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淤的一体化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6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体泵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淤的一体化泵站,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积水槽,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站体,站体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站体内部且数量为三个的运输管。该便于清淤的一体化泵站,通过将潜水电泵通电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限位块转动,转动块在限位块和限位凹槽的共同作用下转动,使得刮板对积水槽槽内底壁上的淤泥进行刮取,刮取下来的淤泥飘散在位于积水槽内部的水中,混合淤泥的水通过潜水电泵和运输管排出,通过压力凹槽、连接弹簧、转动轴以及转动块使得旋转块始终与积水槽槽内底壁相接触,保证了将积水槽槽内淤泥刮取干净,通过旋转块使得转动块转动时能够更加的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淤的一体化泵站
本技术涉及一体泵站
,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淤的一体化泵站。
技术介绍
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等建筑物的总称,供水泵站远程监控系统适用于城市供水系统中加压泵站的远程监控及管理,泵站管理人员在监控中心即可远程监测泵站水池水位或进站压力、加压泵组工作状态、出站流量和出站压力等;可远程控制、自动控制加压泵组的启停;光纤通信时,可图像监视站内全景及重要工位,实现泵站无人值守。市面上的一体化泵站由于其使用方便以及可靠性强使得一体化泵站逐渐普及,但是由于一体化泵站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一体化泵站内部的底壁上附着较多的杂质所形成的淤泥,这会导致一体化泵站内部的潜水电泵在使用时效率大大降低,故此提出一种便于清淤的一体化泵站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淤的一体化泵站,具备便于除淤等优点,解决了除淤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除淤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淤的一体化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淤的一体化泵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积水槽(3),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站体(2),站体(2)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站体(2)内部且数量为三个的运输管(4),运输管(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底座(1)相连接且延伸至积水槽(3)内部的潜水电泵(5),积水槽(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块(6),转动块(6)的顶部开设有压力凹槽(7),压力凹槽(7)槽内左右两侧壁上均安装有开设在转动块(6)内部的限位凹槽(8),压力凹槽(7)槽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3),连接弹簧(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压力凹槽(7)且与中间所述潜水电泵(5)相连接的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淤的一体化泵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积水槽(3),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站体(2),站体(2)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站体(2)内部且数量为三个的运输管(4),运输管(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底座(1)相连接且延伸至积水槽(3)内部的潜水电泵(5),积水槽(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块(6),转动块(6)的顶部开设有压力凹槽(7),压力凹槽(7)槽内左右两侧壁上均安装有开设在转动块(6)内部的限位凹槽(8),压力凹槽(7)槽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3),连接弹簧(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压力凹槽(7)且与中间所述潜水电泵(5)相连接的转动轴(9),转动轴(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限位凹槽(8)内部的限位块(12),转动轴(9)的内部开设有转动凹槽(10),转动凹槽(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贯穿转动凹槽(10)且与压力凹槽(7)槽内侧壁相接触的密封块(11),所述转动块(6)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14),转动槽(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贯穿转动槽(14)且与积水槽(3)槽内底壁相接触的旋转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毅李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中蓝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