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旁通增流的泵站,与储水机构、水处理设备、自来水管和用户端连接,所述泵站包括有箱体、水泵、导管、阀门及控制机构,水泵安装在箱体中,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水泵及相应的阀门,所述泵站包括有电子开关、旁通管和与用户端连接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连接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控制用户用水的排放,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水泵的出口连接,供给用户端的热水分为两路,一路直接从出水管流出,另一路从旁通管流经水泵加压进入水处理设备再从出水管流出,从而保证热水供应充足、充分利用水泵管径小助力大的优势和有效延长电子开关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旁通增流的泵站
本技术涉及用水管路安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提供家庭、办公、商业等场合实现节能用水的带旁通增流的泵站。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家庭、办公室、商超等场所用到的热泵、太阳能、锅炉、空调等流体系统,通常都需要使用水泵来实现循环加热或制冷、增加或保持管道的压力,或者保持管道的温度,以满足使用的要求。此类系统的安装一般由水泵、各种不同功能的阀门、管道等配件组成,由安装施工人员在现场组装,形成复杂的管道系统与相应的设备连接起来。在该领域有俗称“三分产品,七分安装”的说法,设备能否正常使用与安装息息相关。由于不同场所的布局有差别,施工人员的技术有差别,对质量的理解有差别以及安装的标准差别,等等,导致系统安装形成蛛网式的管道,外观不整洁、美观,并且质量不一,易发生故障,成本浪费太高,不易维护维修。而且通常需要由不同的水泵来实现不同的功能,如循环、增压、回水各使用不同的水泵,但是大多数水泵的日使用率并不高,有些水泵因长期不用还会产生锈蚀,造成故障。因此,设计出一款一体式泵站,但是在投入使用后发现用户端热水供应不足的问题,经分析是泵站的管径小助力大,水泵流量没有发挥出来,因为热水供应的路径为:水泵加压将水泵入热泵中,热泵将处理后的热水流入泵站,通过电子开关控制热水流向用户端;且按原本的结构还存在着用户端的热水龙头关闭后,出水管内的水返流回水泵,引起电子开关和水泵频繁开停,造成电子开关和水泵损耗的问题。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解决热水供应不足和延长电子开关使用寿命问题的泵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解决热水供应不足和延长电子开关使用寿命的带旁通增流的泵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旁通增流的泵站,与储水机构、水处理设备、自来水管和用户端连接,所述泵站包括有箱体、水泵、导管、阀门及控制机构,水泵安装在箱体中,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水泵及相应的阀门,所述导管包括有旁通管和与用户端连接的出水管,所述阀门包括有电子开关,出水管一端连接电子开关,电子开关控制用户端用水的排放,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旁通管,旁通管与水泵的出口连接,水泵的出口连接储水机构,储水机构的热水通过水泵加压从水泵的出口流入旁通管,再进入出水管流出至用户端。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包括有保压装置,所述保压装置设于水泵的出口或水泵的进口,通过保压装置限定水流向,所述保压装置可以是一个单向阀。保压装置是防止水从电子开关经过旁通回流到水箱,引起电子开关压力降低而频繁启动水泵。进一步地,所述泵站包括有压力消振罐,所述阀门包括有调节阀,所述导管包括有处理进水管,所述压力消振罐一端连接调节阀,压力消振罐的另一端连接储水机构,所述调节阀与处理进水管连接,所述处理进水管连接水处理设备和电子开关,调节阀根据水流压力调节管道开度,压力消振罐消除管道振动,将水处理设备处理完成的水经处理进水管、调节阀和压力消振罐进入储水机构,或水处理设备处理完成的水经电子开关送出出水管。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包括有补水管、回水管和回流管,所述阀门包括有电动阀,补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均连接电动阀并且均连入回流管,通过回流管连接储水机构,补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自来水管,回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用户端,回水管通过一用户管以回流水给泵站,电动阀则与控制机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消振罐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回流管,补水管和回水管的水经回流管进入压力消振罐导入储水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包括有处理出水管,所述处理出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口连接,处理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水处理设备连接,水泵的进口与储水机构连接,储水机构的水从水泵流经处理出水管进入水处理设备。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下方设有一减震垫,减震垫与箱体相抵,通过减震垫减少水泵与箱体之间的振动摩擦。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若干按钮,所述按钮与控制机构连接,通过按钮控制泵站工作。