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6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包括井上结构和井下结构,井上机构设置在井下结构上,雨水收水井为长方体结构,井下结构的上边缘设置内凹槽,井上机构的下边缘设置于内凹槽卡合的凸台,凸台与内凹槽通过水泥砂浆联结,此收水井取材广泛,加工方便,便于大规模生产;尺寸统一,便于施工质量控制,减少误差;可提前预制,施工速度快,减少人工成本;强度高,耐久性好;结构层反开挖面小,有利于保护道路结构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
本技术属于道路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
技术介绍
市政雨水收水井施工通常为道路基层摊铺好并养护1-2天后在预埋好的收水管头位置进行井位反开挖,后根据道路边线位置砌筑收水井,此流程为市政雨水管网中通用施工方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较难控制其施工质量。在开始反开挖收水井及侧平石开槽施工中,通常是收水井砌筑较快,侧平石铺设较慢,所以此项施工对道路边线放线的准确度要求很高,一旦误差超过1-2cm,在砌筑井及铺设平石的时候加上人为误差,就会导致收水井井位与平石位置偏差较大,后期发现较大误差通常就会直接返工重新砌筑处理;若误差较小通常通过调整井座及雨篦位置来校准,但如此调整极易损坏并降低其质量和使用年限。实施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施工慢,在赶工情况下无法有效保证;2.施工时尺寸容易出错,导致与井盖不匹配;3.砖砌强度低,容易出现安全隐患;4.因砖砌工艺问题,和施工人员水平等因素,经常会有返工现象;5.结构层反开挖面积小,减少结构层破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本技术的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包括井上结构2和井下结构1,所述井上机构2设置在井下结构1上;雨水收水井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井下结构1的上边缘设置内凹槽101,所述井上机构2的下边缘设置于内凹槽101卡合的凸台201,所述凸台201与内凹槽101之间通过水泥砂浆联结;所述井下结构1的外侧设有一个下圆钢吊环102,所述井上机构2设有一个上圆钢吊环202,所述井下结构1的内侧表面和内底表面的夹角处设有弯钩锚固105。优选的,所述井下结构1设置收水口104。优选的,所述井下结构1四面各设置一个收水口104。优选的,所述井下结构1内部铺设下钢筋网103,井上机构2内部铺设上钢筋网203。优选的,所述下钢筋网103和上钢筋网203距离雨水收水井外表面2-3cm。优选的,所述井下结构1的内侧表面之间的弯钩锚固长度为100mm。优选的,所述井下结构1的内侧表面与内底表面的弯钩锚固长度为20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收水井取材广泛,加工方便,便于大规模生产;尺寸统一,便于施工质量控制,减少误差;可提前预制,施工速度快,减少人工成本;强度高,耐久性好;结构层反开挖面小,有利于保护道路结构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井下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井上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井下结构的下钢筋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包括井上结构2和井下结构1,所述井上机构2设置在井下结构1上;雨水收水井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井下结构1的上边缘设置内凹槽101,所述井上机构2的下边缘设置于内凹槽101卡合的凸台201,所述凸台201与内凹槽101之间通过水泥砂浆联结;所述井下结构1的外侧设有一个下圆钢吊环102,所述井上机构2设有一个上圆钢吊环202,所述井下结构1的内侧表面和内底表面的夹角处设有弯钩锚固10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井下结构1设置收水口10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井下结构1四面各设置一个收水口10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井下结构1内部铺设下钢筋网103,井上机构2内部铺设上钢筋网20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下钢筋网103和上钢筋网203距离雨水收水井外表面2-3cm。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井下结构1的内侧表面之间的弯钩锚固长度为100mm。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井下结构1的内侧表面与内底表面的弯钩锚固长度为200mm.在实际中,具体加工做法为:先选用强度高韧性好竹胶板,根据装配式收水井的尺寸制定模具,将8圆钢筋网片放入模具当中,侧边留有2~3cm混凝土保护层,在顶部1/4处预留圆钢吊环,便于后期吊运,整体浇筑混凝土,并完成振捣养护等工作。原材广泛,加工方便,便于大规模生产;尺寸统一,便于施工质量控制,减少误差;可提前预制,施工速度快,减少人工成本;强度高,耐久性好;结构层反开挖面小,有利于保护道路结构层。最后应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实施该方法,实现其应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技术内。本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己经通过较佳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制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技术技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而所附权利要求意在涵盖落入本技术精神和范围中的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上结构2和井下结构(1),所述井上机构(2)设置在井下结构(1)上;/n所述雨水收水井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井下结构(1)的上边缘设置内凹槽(101),所述井上机构(2)的下边缘设置于内凹槽(101)卡合的凸台(201),所述凸台(201)与内凹槽(101)之间通过水泥砂浆联结;/n所述井下结构(1)的外侧设有一个上圆钢吊环(102),所述井上机构(2)设有一个下圆钢吊环(202),所述井下结构(1)的内侧表面和内底表面的夹角处设有弯钩锚固(1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上结构2和井下结构(1),所述井上机构(2)设置在井下结构(1)上;
所述雨水收水井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井下结构(1)的上边缘设置内凹槽(101),所述井上机构(2)的下边缘设置于内凹槽(101)卡合的凸台(201),所述凸台(201)与内凹槽(101)之间通过水泥砂浆联结;
所述井下结构(1)的外侧设有一个上圆钢吊环(102),所述井上机构(2)设有一个下圆钢吊环(202),所述井下结构(1)的内侧表面和内底表面的夹角处设有弯钩锚固(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结构(1)设置收水口(1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用快捷装配的雨水收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焱何小石纪旭夏铭李成琦徐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