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81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其包括楼板模板、位于楼板模板下方的梁底模板和梁侧模板,楼板模板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横板,两个梁侧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竖板;梁底模板的下方设置有找平杆,找平杆与梁底模板之间、连接横板与楼板模板之间、连接竖板与梁侧模板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龙骨,两个连接竖板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杆;找平杆的上表面固定有斜撑杆,斜撑杆远离找平杆方向的端壁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连接竖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梁模板进行加固,减少梁模板变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梁模板是一种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现有公告号为CN20917948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梁模板结构及梁模板支撑系统,其包括竖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梁模板和第二梁模板,在第一梁模板和第二梁模板之间安装胶管,在第一梁模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孔,在第二梁模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相对设置,第一梁模板的第一开孔上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盖模板,第二梁模板的第二开孔上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二盖模板,胶管安装于第一盖模板和第二盖模板之间。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仅通过胶管固定梁模板,存在两块梁模板发生错位的情况,从而在浇注时引起梁模板变形;出现混凝土漏浆及涨模等不良现象,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其具有对梁模板进行加固,减少梁模板变形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楼板模板、位于楼板模板下方的梁底模板和梁侧模板,所述楼板模板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横板,两个所述梁侧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竖板;所述梁底模板的下方设置有找平杆,所述找平杆与梁底模板之间、连接横板与楼板模板之间、连接竖板与梁侧模板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龙骨,两个所述连接竖板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杆;所述找平杆的上表面固定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远离找平杆方向的端壁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连接竖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横板通过支撑龙骨固定楼板模板,找平杆和连接竖板通过支撑龙骨固定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连接横板、找平杆和连接竖板通过钢管支模架固定在地面上方;对拉螺杆用于加固两个连接竖板之间的连接关系,斜撑杆通过倾斜至一定角度,与找平杆和连接竖板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空间;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对连接竖板和找平杆实现加固;从而实现对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的加固,减少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在浇注时发生错位导致变形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撑杆朝向连接竖板方向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的侧壁与连接竖板的侧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梁侧模板的长度较长,通过第一抵接板与连接竖板相抵接,在斜撑杆、找平杆和连接竖板之间再增加一个三角形的空间;进一步实现加固的作用,减少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产生错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撑杆朝向连接横板方向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二抵接板的侧壁与连接横板的侧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抵接板的设置,使得斜撑杆在固定连接竖板的同时,通过第二抵接板对连接横板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对楼板模板的连接进行加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抵接板和斜撑杆之间、第二抵接板和斜撑杆之间均设置有抵接装置,所述抵接装置包括支撑杆和调节杆;所述支撑杆背离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的端壁与斜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背离斜撑杆方向的端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槽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远离斜撑杆方向的端壁分别与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与调节槽的内侧壁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杆,使得调节杆相对于支撑杆伸长,直至第一抵接板与连接横板相抵接,第二抵接板与连接竖板相抵接;从而便于调节第一抵接板与连接横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第二抵接板与连接竖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便于对调节杆的安装和拆卸。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杆的侧壁固定有便于转动调节杆的转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使用锤子等工具对转动杆进行敲击,从而使得调节杆在调节槽中转动至最大限度;此时第一抵接板与连接横板、第二抵接板与连接竖板之间抵紧,且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无法转动转动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侧壁面积均大于调节杆的端壁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侧壁面积大于调节杆的端壁面积,一方面,通过增大抵接面积,能够增大调节杆与连接横板和连接竖板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在调节杆转动至最大限度时,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通过增大接触面积,能够减少连接横板和连接竖板在调节杆抵紧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撑杆靠近找平杆方向的端壁设置有第一定位板,所述找平杆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侧壁设置有供第一定位板插入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固定斜撑杆时,通过将第一定位板插入定位槽中,再将第二定位板固定在找平杆上即可;从竖直方向上看,斜撑杆受到第二抵接板的抵接力和第一定位板的支撑力;从水平方向上看,斜撑杆受到第一抵接板和定位槽的抵接力,从而实现受力平衡,实现斜撑杆的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第一定位板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能够对第二定位板实现进一步的加固;从而减少第一定位板在定位槽中的移动,保持第一定位板在定位槽中的稳定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连接横板通过支撑龙骨固定楼板模板,找平杆和连接竖板通过支撑龙骨固定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连接横板、找平杆和连接竖板通过钢管支模架固定在地面上方;对拉螺杆用于加固两个连接竖板之间的连接关系,斜撑杆通过倾斜至一定角度,与找平杆和连接竖板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空间;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对连接竖板和找平杆实现加固;从而实现对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的加固,减少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在浇注时发生错位导致变形的情况;2.调节杆与调节槽的内侧壁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杆,使得调节杆相对于支撑杆伸长,直至第一抵接板与连接横板相抵接,第二抵接板与连接竖板相抵接;从而便于调节第一抵接板与连接横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第二抵接板与连接竖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便于对调节杆的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楼板;11、楼板模板;111、连接横板;1111、支撑龙骨;2、梁;21、梁侧模板;211、连接竖板;2111、对拉螺杆;2112、钢管支模架;22、梁底模板;221、找平杆;3、斜撑杆;31、固定板;32、第一抵接板;33、第二抵接板;34、第一定位板;4、抵接装置;41、支撑杆;411、调节槽;42、调节杆;421、转动杆;5、第二定位板;51、定位槽;52、盖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楼板模板(11)、位于楼板模板(11)下方的梁底模板(22)和梁侧模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模板(1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横板(111),两个所述梁侧模板(2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竖板(211);所述梁底模板(22)的下方设置有找平杆(221),所述找平杆(221)与梁底模板(22)之间、连接横板(111)与楼板模板(11)之间、连接竖板(211)与梁侧模板(21)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龙骨(1111),两个所述连接竖板(211)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杆(2111);所述找平杆(221)的上表面固定有斜撑杆(3),所述斜撑杆(3)远离找平杆(221)方向的端壁设置有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与连接竖板(21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楼板模板(11)、位于楼板模板(11)下方的梁底模板(22)和梁侧模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模板(1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横板(111),两个所述梁侧模板(2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竖板(211);所述梁底模板(22)的下方设置有找平杆(221),所述找平杆(221)与梁底模板(22)之间、连接横板(111)与楼板模板(11)之间、连接竖板(211)与梁侧模板(21)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龙骨(1111),两个所述连接竖板(211)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杆(2111);所述找平杆(221)的上表面固定有斜撑杆(3),所述斜撑杆(3)远离找平杆(221)方向的端壁设置有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与连接竖板(2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3)朝向连接竖板(211)方向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抵接板(32),所述第一抵接板(32)的侧壁与连接竖板(211)的侧壁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3)朝向连接横板(111)方向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抵接板(33),所述第二抵接板(33)的侧壁与连接横板(111)的侧壁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板(32)和斜撑杆(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旻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商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