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8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该加固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板、压抹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上的高延性混凝土层以及多条平行的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的上半部分位于所述高延性混凝土层内,所述桁架结构的下半部分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所述桁架结构的上弦钢筋两端以及中部分别穿设有横向固定筋一,所述桁架结构的下弦钢筋两端以及中部分别穿设有横向固定筋二,所述横向固定筋一和所述横向固定筋二与安装在混凝土柱内的承压钢板相连;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底部两端分别与角钢的一边连接,所述角钢的另一边和所述混凝土柱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设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与所述横向固定筋二连接成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复杂结构的楼体、常年失修以及一些自建房而言,高效的楼板加固能够满足整体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面对突发灾害,比如地震,房屋的抗震等级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高效先进的楼板加固技术很重要。现有楼板加固方法多采用钢梁进行简单加固,这种加固方式结构单一,并且力学性能较差,加固质量不高,如果用在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厂房楼板上,这种单一加固结构也会长期暴露在化学物质的腐蚀环境中,钢筋极易发生锈蚀,甚至断裂,加固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此外,加固后结构和加固前结构共同承载也是工程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板、压抹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上的高延性混凝土层以及多条平行的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的上半部分位于所述高延性混凝土层内,所述桁架结构的下半部分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所述桁架结构的上弦钢筋两端以及中部分别穿设有横向固定筋一,所述桁架结构的下弦钢筋两端以及中部分别穿设有横向固定筋二,所述横向固定筋一和所述横向固定筋二与安装在混凝土柱内的承压钢板相连;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底部两端分别与角钢的一边连接,所述角钢的另一边和所述混凝土柱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设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与所述横向固定筋二连接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角钢上焊接有加固块。进一步的,所述承压钢板与所述混凝土柱内的主筋焊接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承压钢板的厚度为15~20mm。优选的,所述高延性混凝土层的短跨距受力方向平行设有CFRP片材,沿长跨距方向垂直于所述CFRP片材平行设置碳纤维布压条,所述碳纤维布压条的外表面设置防腐层。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拱桥形预应力钢结构,所述拱桥形预应力钢结构顶部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底部相切,所述拱桥形预应力钢结构的两端设有脚架,所述脚架安装在所述混凝土柱内;所述拱桥形预应力钢结构顶部设有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从所述拱桥形预应力钢结构顶部底端穿透并贯穿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和所述高延性混凝土层至所述防腐层,在所述防腐层的顶部通过螺母固定。优选的,所述拱桥形预应力钢结构内侧设有倒‘T’形钢条,所述倒‘T’形钢条与所述拱桥形预应力钢结构的主筋焊接成一体。上述装配式楼板加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钢筋网通过水泥与板体浇灌为一体得到预制混凝土板;步骤二,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钻设与桁架结构下半部分相匹配的槽孔以及横向固定筋二的通孔,将桁架结构先放入,然后插入横向固定筋二,并将桁架结构的下弦钢筋与横向固定筋二的接触部位、横向固定筋二与钢筋网的接触部位焊接固定;步骤三,在安装好桁架结构和横向固定筋二的预制混凝土板上压抹高延性混凝土层,并保证桁架结构上半部分嵌设在高延性混凝土层内;步骤四,在高延性混凝土层内开设横向固定筋一的通孔,并将横向固定筋一插入,将桁架结构的上弦钢筋与横向固定筋一的接触部位焊接固定;步骤五,在预制混凝土板和高延性混凝土层内穿设用于U型螺栓穿过的螺栓孔;除螺栓孔外,在上述所有槽孔及通孔内灌注高强水泥浆;步骤六,将角钢的两个边分别焊接固定于预制混凝土板底部主筋和混凝土柱侧边主筋上;步骤七,将承压钢板焊接固定于混凝土柱的主筋上,再将横向固定筋一和横向固定筋二的两端焊接固定在承压钢板上;步骤八,在混凝土柱预设脚架的部位开设与脚架边模尺寸相同的洞口,在其中支设脚架边模;然后搭设拱桥形预应力钢结构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捆扎预应力钢结构的钢筋,并支设拱桥形边模;步骤九,浇筑脚架和预应力钢结构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拆除边模;步骤十,在预应力钢结构顶部穿设U型螺栓的通孔,将U型螺栓从拱桥形预应力钢结构顶部底端穿透并贯穿预制混凝土板和高延性混凝土层,最后在高延性混凝土层的顶部通过螺母固定。