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设备为热泵,热泵通过一热泵进水管与泵站的处理出水管连接,并通过一热泵出水管与泵站的处理进水管连接以导入热水给泵站。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机构为水箱,水箱通过一水箱出水管连接泵站的进口,并通过一水箱进水管连接压力消振罐以导入热水给水箱。工作过程:水从水箱通过水箱出水管进入泵站,先进入水泵,经过水泵加压后通过处理出水管及热泵进水管进入热泵的冷凝器;通过热泵的冷凝器产生的热水经过热泵出水管进入泵站的处理进水管,当用户端用水量较少时,情况一:电子开关控制热水直接从出水管道流向用户端;当用户端用水量较少时,情况二:热泵处理产生的热水经调节阀和压力消振罐后进入水箱,热水再从水箱出水管进入泵站,经过水泵加压从水泵的出口流经旁通管,再从出水管流向用户端;当用户端用水量增加时,热泵处理产生的热水直接通过电子开关进入出水管流向用户端,不流入水箱,同时,水箱内的热水经过水泵加压从水泵的出口流经旁通管,再从出水管流向用户端;当用户端不用水时,经热泵的冷凝器产生的热水直接流入处理进水管,经过调节阀和压力消振罐后进入水箱;当水箱内的热水低于设定温度时,水箱内的热水从水箱出水管流入水泵的进口,经水泵加压流经处理出水管进入热泵,再经过处理进水管、调节阀和压力消振罐后进入水箱。步骤原理:1、用户端打开水龙头,电子开关动作;2、调节阀额定压力可设定,开度会随水流压力变化而变化,水流压力上升,开度变大,水流压力下降,开度变小,从而使处理进水管保持一定水压,压力消振罐用于辅助调节阀,起到消音、减振作用,压力消振罐原理:水先经过小水管,再经过大水管延长水管管路,并在小水管内降低水流速,通过大水管的小孔流向压力消振罐罐壁,再通过小水管流出罐体;3、随着用户端打开水龙头数量增加,管道压力下降;4、当管道压力下降低于设定值时,调节阀开度为零,切断回流至水箱的管路,全部流量用于满足用户端需求;5、当用户端水龙头关闭到一定数量时,管道压力值上升,当压力上升到设定值时,调节阀打开;6、当用户端全部水龙头关闭,电子开关关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水泵出口设置一旁通管,且旁通管连接出水管,水供应的路径一为:水箱的水通过泵站加压进入旁通管,再进入出水管流出;水供应的路径二为:水泵加压将水泵入水处理设备中,水处理设备将处理后的水流入泵站,通过电子开关控制水汇聚到泵站的出水管流向用户端,解决水处理设备管径小于水泵出口管径而导致出水管水流量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水泵的供水能力;(2)设有保压装置于水泵的出口处或水泵的进口处,保压装置是防止水从电子开关经过旁通回流到水箱,引起电子开关压力降低而频繁启动水泵。(3)通过标准化设计、合理选型,再进行优化,合理精简管道系统,合理减少水泵数量,实现一泵多能,在使用中通过控制各阀门的动作顺序,使流量与压力变化,实现系统功能;(4)整个装置组装在专门设计好的箱体之中,在工厂组完成生产,形成满足不同系统要求的标准化一体式泵站,可大大简化现场安装程序,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旁通增流的泵站,与储水机构、水处理设备、自来水管和用户端连接,所述泵站包括有箱体、水泵、导管、阀门及控制机构,水泵安装在箱体中,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水泵及相应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有旁通管和与用户端连接的出水管,所述阀门包括有电子开关,出水管一端连接电子开关,电子开关控制用户端用水的排放,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旁通管,旁通管与水泵的出口连接,水泵的出口连接储水机构,储水机构的热水通过水泵加压从水泵的出口流入旁通管,再进入出水管流出至用户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旁通增流的泵站,与储水机构、水处理设备、自来水管和用户端连接,所述泵站包括有箱体、水泵、导管、阀门及控制机构,水泵安装在箱体中,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水泵及相应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有旁通管和与用户端连接的出水管,所述阀门包括有电子开关,出水管一端连接电子开关,电子开关控制用户端用水的排放,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旁通管,旁通管与水泵的出口连接,水泵的出口连接储水机构,储水机构的热水通过水泵加压从水泵的出口流入旁通管,再进入出水管流出至用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旁通增流的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有保压装置,所述保压装置设于水泵的出口或水泵的进口,通过保压装置限定水的流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旁通增流的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包括有压力消振罐,所述阀门包括有调节阀,所述导管包括有处理进水管,所述压力消振罐一端连接调节阀,压力消振罐的另一端连接储水机构,所述调节阀与处理进水管连接,所述处理进水管连接水处理设备和电子开关,调节阀根据水流压力调节管道开度,压力消振罐消除管道振动,将水处理设备处理完成的水经处理进水管、调节阀和压力消振罐进入储水机构,或水处理设备处理完成的水经电子开关送出出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旁通增流的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有补水管、回水管和回流管,所述阀门包括有电动阀,补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均连接电动阀并且均连入回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三人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