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泵站组合格栅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90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泵站组合格栅清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泵站筒体以及设置于泵站筒体内的潜污泵,进水管穿过泵站筒体,进水管置于泵站筒体内的一端连接进水滤网、拦污格栅;泵站筒体内设有第二道格栅,第二道格栅下方的泵站筒体内设有若干喷水结构支管,若干喷水结构支管均与潜污泵连接的出水管道贯通,且喷水结构支管的开口朝下,喷水结构支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泵站筒内底部安装含报警器的泥沙密度检测计,泥沙密度检测计与喷水结构支管上的控制阀门连接。与传统清淤装置相比,该装置重点针对来流污水中的杂质以及淤积在泵站筒底部的杂质进行清理,解决筒体内部杂质无法清理干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泵站组合格栅清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泵站组合格栅清淤装置,属于预制泵站

技术介绍
一体化泵站作为一种新型泵站,由于其体积小,不占用地指标,制造及安装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势,已在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泵站主体主要由筒体、水泵、格栅、提升链、管道、阀门等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主要为:污水通过进水管路进入泵站筒体内部的集水池,根据液位的持续上升,水泵系统启动,污水依次经离心式潜污泵、压力管、阀门,通过出水管路流出完成一次运行。若泵站筒体内部大块杂质过多且无法及时清理,严重时将危及到一体化泵站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目前,具有清淤功能的一体化泵站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往往筒内杂质难以清理干净,费时费工。此方法在一体化泵站进水管与筒体连接处的筒体内侧设有进水滤网以及拦污格栅,此格栅为第一道格栅。进水管内输送的污水经过进水滤网以及拦污格栅进入到泵站筒体中。在潜污泵吸入口下方设置第二道粉碎性格栅,粉碎格栅中安装泥沙密度检测计以及相应的信号报警器。在第二道粉碎性格栅下方设置开口朝下的喷水结构支管,通过泥沙浓度检测计检测淤积在筒体内底部杂质的密度来对喷水结构支管的开合进行控制。若密度大于某一设定值时,喷水支管启动,反之则关闭,进而达到扰动淤积杂质的目的。而报警器的设置既能预防水泵等设备受损,又可有效降低检修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将整套组合格栅装置作为一体化泵站的清淤装置。为避免整套装置发生摇摆与振动,组合格栅装置通过支架固定于泵站筒壁。此方法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利用两道格栅对杂志颗粒进行过筛,再配合泥沙浓度检测计,对沉积在筒体内部的细小颗粒进行扰动。与传统的清淤装置比,本方法构造简单、效果好,推广程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解决一体化泵站筒体内部杂质颗粒无法有效清除的问题,提高一种一体化泵站组合格栅清淤装置,从而提高清淤效率、改善自清洁效果、降低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组合格栅清淤装置,包括泵站筒体以及设置于泵站筒体内的潜污泵,潜污泵上设有吸入口、出水管道,出水管道延伸出泵站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筒体的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穿过泵站筒体,进水管置于泵站筒体内的一端连接进水滤网、拦污格栅,进水管、进水滤网、拦污格栅依次贯通连接;所述泵站筒体内设有第二道格栅,第二道格栅设置于潜污泵吸入口的下方,且第二道格栅为粉碎型格栅;所述第二道格栅下方的泵站筒体内设有若干喷水结构支管,若干喷水结构支管均与潜污泵连接的出水管道贯通,且喷水结构支管的开口朝下,喷水结构支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泵站筒内底部安装含报警器的泥沙密度检测计,泥沙密度检测计与喷水结构支管上的控制阀门连接。所述第二道格栅设置在潜污泵吸入口下方距离吸入口500mm-800mm处。所述喷水结构支管数量不少于4个,喷水结构支管朝向泵站筒体底部的杂质淤积区域,喷水结构支管的直径为100mm-150mm。一种一体化泵站组合格栅清淤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外界污水经进水管、进水滤网、拦污格栅进入到泵站筒体内;步骤2)、进入泵站筒体内的污水经第二道格栅流入泵站筒体底部,由于第二道格栅为粉碎型格栅,通过粉碎型格栅能将污水中大颗粒杂质粉碎,此时,伴随细小颗粒杂质的污水进入泵站筒体底部,并在泵站筒体内底部形成杂质淤积;同时,启动潜污泵,进入泵站筒体内的污水不断从潜污泵吸入口吸入,经潜污泵、出水管道排出泵站筒体;步骤3)、泵站筒内底部安装的含报警器的泥沙密度检测计对泵站筒体内底部污水的泥沙杂质密度进行时时检测;当污水的泥沙杂质密度大于设定值时,泥沙密度检测计向喷水结构支管的控制阀门发送开启指令,喷水结构支管的控制阀门打开,出水管道中部分污水经喷水结构支管喷向泵站筒体内底部的杂质淤积,扰动杂质淤积,搅动的杂质淤积被潜污泵吸入口吸入,经潜污泵、出水管道排出泵站筒体,达到清淤的目的;当污水的泥沙杂质密度不大于设定值时,泥沙密度检测计向喷水结构支管的控制阀门发送关闭指令,喷水结构支管的控制阀门关闭,出水管道中部分污水不再经喷水结构支管喷出;当污水的泥沙杂质密度超出泥沙密度检测计检测范围时,则触发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示,提示需通过人工对泵站筒体进行检修或人工对杂质淤积进行清除。