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90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包括:块状构件、限位块、保温层、连接钢筋、缓冲条、隔音层和卡块,块状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水部件,且导水部件的外侧设置有稳固部件,通过将保温层填充在两个隔音层之间,使得保温层有部分材料填充在燕尾槽中,便于增加保温层在块状构件中的稳定性,并利用弧形的缓冲条,便于提高块状构件的抗冲击性能,对块状构件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通过燕尾槽与导水管的配合,使得水汽渗透进保温层中时,在保温层中形成水滴沿着燕尾槽底部的倾斜面流至导水管中,并利用倾斜的导水管,便于将水滴排出块状构件,减少水汽对保温层的侵蚀影响保温层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
本技术涉及建筑保温
,具体的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
技术介绍
建筑保温是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建筑保温主要从建筑外围护结构上采取措施,同时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的措施,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基于上述描述,并检索一件申请号为:CN201822234216.0的技术专利,其关于一种装配式自保温砌块,包括块状构件(1)和板状构件(2),所述块状构件(1)通过挡块(3)连接板状构件(2)……上方砌块和下方砌块对应位置的保温孔(15)之间相互联通。通过检索发现主要通过设置多个保温腔和多个保温孔增强了砌块的保温效果,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使装配简单易操作,节省工程时间;经过检索分析后,现有的建筑保温砌块水汽形成水滴不能及时排除,容易侵蚀到保温层内部,影响保温层的保温性能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建筑保温砌块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包括:块状构件、限位块、保温层、连接钢筋、缓冲条、隔音层和卡块,块状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水部件,且导水部件的外侧设置有稳固部件。优选的,导水部件包括:保温层和隔音层,保温层填充在块状构件的中部,且保温层由聚氨酯泡沫、聚苯板材质制成,并且保温层的两端均设置有隔音层。优选的,保温层与隔音层的连接处开槽设置有至少三个燕尾槽,且保温层两端的燕尾槽呈对称设置,并且保温层与燕尾槽相互连通。优选的,燕尾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且导水管嵌入设置在隔音层上,并且导水管呈倾斜设置。优选的,稳固部件包括:缓冲条、连接钢筋和限位块,缓冲条呈若干个设置在隔音层的右端,且缓冲条呈弧形状设置,并且缓冲条有橡胶、硅胶材质制成。优选的,连接钢筋设置在隔音层的左端,且连接钢筋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连接槽,并且连接槽的中部卡接有弹性件。优选的,弹性件的左端卡接有卡块,且卡块的中部贯穿连接在限位槽的右端,并且限位槽开槽设置在块状构件的左端。优选的,限位块固定连接在块状构件的右端,且限位块的右端嵌入设置有卡槽,并且卡槽与卡块相互咬合。优选的,块状构件的顶部设置有水平凸台,且块状构件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凹台,并且水平凸台与水平凹台均呈凹凸不平设置。有益效果:通过将保温层填充在两个隔音层之间,使得保温层有部分材料填充在燕尾槽中,便于增加保温层在块状构件中的稳定性,并利用弧形的缓冲条,便于提高块状构件的抗冲击性能,对块状构件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通过燕尾槽与导水管的配合,使得水汽渗透进保温层中时,在保温层中形成水滴沿着燕尾槽底部的倾斜面流至导水管中,并利用倾斜的导水管,便于将水滴排出块状构件,减少水汽对保温层的侵蚀影响保温层的保温效果;通过限位槽与限位板的设置,起到连接作用,便于相邻块状构件的安装,并通过卡块与卡槽的设置,起到限位作用,方便了多个块状构件之间的连接,有效的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各个块状构件之间的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隔音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5中:1-块状构件、2-限位块、3-水平凸台、4-保温层、5-连接钢筋、6-限位槽、7-燕尾槽、8-缓冲条、9-水平凹台、10-隔音层、11-卡块、12-卡槽、13-导水管、14-连接槽、15-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5中,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包括:块状构件1、限位块2、保温层4、连接钢筋5、缓冲条8、隔音层10和卡块11,块状构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水部件,且导水部件的外侧设置有稳固部件。