三弹簧,所述阀芯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三弹簧的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与所述底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面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二密封圈,所述胶垫为硅胶材质。所述阀体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以及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进气嘴。(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增加了导套,导套限位了连接胶垫的第一弹簧,使胶垫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摇摆,提高了胶垫运动的稳定性,防止漏气,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2)阀芯和第二弹簧相独立设置,第二弹簧直接与外部活动盖连接,减轻了阀芯的压力,使阀芯在工作中运动更稳定,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克服了现有脚踏阀密封性差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的导套、第一弹簧和胶垫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导套的立体图;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阀体;2、胶垫;3、阀芯;4、导套;5、底板;6、第一弹簧;7、活动盖;8、第二弹簧;9、第三弹簧;10、第一密封圈;11、第二密封圈;12、第一出气嘴;13、第二出气嘴;14、进气嘴;101、第一内腔;102、第二内腔;103、分隔部;301、限位槽;302、中心孔;401、限位部;402、导正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包括阀体1以及设置在阀体1内的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第一内腔101的直径大于第二内腔102;阀体1在位于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之间设置有分隔部103,分隔部103上设置有便于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连通的通孔。参阅图3至图5,第二内腔102内滑动安装有胶垫2,胶垫2用于连通或隔开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为了提高密封性,胶垫2为硅胶材质。第一内腔101内滑动安装有阀芯3,常态时,胶垫2上端抵靠在分隔部103上,阀芯3下端贯穿分隔部103并抵接在胶垫2的上端面上。分隔部103与阀芯3之间安装有便于阀芯3复位的第三弹簧9,阀芯3上设置有用于限位第三弹簧9的限位槽301。阀芯3的上端与外部活动盖7相连接,活动盖7与阀体1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8,阀芯3套装在第二弹簧8内,阀芯3的中部设置有便于排气的中心孔302。阀芯和第二弹簧相独立设置,第二弹簧直接与外部活动盖连接,减轻了阀芯的压力,使阀芯在工作中运动更稳定,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参阅图3和图4,阀体1上固定有导套4,导套4置于胶垫2的下侧,导套4包括限位部401和导正部402,限位部401抵靠限位在阀体1上,导正部402伸入第二内腔102内,胶垫2部分伸入导正部402内;阀体1底端与外部底板5固定,底板5与胶垫2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穿过导套4并套装在胶垫2上,且第一弹簧6的外侧壁抵靠在导正部402的内壁面上。增加了导套,导套限位了连接胶垫的第一弹簧,使胶垫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摇摆,提高了胶垫运动的稳定性,防止漏气,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性。参阅图1和图2,本脚踏阀主要用于气阀,阀体1上安装有与第一内腔101连通的第一出气嘴12和第二出气嘴13以及与第二内腔102连通的进气嘴14。参阅图3,为了提高脚踏阀的密封性,阀体1与底板5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0;阀芯3与第一内腔101的内壁面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二密封圈11;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11为两个。使用时,脚下压活动盖7,活动盖7下压阀芯3,由于第二弹簧和阀芯3独立设置,第二弹簧直接与活动盖7连接,减轻了阀芯的压力,使阀芯在工作中运动更稳定;阀芯3带动胶垫2向下滑动,使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相连通;由于增加了导套,导套限位了连接胶垫的第一弹簧,使胶垫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摇摆,提高了胶垫运动的稳定性,防止漏气。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分别对阀芯部分和胶垫部分作出了改进,进而克服了现有脚踏阀密封性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的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所述第二内腔(102)内滑动安装有胶垫(2),所述胶垫(2)用于连通或隔开所述第一内腔(101)和所述第二内腔(102);所述第一内腔(101)内滑动安装有阀芯(3),所述阀芯(3)的底端抵接在所述胶垫(2)上;所述阀体(1)上固定有导套(4),所述导套(4)置于所述胶垫(2)的下侧,所述阀体(1)底端与外部底板(5)固定,所述底板(5)与所述胶垫(2)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穿过所述导套(4)并套装在所述胶垫(2)上;使用时,下压所述阀芯(3),所述阀芯(3)带动所述胶垫(2)向下滑动,使所述第一内腔(101)和所述第二内腔(102)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性的脚踏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的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所述第二内腔(102)内滑动安装有胶垫(2),所述胶垫(2)用于连通或隔开所述第一内腔(101)和所述第二内腔(102);所述第一内腔(101)内滑动安装有阀芯(3),所述阀芯(3)的底端抵接在所述胶垫(2)上;所述阀体(1)上固定有导套(4),所述导套(4)置于所述胶垫(2)的下侧,所述阀体(1)底端与外部底板(5)固定,所述底板(5)与所述胶垫(2)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穿过所述导套(4)并套装在所述胶垫(2)上;使用时,下压所述阀芯(3),所述阀芯(3)带动所述胶垫(2)向下滑动,使所述第一内腔(101)和所述第二内腔(102)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的脚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4)包括限位部(401)和导正部(402),所述限位部(401)抵靠限位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导正部(402)伸入所述第二内腔(102)内,所述胶垫(2)部分伸入所述导正部(402)内,所述第一弹簧(6)的外侧壁抵靠在所述导正部(402)的内壁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的脚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的上端与外部活动盖(7)相连接,所述活动盖(7)与所述阀体(1)之间安装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德毛秋飞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德鑫医疗器材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