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1064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模板、次龙骨、主龙骨和支撑架,所述钢制模板的内侧浇筑混凝土并承受混凝土的压力,所述钢制模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次龙骨的一端,所述次龙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龙骨,所述主龙骨通过外侧的支撑架保持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钢制模板采用坡口焊的方式焊接为一个整体,焊缝打磨平整,并且利用龙骨和支撑架的固定支撑体系,没有采用对拉螺杆,实现了浇筑出的混凝土表面无蝉缝、无螺栓孔。

A concrete pouring formwork without cicada joint and bolt hol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清水混凝土构件表面会留下模板痕迹,包括蝉缝、螺栓孔等。清水混凝土构件通常会根据设计师的要求,有规律的布置蝉缝、螺栓孔等,以使蝉缝、螺栓孔达到一种建筑美学的要求。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蝉缝、螺栓孔是一种施工缺陷,他们希望能出现表面光滑平整、无蝉缝、无螺栓孔的清水混凝土,而现有的浇筑模板和浇筑工艺并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表面会产生蝉缝、螺栓孔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还要提供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包括钢制模板、次龙骨、主龙骨和支撑架,所述钢制模板的内侧浇筑混凝土并承受混凝土的压力,所述钢制模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次龙骨的一端,所述次龙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龙骨,所述主龙骨通过外侧的支撑架保持固定。优选地,所述钢制模板采用坡口焊的方式焊接为一个整体,且坡口留在模板内侧。优选地,所述钢制模板焊接时焊缝饱满并高出坡口,且焊缝打磨平整。优选地,所述钢制模板的内侧壁涂刷有脱模剂层。优选地,所述钢制模板为矩形,所述钢柱模板的每个侧边均通过次龙骨固定连接有主龙骨,且每个所述主龙骨与对应的钢柱模板侧边保持平行。<br>优选地,所述钢制模板为圆柱形,所述钢制模板的外侧均通过次龙骨固定连接有主龙骨,相邻所述主龙骨之间相互垂直保持固定,且每个所述主龙骨均与钢制模板相切。优选地,所述钢制模板为U形,所述钢制模板两侧的上端连接有楼板模板,所述钢制模板的两侧和底部通过次龙骨固定连接主龙骨,所述主龙骨的顶部承受楼板模板的压力。优选地,所述钢制模板为平板形,其上端即为内侧用以浇筑混凝土,其下端即为外侧用以支撑固定,所述钢制模板的下端通过次龙骨固定连接主龙骨,所述主龙骨与钢制模板保持平行。优选地,所述钢制模板为立板形且对立设置,两块所述钢制模板的外侧均通过次龙骨固定连接主龙骨,所述主龙骨通过支撑架保持固定,所述支撑架为斜面型钢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搭设外围支撑架;(2)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绑扎钢筋;(3)焊接钢板,并打磨内侧焊缝至光滑平整;(4)在钢制模板侧壁涂刷脱模剂;(5)安装主龙骨、次龙骨并用特殊夹具固定;(6)整体吊装钢制模板;(7)调整钢制模板垂直度;(8)浇筑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钢制模板采用坡口焊的方式焊接为一个整体,焊缝打磨平整,并且利用龙骨和支撑架的固定支撑体系,没有采用对拉螺杆,实现了浇筑出的混凝土表面无蝉缝、无螺栓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钢制模板1、次龙骨2、主龙骨3、支撑架4、脱模剂层5、楼板模板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包括钢制模板1、次龙骨2、主龙骨3和支撑架4,钢制模板1的内侧浇筑混凝土并承受混凝土的压力,钢制模板1的外侧固定连接次龙骨2的一端,次龙骨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主龙骨3,主龙骨3通过外侧的支撑架4保持固定;钢制模板1采用坡口焊的方式焊接为一个整体,且坡口留在模板内侧;钢制模板1焊接时焊缝饱满并高出坡口,且焊缝打磨平整;钢制模板1的内侧壁涂刷有脱模剂层5;钢制模板1为矩形,钢柱模板1的每个侧边均通过次龙骨2固定连接有主龙骨3,且每个主龙骨3与对应的钢柱模板1侧边保持平行,矩形钢制模板1的每一块钢板可分段运输,再焊接成整体,并且在拆模时采用葫芦平拉的方式依次从每个侧边开始拆除。实施例二: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的钢制模板1为圆柱形,钢制模板1的外侧均通过次龙骨2固定连接有主龙骨3,相邻主龙骨3之间相互垂直保持固定,且每个主龙骨3均与钢制模板相切,次龙骨2和主龙骨3可以防止钢制模板1发生整体倾斜。实施例三: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的钢制模板1为U形,钢制模板1两侧的上端连接有楼板模板6,钢制模板1的两侧和底部通过次龙骨2固定连接主龙骨3,主龙骨3的顶部承受楼板模板6的压力,其中主龙骨3为型钢U型箍,可以利用自身刚度抵消次龙骨2和楼板模板6传来的力。实施例四: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的钢制模板1为平板形,其上端即为内侧用以浇筑混凝土,其下端即为外侧用以支撑固定,钢制模板1的下端通过次龙骨2固定连接主龙骨3,3主龙骨3与钢制模板1保持平行,主龙骨3通过下端连接的支撑架4保持稳,支撑架4可以将主龙骨3传来的力传至地面,防止模板体系下沉。实施例五: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的钢制模板1为立板形且对立设置,两块钢制模板1的外侧均通过次龙骨2固定连接主龙骨3,其中次龙骨2竖向设置,主龙骨3横向设置,主龙骨通过支撑架4保持固定,支撑架4为斜面型钢架,支撑架4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搭设外围支撑架;(2)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绑扎钢筋;(3)焊接钢板,并打磨内侧焊缝至光滑平整;(4)在钢制模板侧壁涂刷脱模剂;(5)安装主龙骨、次龙骨并用特殊夹具固定;(6)整体吊装钢制模板;(7)调整钢制模板垂直度;(8)浇筑混凝土。综上,本专利技术中的钢制模板采用坡口焊的方式焊接为一个整体,焊缝打磨平整,并且利用龙骨和支撑架的固定支撑体系,没有采用对拉螺杆,实现了浇筑出的混凝土表面无蝉缝、无螺栓孔。所以,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模板、次龙骨、主龙骨和支撑架,所述钢制模板的内侧浇筑混凝土并承受混凝土的压力,所述钢制模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次龙骨的一端,所述次龙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龙骨,所述主龙骨通过支撑架保持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模板、次龙骨、主龙骨和支撑架,所述钢制模板的内侧浇筑混凝土并承受混凝土的压力,所述钢制模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次龙骨的一端,所述次龙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龙骨,所述主龙骨通过支撑架保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模板采用坡口焊的方式焊接为一个整体,且坡口留在模板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模板焊接时焊缝饱满并高出坡口,且焊缝打磨平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模板的内侧壁设有脱模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模板为矩形,所述钢柱模板的每个侧边均通过次龙骨固定连接有主龙骨,且每个所述主龙骨与对应的钢柱模板侧边保持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蝉缝无螺栓孔混凝土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模板为圆柱形,所述钢制模板的外侧均通过次龙骨固定连接有主龙骨,相邻所述主龙骨之间相互垂直保持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兰清李红智章琦温飞超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共革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