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将钢筋网通过水泥与板体浇灌为一体得到预制混凝土板,所述水泥按照重量份的组成为:轻质混凝土废料30~45份,粉煤灰20~35份,硅酸盐水泥10~25份,玄武岩纤维3~10份,减水剂0.5~2份,生石灰3~10份。进一步的,所述减水剂选自HSB型减水剂、NF型减水剂、FDN型减水剂、AF型减水剂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将钢筋网通过水泥与板体浇灌为一体得到预制混凝土板,具体操作为:将轻质混凝土废料、硅酸盐水泥和生石灰配料后于35~40℃混合均匀,得到粉料混合物;将粉煤灰和玄武岩纤维与水于50~55℃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粉料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砂浆;将减水剂与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到砂浆中,继续搅拌2~3min,得到预浇筑砂浆;将钢筋网固定于模箱中,先向模箱中均匀注入一层预浇筑砂浆,然后再向模箱内注入一层预浇筑保温材料,最后再注入浇筑砂浆;将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板于35~40℃、湿度40~50%的条件下静止养护1~2h;养护结束后,依次进行脱模、切割、铣槽得到相应尺寸的板材胚体,然后再于50~60℃、湿度80~90%的条件下继续养护0.1~0.5h,养护结束后蒸养,既得。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的加固结构通过在预制混凝土板和高延性混凝土层之间设置多条桁架结构,以增强两者的稳固性,并且在预制混凝土板和高延性混凝土层内均穿设与桁架结构相连的固定筋,通过固定筋与混凝土柱的连接,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楼板的结构力学性能。此外,本技术通过设置拱桥形预应力钢结构进一步对预制混凝土板和高延性混凝土层进行加固,增强稳定性并提升加固结构的力学性能。2、本技术的施工方法现场施工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增强板柱结构对地震及其他突发载荷作用的防灾能力,并且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预制混凝土板和高延性混凝土层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预制混凝土板、高延性混凝土层、CFRP片材、碳纤维布压条、防腐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预制混凝土板配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中,1-预制混凝土板,2-高延性混凝土层,3-桁架结构,4-上弦钢筋,5-下弦钢筋,6-横向固定筋一,7-横向固定筋二,8-承压钢板,9-角钢,10-混凝土柱,11-钢筋网,12-拱桥形预应力钢结构,13-脚架,14-U型螺栓,15-CFRP片材,16-碳纤维布压条,17-防腐层,18-加固块,19-倒‘T’形钢条。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板、压抹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上的高延性混凝土层以及多条平行的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的上半部分位于所述高延性混凝土层内,所述桁架结构的下半部分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所述桁架结构的上弦钢筋两端以及中部分别穿设有横向固定筋一,所述桁架结构的下弦钢筋两端以及中部分别穿设有横向固定筋二,所述横向固定筋一和所述横向固定筋二与安装在混凝土柱内的承压钢板相连;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底部两端分别与角钢的一边连接,所述角钢的另一边和所述混凝土柱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设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与所述横向固定筋二连接成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板、压抹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上的高延性混凝土层以及多条平行的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的上半部分位于所述高延性混凝土层内,所述桁架结构的下半部分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所述桁架结构的上弦钢筋两端以及中部分别穿设有横向固定筋一,所述桁架结构的下弦钢筋两端以及中部分别穿设有横向固定筋二,所述横向固定筋一和所述横向固定筋二与安装在混凝土柱内的承压钢板相连;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底部两端分别与角钢的一边连接,所述角钢的另一边和所述混凝土柱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内设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与所述横向固定筋二连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上焊接有加固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钢板与所述混凝土柱内的主筋焊接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