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本技术,在一体化泵站进水管与泵站筒体连接处的泵站筒体内侧设置进水滤网以及拦污格栅,进水管内输送的污水经过进水滤网以及拦污格栅进入到泵站筒体中。在潜污泵吸入口下方设置第二道格栅,此格栅为粉碎性格栅。粉碎性格栅能够将污水中大颗粒杂质粉碎,此时,伴随细小颗粒杂质的污水进入泵站筒体底部。经过两道格栅后的污水进入泵站筒体底部,在第二道格栅下方设置喷水结构支管,该喷水支管与潜污泵出水管路相连。喷水支管开口位置向下,使用过程中,喷水结构支管朝向泵站筒底的杂质淤积位置处喷水。在泵站筒内底部安装含报警器的泥沙密度检测计,通过该检测计来控制喷水支管的运行。若检测到的泥沙杂质密度大于某一设定值时,喷水支管启动,反之则关闭,进而达到扰动淤积杂质的目的。若密度超出泥沙密度计检测范围,则触发报警装置,此时需通过人工对泵站筒体进行检修。通过喷水支管冲击水下淤泥,搅动的淤泥被由潜水排污泵将淤泥吸走,达到清淤的目的。淤积于泵站筒体内底部的杂质、淤泥被喷水支管冲击搅动后,由潜污泵吸入,携带杂质的液流顺着出水管流出泵站筒体外部。此外,第一道格栅设置在泵站进水管与筒体连接处的内侧,第二道格栅设置在潜污泵吸入口下方500mm至800mm。喷水支管数量不少于4个,喷水支管朝向杂质淤积区域,直径控制在100mm至150mm,不宜过大或过小。含有报警器的泥沙密度检测计安装在泵站筒内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组合格栅装置与喷水结构支管可拆分加工生产,根据一体化泵站筒体尺寸决定格栅大小,有较高的使用推广价值。与传统清淤装置相比,该装置重点针对来流污水中的杂质以及淤积在泵站筒底部的杂质进行清理,解决筒体内部杂质无法清理干净的问题,并达到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排污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目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一体化泵站筒体内部淤积物无法清理彻底从而影响水泵运行效率的问题。目前一体化泵站在工程中广泛应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泵站进水口带入的杂质愈来愈多,从而导致泵站排污效果的下降。现有的防淤积技术难以将大块杂质垃圾正常粉碎,降低了排污效率。通过组合格栅装置,减少杂质进入筒内,防止淤泥杂质沉积于泵站筒内底部,从而提高泵站的排污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鉴于此,一种一体化泵站组合格栅清淤装置已是业内急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管、2进水滤网、3拦污格栅、4潜污泵、5第二道格栅、6喷水结构支管、7杂质淤积、8泥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泵站组合格栅清淤装置,包括泵站筒体以及设置于泵站筒体内的潜污泵(4),潜污泵(4)上设有吸入口、出水管道,出水管道延伸出泵站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筒体的一侧设有进水管(1),进水管(1)穿过泵站筒体,进水管(1)置于泵站筒体内的一端连接进水滤网(2)、拦污格栅(3),进水管(1)、进水滤网(2)、拦污格栅(3)依次贯通连接;/n所述泵站筒体内设有第二道格栅(5),第二道格栅(5)设置于潜污泵(4)吸入口的下方,且第二道格栅(5)为粉碎型格栅;/n所述第二道格栅(5)下方的泵站筒体内设有若干喷水结构支管(6),若干喷水结构支管(6)均与潜污泵(4)连接的出水管道贯通,且喷水结构支管(6)的开口朝下,喷水结构支管(6)上设有控制阀门;/n所述泵站筒内底部安装含报警器的泥沙密度检测计(8),泥沙密度检测计(8)与喷水结构支管(6)上的控制阀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泵站组合格栅清淤装置,包括泵站筒体以及设置于泵站筒体内的潜污泵(4),潜污泵(4)上设有吸入口、出水管道,出水管道延伸出泵站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筒体的一侧设有进水管(1),进水管(1)穿过泵站筒体,进水管(1)置于泵站筒体内的一端连接进水滤网(2)、拦污格栅(3),进水管(1)、进水滤网(2)、拦污格栅(3)依次贯通连接;
所述泵站筒体内设有第二道格栅(5),第二道格栅(5)设置于潜污泵(4)吸入口的下方,且第二道格栅(5)为粉碎型格栅;
所述第二道格栅(5)下方的泵站筒体内设有若干喷水结构支管(6),若干喷水结构支管(6)均与潜污泵(4)连接的出水管道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红勤赵振江蒋红樱肖忠明成立石磊刘洪张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