优选的,导水部件包括:保温层4和隔音层10,保温层4填充在块状构件1的中部,且保温层4由聚氨酯泡沫、聚苯板材质制成,并且保温层4的两端均设置有隔音层10,通过保温层4使得块状构件1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降低了有毒有害气体的散发,并通过隔音层10便于对室内进行隔音处理,减小噪音污染。优选的,保温层4与隔音层10的连接处开槽设置有至少三个燕尾槽7,且保温层4两端的燕尾槽7呈对称设置,并且保温层4与燕尾槽7相互连通,通过将保温层4填充在两个隔音层10之间,使得保温层4有部分材料填充在燕尾槽7中,便于增加保温层4在块状构件1中的稳定性。优选的,燕尾槽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13,且导水管13嵌入设置在隔音层10上,并且导水管13呈倾斜设置,通过燕尾槽7与导水管13的配合,使得水汽渗透进保温层4中时,在保温层4中形成水滴沿着燕尾槽7底部的倾斜面流至导水管13中,并利用倾斜的导水管13,便于将水滴排出块状构件1,减少水汽对保温层4的侵蚀影响保温层4的保温效果。优选的,稳固部件包括:缓冲条8、连接钢筋5和限位块2,缓冲条8呈若干个设置在隔音层10的右端,且缓冲条8呈弧形状设置,并且缓冲条8有橡胶、硅胶材质制成,利用弧形的缓冲条8,便于提高块状构件1的抗冲击性能,对块状构件1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优选的,连接钢筋5设置在隔音层10的左端,且连接钢筋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连接槽14,并且连接槽14的中部卡接有弹性件15,弹性件15的左端卡接有卡块11,且卡块11的中部贯穿连接在限位槽6的右端,并且限位槽6开槽设置在块状构件1的左端,限位块2固定连接在块状构件1的右端,且限位块2的右端嵌入设置有卡槽12,并且卡槽12与卡块11相互咬合,通过限位槽6与限位板2起到连接作用,便于相邻块状构件1的安装,并通过卡块11与卡槽12起到限位作用,方便了多个块状构件1之间的连接,有效的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各个块状构件1之间的牢固性。优选的,块状构件1的顶部设置有水平凸台3,且块状构件1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凹台9,并且水平凸台3与水平凹台9均呈凹凸不平设置,通过凹凸不平的水平凸台3与水平凹台9,便于对相邻的两个块状构件1的水平凸台3与水平凹台6的凹凸面相互贴合,有效的提升上下相邻的块状构件1之间的连接性。工作原理:在安装本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时,首先,将保温层4填充在两个隔音层10之间,使得保温层4有部分材料填充在燕尾槽7中,便于增加保温层4在块状构件1中的稳定性,且通过连接钢筋5便于增强块状构件1整体的强度,随后当水汽渗透进保温层4中时,在保温层4中形成水滴沿着燕尾槽7底部的倾斜面流至导水管13中,并利用倾斜的导水管13,便于将水滴排出块状构件1,减少水汽对保温层4的侵蚀影响保温层4的保温效果,接着通过保温层4使得块状构件1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降低了有毒有害气体的散发,并通过隔音层10便于对室内进行隔音处理,减小噪音污染,而后当块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包括:块状构件(1)、限位块(2)、保温层(4)、连接钢筋(5)、缓冲条(8)、隔音层(10)和卡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构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水部件,且导水部件的外侧设置有稳固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包括:块状构件(1)、限位块(2)、保温层(4)、连接钢筋(5)、缓冲条(8)、隔音层(10)和卡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构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水部件,且导水部件的外侧设置有稳固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部件包括:保温层(4)和隔音层(10),所述保温层(4)填充在块状构件(1)的中部,且保温层(4)由聚氨酯泡沫、聚苯板材质制成,并且保温层(4)的两端均设置有隔音层(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4)与隔音层(10)的连接处开槽设置有至少三个燕尾槽(7),且保温层(4)两端的燕尾槽(7)呈对称设置,并且保温层(4)与燕尾槽(7)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13),且导水管(13)嵌入设置在隔音层(10)上,并且导水管(13)呈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部件包括:缓冲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凤良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吉星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